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撒上15:22)。
人从他们敬畏神、感激神的心情中,拿祭物献给神,表示他们的感戴,这是神所悦纳的。若是心无诚意,只图敷衍塞责,神必不能悦纳。若想用宗教的外表,来掩盖不正当的行为,那是神所痛恶的。贪了不义之财,然后拿出一小部分来献给神,那只能欺骗人,却不能欺骗鉴察人心的主,神本不需要人的供给,他所悦纳的是人的心。
用欺诈的心事奉神,这只是自欺罢了。听命胜于献祭,因为听命是从忠诚的心发出来的。不听神的话,一切其他的殷勤都是无益的,都是徒然为自己积累罪孽。我们千万不要存欺哄神的心!彼得对亚拿尼亚说:"为什么撒但充满了你的心,叫你欺哄圣灵......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神了。"我们今天要立志,听从神的话,依照他的吩咐行,这就是我们向神所献的馨香祭物。
祈祷:求主使我们心意更新而变化,察验何为你所喜悦的事,把我们的身心献上,当作活祭,蒙你的悦纳。奉耶稣的名求,阿们!
“你们若听从耶和华你们神的诫命,……就必蒙福”(申11:27)
“你们要顺从耶和华你们的神,敬畏他,谨守他的诚命,听从他的话,事奉他,专靠他”(申13:14)。
“你若留意听从耶和华你神的话,谨守遵行他的一切诫命,……他必使你超乎天下万民之上”(申28:1)。
《荒漠甘泉》3月28日
“等到抬普天下主耶和华约柜的祭司把脚站在约但河水里,约但河的水,就是从上往下流的水,必然断绝,立起成垒” (约书亚记三章13节。 )
勇敢的利未人! 谁能不佩服他们的胆量——抬了约柜伸脚到还未分开的水中去。 神也一无其他的勉励和应许,只等待看他们的信心。 神重视信心。 尤其是不凭理由的信心,你可以推想当初许多百姓,看见这些利未人抬了约柜下水,他们一定发急地说:“要是我,决不这样作无谓的牺牲! 冒这样大的险! 可惜,他们和约柜就要被约但河的急流冲去了! “可是,幷不这样;” 抬耶和华约柜的祭司在约但河中的干地上站定“,(十七节) 我们不要小看信心,我们的信心能帮助神成功他的计划。 “…… 来帮助耶和华“(士师记五章二十三节。 )
信心能帮助神。 信心能叫神封住狮子的口,能叫神使火失其利害。 这并非说:没有人的信心,神就失去他的全能,而不能做什么; 他仍能,可是他即使作了,他得不着荣耀。 他若封住狮子的口,只叫它饿一天罢了; 他使火失其利害,只使宇宙中间多一件反常的事罢了。 并没有什么意思。 神根据人的信心这么作了,才能从大利乌与尼布甲尼撒口中得到称颂。 信心荣耀神,所以神也重视信心。
真信心有了神的应许就满足了——它肯让神拣选神看为适当的时侯来完成他的应许,不管那时侯有多久。
今天在恩典下同作利未人的哪,让我们凭着无理由的信心,抬起神的应许来,不要想我们抬的是神的棺材。 这是永活之神的约柜呀! 让我们一面唱歌,一面下水罢! ——强蔔奈斯(Thomas Champness)
勇敢的精神是使徒时代教会的特点。 如果我们想为神做大事业,想从神得到大使命,我们必须有勇敢的信心。 如果我们与超然的神接触,向他要人力所不能得到的东西,我告诉你:拿得多比拿得少还容易; 大胆地站在应许上比胆怯地攀住海岸来得容易。
让我们相信:在神凡事都能; 并且更相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让我们今天来替神作大事业; 相信他的能力是能完成一切的。 ——译自《在地上的天上生活》——(Days of Heaven upon Earth)
《旷野的筵席》 3月28日
「虽然凭着外貌认过基督,如今却不再这样认祂了。」(林后5:16)
「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还黑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来到坟墓那里,看见石头从坟墓挪开了。」(约20:1)空的坟墓不能满足马利亚的心,因她盼望见到主的身体。 她哭泣着向那两位天使说:「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我不知道放在哪里。」之后她转过身来,看见了她所熟悉的主,但她却以为祂是陌生的人。 如果你怀疑对属灵的启示是否有需要的话,请将这件事思想一下!
在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基督「按着肉体」已经被钉死了,如果凭着肉体认识祂,结果是徒然去寻觅那个身体。 马利亚就是被这一种的认识所限制,所以虽然看见主耶稣站在那里,她却无从辨认。 哦! 难道马利亚的官能改变了吗? 不是的,那是因为主耶稣借着圣灵的大能,已经从死里复活,恢复了祂的荣耀。 由于祂在复活里的改变,所以认识祂的方式照样也必须改变。 只有当主耶稣向她说话时,马利亚才能认识祂。 主向我们说话,乃是一切启示的来源。 这种里头明亮的认识,你绝不能用人的术语来加以阐明。 总之你心领神会——这样也就够了。
马利亚曾经哭泣。 她去寻找主的身体,但在辨识主这件事上却弄错了。 我们有许多人也有不少可哭泣的事,我们会遇到僵局而四面受困,但我们接着听见身旁一声呼唤:「马利亚」——看哪,在这时刻,那位我们以为失去了的主,就在我们跟前出现了!
《竭誠為主》 3月28日
岂无误解?
