日用的饮食〖 二月廿八日 安静作工 〗

2025-02-28




  经文:“我们听说。在你们中间有人不按规矩而行,什么工都不作,反倒专管闲事。我们靠主耶稣基督,吩咐劝戒这样的人,要安静作工,吃自己的饭”(帖撒罗尼迦后书3:11-12)。


  “安静作工。吃自己的饭”,这是何等宝贵的劝诫!不安静作工,就要游手好闲.游手好闲就生更多的是非。不吃自己的饭,必定吃别人的饭,在社会里作了寄生虫,这都是不尊重我们所信的道。不荣耀我们所事奉的神。管闲事、吃闲饭的人,连自尊心都丧失了,哪能谈得上推崇神的圣道呢?


  学基督的人是造福于人,不是占别人便宜的;是加惠给别人,不是剥削人的;是服事人的,不是受人服事的。正因为我们是蒙神光照救赎的,就更应当殷勤劳力,作正经事;这样,不但可以养生,还可以有余分给那缺少的人,这才是荣耀神的好见证。


  我们什么时候努力尽本分,神就加倍地祝福我们;我们越殷勤作工,神就离我们越近;我们越努力,他就越加添我们的力量;我们越善待别人,他就越增加我们的快乐。你不是也有同样的经验吗?那末,你我都要更积极地工作了!


  祈祷:求主帮助我们,使我们甘心负你的轭,学你的样式,天天以你所托付我们的事为念,殷勤勉力,多作善事,等候你再来。奉耶稣的名求,阿们!




《荒漠甘泉》 228

我们应当... 常常以颂赞为祭,献给神(希伯来书十三章15节)。

一个传道人,在乡村工作; 某天晚上,无意之中走进了一所又暗又脏的小屋; 他听见屋里发出微弱的声音问说:是谁? 他点了一根火柴,从火光中看见了地上的缺乏和痛苦,天上的喜乐和平安——一个黑色的老妇人,卧病在床。 她患着风湿症,痛苦异常; 可是她仍顶平安,顶喜乐。 那时正是最冷的二月,她没有燃料,也没有粮食; 没有灯光,也没有伺奉的人。 她所有的,只是依靠神的信心。 人生的痛苦,在她身上都齐全了,一点也没有甚麽可以叫她快乐的了,可是她仍旧能够发出哈利路亚的赞美来,好似一无缺乏和病痛一般。
她真是四面受,却不被困住; 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 遭逼迫,却不被丢弃; 打倒了,却不至死亡。 (哥林多后书四章八至九节)。
马丁路得在他的病榻上顶痛苦的时侯,仍不住的赞美和感谢,并传这段消息:这些痛苦和困难,很像排字人所排的铅版; 现在看上去,字是反的,也读不出甚麽意义来; 可是等到铅版印在纸上,我们就看得顶清楚,而且亦明了其中的意义了。 今天我们所受的痛苦,果然解释不通,但是到了那一天,我们就会明白的。 保罗在狂风大浪的中间,出来站在船板上,安慰害怕的众人:你们放心。 (使徒行传二十七章二十二节)保罗,马丁路得,和那位黑色的妇人,都是我们的好榜样。 ——迦内德

 

 

《旷野的筵席》 228

「你们要在主里面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腓4:4

为着客观的环境,保罗和巴拿巴,被迫离开了在彼西底的安提阿的门徒,再往前去(徒13:50)。 他们提早离开这个幼稚的教会,可能产生什么后果呢? 在那教会里已有了一小群初信者,他们只是在基督里作婴孩,他们有否恳求使徒们继续居留在那里,好照顾他们属灵的利益? 比方:「如果你们现在离开了我们,那我们就好像羊群没有牧人一般。」「其实,最低限度你们也得留下一位来照顾我们!」「逼迫这么厉害,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怎能站得住呢?」他们是否如此向使徒讲理由? 不是。 他们并没有这样请求,圣经还很奇妙的记载:「门徒满心喜乐,又被圣灵充满!」(徒13:52)他们没有因保罗和巴拿巴的继续前进,而难过或悲伤,反而在主里大大喜乐! 为什么呢? 因为使徒们的暂时离开他们,才可叫别人有机会听见福音。 不但如此,他们自己也从神那里直接得着照顾和供应,因他们都被圣灵充满了!

 

 

《竭诚为主》 228

现在你们信么?

因此我们信...... 耶稣说,现在你们信么? (约十六30-31

[现在我们信。 ]耶稣说[你们信么? 时候将到...... 你们要分散...... 留下我独自一人。 ]许多基督的工人留下主独自一人,凭自己的责任感去作工,或凭自己的判断觉得需要而做; 这是因为缺少复活主的生命。 其中并没有罪恶,也与刑罚无关; 只是当发现这事成为认识基督的障碍,带来何等的困惑、愁苦、难处,就必然蒙羞抱愧,痛悔地归回。

我们必须更深切地投靠主耶稣复活的生命,养成一种习惯,把一切事情不断在他面前陈明。 可是我们往往会作出合常理的决定,然后求神赐福。 但他无法此物,因为这事不属他管辖,而且脱离现实。 我们若凭责任感行事,就是坚立了一个标准与耶稣基督敌对。 我们自视为[超人],说:[这件事我要这样那样做。 ]我们把责任感放在宝座上,代替了主复活的生命。 神没有叫我们行在良心或责任感的光中,乃是行在神的光中,正如神行在光中一样。 出于责任感的工作,可以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但出于顺服主的工作,便无可争辩; 正因如此,圣徒容易受人嘲讽!

