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我必命饥饿降在地上。人饥饿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摩 8:11)。
没有食物吃,没有水喝,当然是要饥渴的。但是还有一种饥渴,比身体的饥渴还严重,那就是因为缺少神的话而遭遇的灵性的饥渴。人缺少的神的话,甚至于跌倒不能再起来;年轻力壮的,也要因饥渴而发昏。这是实在的情形。
以色列人因为没有神的话的引导和支持,就都翻滚在罪恶的泥淖中,就都昏倒不省人事。他们卖粮用小斗,收银价用大戥子;用银子买贫寒人,用一双鞋换穷乏人。神的惩罚要追赶他们,就如敌人要追赶败军一样。他们必不能逃脱罪孽的果报。他们起初是不愿听神的话,到后来神的话就听不见了。遍地奔跑、寻求,却寻不着。
神的话本来离人很近,就在人的心里,但因为人顽梗叛逆,神的话就离人很远,各处都不能寻着。所以这样的人要遭遇饥饿干渴,直到他们困顿疲惫,一点行善的力量都没有,以至于沉溺沦亡在他们的罪中。
祈祷:求主常用你的话喂养我们,使我们爱慕你的道,如同婴儿爱慕乳一样。更求你不使你的话远离我们,也不使我们因缺乏你的话而感到灵性的饥荒。奉耶稣的名求,阿们!
《荒漠甘泉》3月7日
“我们... 周围遭患难“(哥林多后书七章5节)。
为什么神这样带领我们,应许患难一直临到我们? 第一,神够用的恩典和能力可以彰显得更完全,远胜在安逸中。 “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神,不是出于我们。 “(哥林多后书四章七节)。
第二,患难使我们更依靠神。 神一直在教导我们依靠他,让他把我们紧握在手中,把所有的难处交给他,由他照顾。
第三,主自己曾站过那“四围遭患难”之地,今天他也要我们去站; 幷不用自己的力,乃是一直用手拉住他,不敢独自跨前一步。 用以训练我们的信心。
第四,除了在患难中,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学习信心的功课。 四周遭患难之地是神所设立的信心学校,在那里我们受到信心的训练。
信心的秘诀一次学会,就永远会了,并且是一个永远的幸福; 有信,贫穷变为富足; 没有信,富足也是贫穷。 ——译自《地上的天上生活》
《旷野的筵席》 3月7日
「我知道你的患难,和你的贫穷,其实你是富足的」(启2:9)
当我们环顾左右,就不能不因着许多基督徒深缺属灵的经历而感到难过。 在他们的生活中,难得有丰满的属灵流露。 他们既自顾不暇,更谈不到有盈余的恩典去供应别人了。 基督徒为什么这样贫穷呢? 这都是由于不晓得圣灵的管治是为着带领他们往前去! 诗篇的作者说:「我在困苦中,你曾使我宽广。」(诗4:1)暂时贫穷的目的是为着要赐给我们永远的丰富。 神从来不会无缘无故叫压力和贫穷临到我们身上的。 祂的计划就是叫一切的压力带领我们进入宽广,叫一切的贫穷带领我们进入丰富。 神为着祂子民所定规的,既不是不断的受困,也不是长期的穷乏; 因为这些决不是神的目的,而只是神要达到祂目的的手段。 困压引到扩张; 贫乏达至丰裕。
《竭诚为主》 3月7日
不朽的喜乐
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 (罗八37)
保罗列举许多的事情,似乎会把圣徒与神的爱隔开; 但奇特的是,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将圣徒与神的爱隔绝。 这些事可以而且实际的进入人的事奉练中,隔开了神,叫个人的生命与神分开。 但是,绝没有一样能插入神的爱与圣徒的心灵中间。 我们信仰的基石,就是神在加略十架上彰显出来那高深莫测、奇妙无比的爱,这爱是我们永远不配得的。 保罗说正因为这缘故,我们在这一切事上已经得胜有余,成为超然的得胜者。 正在那似乎要把我们制服的事上,获得无比的喜乐。
游泳者所惧怕的波涛,对滑浪者却是驾浪凌空的赏心乐事。 应用在我们的身上,这些事——患难、困苦、逼迫——在我们里面却生出喜乐来; 这些事不是我们争斗的对象、借着他,我们在这一切困扰里面,已经得胜有余。 不是[尽管]有这些也得胜,乃是置身其中仍然得胜。 信徒从来不会因为[徒有]患难,就体会主里的喜乐,乃是由于在患难之中而体会到的。 保罗说:[我在患难中格外喜乐。 ]
不朽的喜乐,并不建筑在短暂的事上,乃是在神永不改变的爱上。 人生的经历不论是可怕的或是单调的,都无法影响神的爱,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
祈祷◆主啊,为着如今在我生命中的喜乐——妻儿之爱、所教的学生、圣灵的恩惠——我赞美你。 它们所带来的喜乐和福气,是何等奇妙!
《灵命日粮》 3月7日
新工作
讀經: 馬太福音4章18-22節
金句: 「他們立刻捨了船,別了父親,跟從了耶穌。」(馬太福音4章22節)
有些人把每年的釣魚之旅視為是行事曆上的重頭戲。他們會到舒適的度假屋,垂釣幾天,並以此為樂。但我們可以確定這一定不是門徒們捕魚的方式。在遇見耶穌那時,他們可不是在度假,因為捕魚就是他們的工作。
工作常佔據我們許多的時間與心力,但耶穌卻以一個有趣的方式打亂我們日復一日的工作日程。祂的做法就是邀請我們參與祂的事工。
请留意祂对那些渔夫说话的顺序:「来,跟从我! 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马太福音4章19节)。 我们时常以为人必须一面有所作为,一面跟随耶稣。 但事实并非如此! 耶稣乃是呼召我们先来跟随祂,然后祂会使我们的生命有价值。 耶稣引领我们掌握人生的优先级,让我们能将一切心力都投注在他人的需要以及永恒的生命上。
也许 神并没有要求你放弃工作,但是一旦跟随了祂,你看待工作的眼光绝对会有所不同。 你在何处「捕鱼」并不重要,但只要跟随了耶稣,你就必须「捕鱼」。
还在等什么呢? 撇下渔网来跟从祂吧,让祂来为你的人生成就大事。 JS
主说:背起十架,
若想成为我门徒;
就当甘心背十架,
谦卑跟随我脚步。 Everest
撇下你的网,来跟从耶稣吧!
《圣经研读》3月7日
可 14:27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都要跌倒了. 因为经上记着说、'我要击打牧人、羊就分散了。'
可 14:28 但我复活以后、要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
可 14:29 彼得说、众人虽然跌倒、我总不能。
可 14:30 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就在今天夜里、鸡叫两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
可 14:31 彼得却极力的说、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 众门徒都是这样说。
可 14:32 他们来到一个地方、名叫客西马尼. 耶稣对门徒说、你们坐在这里、等我祷告。
可 14:33 于是带着彼得、雅各、约翰同去、就惊恐起来、极其难过。
可 14:34 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 你们在这里、等候儆醒。
可 14:35 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倘若可行、便叫那时候过去。
可 14:36 他说、阿爸、父阿、在你凡事都能. 求你将这杯撤去. 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
可 14:37 耶稣回来、见他们睡着了、就对彼得说、西门、你睡觉么、不能儆醒片时么。
可 14:38 总要儆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 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弱了。
可 14:39 耶稣又去祷告、说的话还是与先前一样。
可 14:40 又来、见他们睡着了、因为他们的眼睛甚是困倦. 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可 14:41 第三次来、对他们说、现在你们仍然睡觉安歇罢. 〔罢或作么〕彀了、时候到了. 看哪、人子被卖在罪人手里了。
可 14:42 起来、我们走罢. 看哪、那卖我的人近了。
可 14:43 说话之间、忽然那十二个门徒里的犹大来了、并有许多人带着刀棒、从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那里与他同来。
可 14:44 卖耶稣的人曾给他们一个暗号、说、我与谁亲嘴、谁就是他. 你们把他拿住、牢牢靠靠的带去。
可 14:45 犹大来了、随即到耶稣跟前说、拉比、便与他亲嘴。
可 14:46 他们就下手拿住他。
可 14:47 旁边站着的人、有一个拔出刀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个耳朵。
可 14:48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带着刀棒、出来拿我、如同拿强盗么。
可 14:49 我天天教训人、同你们在殿里、你们并没有拿我. 但这事成就、为要应验经上的话。
可 14:50 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
可 14:51 有一个少年人、赤身披着一块麻布、跟随耶稣、众人就捉拿他.