祈祷◆噢,主啊,当我醒来,仍与你在一起。 愿你以大能的复活生命,激发我的血肉之躯; 愿你借着不断涌入的能力,在这一刻唤醒我。

 

灵命日粮 228

贬低身分

读经马太福音521-26

金句「向弟兄动怒的, 难免受审判。」(马太福音522节)

    几年前,有一次和朋友一起用餐,一位白人叫我「小鬼」。 我不是吃惊,而是愤怒,深感受了伤害。 我的朋友甚至还流了泪。 为什么呢? 因为「小鬼」一词,在美国奴隶制时期,是用来称呼黑人男子的,是侮辱性的称呼,目的是要贬低其身分,不把黑人当作人。 当那个丑陋的字眼被不加思索地轰进我的灵魂深处时,我真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但想到我们的主论到谋杀和愤怒的话,让我改变了想法。

耶稣教导他的门徒时,引用第六条诫命「不可杀人」,还说「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马太福音521。 然后他更深入地加以阐释。 夺取人的性命不单单限于肉身的谋杀,给他人取绰号以示轻蔑也同样有罪。 在犹太人的文化中,骂人「拉加」或「摩利」(第22节),等于说他没头脑或白痴,是小看或贬低人。 骂人之所以那么严重,是因为它也侮辱了 神,因那人也是 神照自己的形象造的!

耶稣教导门徒说,我们每日要把邻居的尊荣放在心上。 如果我们遵守他的教训,就不会犯了贬损他人之罪。 MW

求主助我能够爱,

拥有恩主慈悲心;

随时给人一杯水,

能有无私的生命。 Peterson

侮辱被造物就是侮辱造物主。

 

 

《圣经研读》228

10:1 耶稣从那里起身、来到犹太的境界、并约但河外。 众人又聚集到他那里、他又照常教训他们。

10:2 有法利赛人来问他说、人休妻可以不可以、意思要试探他。

10:3 耶稣回答说、摩西吩咐你们的是甚么。

10:4 他们说、摩西许人写了休书便可以休妻。

10:5 耶稣说、摩西因为你们的心硬、所以写这条例给你们。

10:6 但从起初创造的时候、 神造人是造男造女。

10:7 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10:8 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

10:9 所以 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

10:10 到了屋里、门徒就问他这事。

10:11 耶稣对他们说、凡休妻另娶的、就是犯奸淫、辜负他的妻子.

10:12 妻子若离弃丈夫另嫁、也是犯奸淫了。

10:13 有人带小孩子来见耶稣、要耶稣摸他们、门徒便责备那些人。

10:14 耶稣看见就恼怒、对门徒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 因为在神国的、正是这样的人。

10:15 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 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

10:16 于是抱小孩子、给他们按手、为他们祝福。

10:17 耶稣出来行路的时候、有一个人跑来、跪在他面前问他说、良善的夫子、我当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

10:18 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 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

10:19 诫命你是晓得的、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亏负人、当孝敬父母。

10:20 他对耶稣说、夫子、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

10:21 耶稣看他、就爱他、对他说、你还缺少一件. 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 你还要来跟从我。

10:22 他听见这话、脸上就变了色、忧忧愁愁的走了. 因为他的产业很多。

 

马可福音第十章

内容纲要: 进入国度的生命与代价

一、神起初的心意(10:1-12

(一)法利赛人以问休妻来试探主

1. 耶稣从那里起身、来到犹太的境界、并约但河外主最后上耶路撒冷去的路程

     —众人又聚集到他那里、他又照常教训他们

2. 有法利赛人来问他说、人休妻可以不可以、意思要试探他

3. 耶稣回答说、摩西吩咐你们的是甚么

4. 他们说、摩西许人写了休书便可以休妻

24:1 人若娶妻以后、见他有什么不合理的事、不喜悦他、就可以写休书交在他手中、打发他离开夫家。 犹太拉比根据此节律法准许人离婚)

5. 耶稣说、摩西因为你们的心硬、所以写这条例给你们

(法利赛人只顾律法的字句,却忽略了律法的精意。 神所许可的,不一定就是神的中心旨意。)

(二)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

1. 但从起初创造的时候、神造人是造男造女主把人带回到「起初」的光景来明白神的心意

2. 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婚姻是神所命定的是一男一女成一体

3. 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

4. 所以 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婚姻是二人成为一体,是不能分开的

5:31 为这个缘故、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32这是极大的奥秘、但我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说的。