可 14:52 他却丢了麻布、赤身逃走了。
3. 彼得说、众人虽然跌倒、我总不能(林前10:12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 )
路 22:31 主又说、西门、西门、撒但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32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 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
(客西马尼的意思是「榨出油来」。 主以祂里面的十架生命,无己生命,顺服生命,最终击伤了撒但的头,胜过了黑暗权势。 客西马尼争战得胜,才有十架的得胜。)
(主耶稣三次祷告神,祷告的话也都是一样,告诉我们祷告一定要够,要透,要通,直到得着神的答复为止。 第三次回来,主已经在祷告中得胜了。)
约 18:11耶稣就对彼得说、收刀入鞘罢. 我父所给我的那杯、我岂可不喝呢。
H073 哦,主,甚么使祢头垂?
一 哦,主,甚么使你头垂?
我罪压你身上!
你是站在罪人地位,
将我罪孽担当;
作我祭牲,流血赎罪,
使我得着释放。
二 死亡、咒诅,本是我杯,
竟然满盈为你;
亲尝苦汁,滴滴死味,
如今空杯传递;
是爱催促饮竭这杯,
留下福杯满溢。
三 公义父神举起刑杖,
竟是向你打下!
你被父神苦待、击伤,
使我免受刑罚;
浑身伤痕,血,水流淌,
作我医治代价。
四 遍地黑暗,怒声可闻,
竟是向你摧击;
你的胸怀让我藏身,
成我安息之境;
你身、你面受创毁损,
我得平安欢欣。
五 哦,主,你曾为我命丧,
你死我也有分;
但你复活将我释放,
如今活在我心;
经过熬炼,纯洁白净,
荣耀之境得进。
这首诗歌将主被钉十字架的情景,描述的非常深刻,祂为罪人的缘故,遭受神的击打,这样的代替,使我们流泪唱着:「哦主! 什么使祢头垂?」
可贞Cousin姊妹1824年生于苏格兰,父亲是医生,但她三岁时父亲就死了,不久便随母亲到爱丁堡定居,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受母亲的教导,从小就认识神; 1847年和一位长老会的牧师威廉高兴 ( William Cousin)结婚,他是苏格兰自由教会中颇被主使用的仆人。 Cousin有很高的诗歌才华,诗境有如在天。 她的这首诗最迟当写于一八五七年,那年,这诗发表在The Christian Treasury上。 她一生共写了一百六十首诗,一八七六年有人替她出版了她的诗集——Immanuel's Land and Other Pieces。 诗评者说,她的诗最适于圣徒唱颂或默想,而这诗集中最好的作品,当然就是作为诗集全名的“以马内利之境”了。 它在所有的诗歌中,就像光辉炽烈的日头,无论就诗的境界、诗的感觉或文学技巧而言,都是佼佼者。 所有在二十世纪出版的诗歌集,都选录了这一首。
Cousin姊妹是一位再主里有深刻经历的人,她日后写了许多诗歌,多属宝血救赎,将主为罪人的缘故,被钉十字架的情景,描述的非常深刻。
《哦主! 甚么使祢头垂? 》为大众所乐唱的一首诗,大布道家孙盖也特别喜欢这首诗,他称它是「一首很蒙神祝福的诗歌」。
Cousin 姐妹另外一首为大家乐唱的诗歌是 “玉漏沙残”。 卢得福生前写过很多信劄,他睡了以后,弟兄们收集成一册书信集。 两百年后,可贞读到这本书时,就爱不释手,她就把书信里许多精练的话,按着她一生十架的经历,写成这首“玉漏沙残 “长诗。 (请参考2/4 每日灵修诗人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