(三)法利赛人注重律法的字句,主却注重律法的精意

1. 到了屋里、门徒就问他这事

2. 耶稣对他们说、凡休妻另娶的、就是犯奸淫、辜负他的妻子

3. 妻子若离弃丈夫另嫁、也是犯奸淫了

(主在此表明,按当时的律法规条看,丈夫虽有权休妻,但仍不能使他豁免于道德和良心的定罪。)

二、承受神国的生命(10:13-16

(一)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

1. 有人带着小孩子来见耶稣、要耶稣摸他们、门徒便责备那些人

2. 耶稣看见就恼怒、对门徒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

     —因为在神国的、正是这样的人

(二)如婴孩的生命被主改变的生命才能承受神的国

1. 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

2. 于是抱着小孩子、给他们按手、为他们祝福借按手而联合为一,传递祝福给被按手者

(承受神国的乃是因十架深入的工作而回转像一个单纯、顺服、依靠父母亲的小孩。)

三、你还缺少一件(10:17-22

(一)承受永生不在「作甚麽事」乃在良善的神

1. 耶稣出来行路的时候、有一个人跑来、跪在他面前问他说

     —良善的夫子、我当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

(这人只认识主是教导人的「师傅」,而不认识主是赐生命的「救主」,。)

2. 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 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

3. 诫命你是晓得的主在此提出十诫中关于人际关系的全部条例20:12~17))

     —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亏负人、当孝敬父母

4. 他对耶稣说、夫子、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这自义的少年人并没有看见自己的无能

2:10 因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

(二)靠自己永远达不到律法爱神与爱人的诫命

1. 耶稣看着他、就爱他、对他说、你还缺少一件表明他现在仍是不「完全」的

—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 爱人如己

—你还要来跟从我 爱主你的神

2. 他听见这话、脸上就变了色、忧忧愁愁的走了. 因为他的产业很多

22:37 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 神。 38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39其次也相倣、就是要爱人如己。

(主因着「爱」他,所以就摸他最深的难处,指出他靠自己永远达不到律法爱神与爱人的诫命。 )

 

 

Hymnary

 

祂自己 Himself 圣徒诗歌426)




前要的是祝福,今要主自己;

前要的是医治,今要主而已;

前我贪求恩赐,今要赐恩者;

前我寻求能力,今要全能者。


(副)永远举起耶稣,赞美主不歇;

一切在基督里,主是我一切。


前常用手抓主,今主手牵我;

前常无所适从,今抛锚稳妥;

前是宝贵感觉,今凭主口说;

前是频频苦试,今完全信托。


前是忙于打算,今则靠祈求;

前是悬切挂虑,今则主担忧;

前随我之所欲,今听主支配;

前不住的讨问,今不断赞美。


前我欲利用主,今则主用我;

前是我的事业,今为主工作;

前欲得人称赞,今求主欢喜;

前不过半得救,今被救到底。


前羡慕得着主,今知主属我;

前我灯将熄灭,今则光炳烁;

前所望的是死,今等候被提;

我所有的一切,都在主自己。


这首诗(圣徒诗歌426首)的作者是宣信(Albert B. Simpson, 1843-1919)出生于英属小岛。 他的父亲是牧师,对儿女管教严格。 宣信自幼体弱多病,对每晨要读经祷告,感到枯燥乏味。 在他十四岁时,因长期受压力又勤学过度,神经系统受损,有生命之虞。 他知道自己尚未得救,因此十分害怕。 有一天他在父亲的书房看「圣洁的福音奥秘」,其中有一段话为他开启了永生之门:「凡你们能作的第一件最好的事,就是相信主耶稣基督。 不然,你所有的行为、祷告、眼泪以及一切的立志都是徒然的。 相信主耶稣,就是信祂、照祂的话而行。 此时此地,祂说收留你、拯救你,因祂曾说过『到我这里来的,我必不丢弃他。』」于是他跪下接受主,并且他的病也得医治。 自此他确定蒙呼召,幼年所受的属灵教育,在他灵里茁长。 十七岁时开始讲道,以后他完全凭信心,靠奖学金读毕神学院。


1874年,在一个黑夜,宣信感到十分孤单和痛苦,他再次把自己毫无保留地完全奉献,这是他生命中第二个转机,这首诗就是他在那时写下的心声。 这次的转机使他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的事奉,他的信念使他与许多人隔绝,也因而使他更孤单寂寞。 1881年夏,宣信参加慕迪的同工退修会,听到一位兄弟见证说:「我本想得着慕迪先生的帮助,但昨夜,我见到主耶稣,我定睛仰望祂,我感到今后一生,除主之外,别无他求。」这些话深深感动他。 回家后,他跪在主前,直到主充满他心,他感谢地说:「我已经看见主了,我心得喜乐平安满足,一切得供应,主是我一切。」这是他生命中第三个转机。 他辞去优薪的教会牧师之职,成立宣道会(Christian and Missionary Alliance),在美国、加拿大平民中传福音。 1897年,他策动北美洲的宣教士往普天下传主福音。 宣信写有九千多首诗,但未全部谱曲。 我们熟悉的有「惟独耶稣」(Jesus Only),「到遥远地方」(The Regions Beyond),「耶稣不改变」(Yesterday, Today, Forever)等。 摘自古今圣诗漫谈)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