我们再往犹太去吧。 门徒说...... 你还往那里去么? (约十一7-8)
我可能不明白主耶稣的话,但若如此说他的话有错,就很危险了。 若以为顺服神的一句话,会羞辱耶稣,这是绝对错误的想法,唯一羞辱主的是不顺服他。 我用自己的观点来维护他的荣耀,代替了听从他明确的命令,必然是错的; 即使动机的确是想避免叫主受辱。 从神来的意思,可从那安静而持续的感动认出来。 但当我要反复思考,权衡得失时,随之而来时疑虑争辩,我就是把不属于神的东西带了进来。 于是便知道,这意思是不对的。 我们多半忠于自己对耶稣的概念,甚少忠于他自己。 (试问我们中间有多少人是忠于他的? )忠于耶稣就是听命开步,不凭眼见(太十四29),忠于我自己对耶稣的概念,就是在理智上铺了路。 信心不是理智的了悟,信心是在未见之先,立志委身于他。
你是否反复自辩,要靠耶稣走信心之路呢? 还是你自己应付? 用欢喜快乐的心,无所顾忌地顺服他吧。 当他这样对你说,而你却心里反复思量,这是因为你对他的荣誉有所顾虑,而其实你所认为的荣誉,并非主的荣誉。 你到底是忠于耶稣? 还是忠于你对神的概念? 你是忠于他所说的话? 还是拿那不出于他的观点来折衷妥协? [他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作什么。 ]
祈祷◆噢,主啊,我何等需要靠近你。 当你进入我的生命,我何需颤抖?
《灵命日粮》 3月28日
夜间的尼哥底母
读经: 约翰福音3章1-21节
金句: 「我到世上来,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里。」(约翰福音12章46节)
根据使徒约翰的记载,尼哥底母《夜里来见耶稣》(约翰福音3章2节)。 这位法利赛人是不是用黑夜来隐藏自己,因为他是来自统治阶层,却因自己对耶稣产生的好奇而感到羞耻?
有些人说,可能是因为夜里比较凉快; 也有些人说,夜里问耶稣问题比较好,因为比较安静,没什么干扰。
虽然我们真的不知道尼哥底母为何夜里来见耶稣,但约翰似乎是刻意指明这一细节。 他每次提到尼哥底母,都好像是用这样的话来指称他:「你知道我说的是谁,就是那个夜里来见耶稣的人」(7章50节、19章39节)。
毫无疑问,尼哥底母是一位道德高尚、生活上谨守摩西律法的人。 别人可能会认为他是个不错的人,但是这不重要,因为他在黑暗里,不知道耶稣到底是谁,而他渴望了解真相。 因此他被耶稣吸引而离开黑暗,来到《世界的光》面前(约翰福音8章12节)。
耶稣也召我们「出黑暗」(彼得前书2章9节),并应许说,信祂的人不在黑暗中(约翰福音12章46节)。 CHK
我们追求真理,
却被黑夜矇蔽;
直到晨星出现,
显祂耀眼光辉。 Sper
信靠基督不是陷入黑暗,而是迈向光明。
《圣经研读》3月28日
路 8:1 过了不多日、耶稣周游各城各乡传道、宣讲 神国的福音. 和他同去的有十二个门徒、
路 8:2 还有被恶鬼所附、被疾病所累、已经治好的几个妇女、内中有称为抹大拉的马利亚、曾有七个鬼从他身上赶出来.
路 8:3 又有希律的家宰苦撒的妻子约亚拿、并苏撒拿、和好些别的妇女、都是用自己的财物供给耶稣和门徒。
路 8:4 当许多人聚集、又有人从各城里出来见耶稣的时候、耶稣就用比喻说、
路 8:5 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 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被人践踏、天上的飞鸟又来喫尽了。
路 8:6 有落在磐石上的、一出来就枯干了、因为得不着滋润。
路 8:7 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一同生长、把他挤住了。
路 8:8 又有落在好土里的、生长起来、结实百倍。 耶稣说了这些话、就大声说、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路 8:9 门徒问耶稣说、这比喻是什么意思呢。
路 8:10 他说、 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 至于别人、就用比喻、叫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明。
路 8:11 这比喻乃是这样. 种子就是神的道。
路 8:12 那些在路旁的、就是人听了道、随后魔鬼来、从他们心里把道夺去、恐怕他们信了得救。
路 8:13 那些在磐石上的、就是人听道、欢喜领受、但心中没有根、不过暂时相信、及至遇见试炼就退后了。
路 8:14 那落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走开以后、被今生的思虑钱财宴乐挤住了、便结不出成熟的子粒来.
路 8:15 那落在好土里的、就是人听了道、持守在诚实善良的心里、并且忍耐着结实。
路 8:16 没有人点灯用器皿盖上、或放在床底下、乃是放在灯台上、叫进来的人看见亮光。
路 8:17 因为掩藏的事、没有不显出来的. 隐瞒的事、没有不露出来被人知道的。
路 8:18 所以你们应当小心怎样听. 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 凡没有的、连他自以为有的、也要夺去。
路 8:19 耶稣的母亲和他弟兄来了、因为人多、不得到他跟前。
路 8:20 有人告诉他说、你母亲、和你弟兄、站在外边、要见你。
路 8:21 耶稣回答说、听了 神之道而遵行的人、就是我的母亲、我的弟兄了。
路 8:22 有一天耶稣和门徒上了船、对门徒说、我们可以渡到湖那边去. 他们就开了船。
路 8:23 正行的时候、耶稣睡着了. 湖上忽然起了暴风、船将满了水、甚是危险。
路 8:24 门徒来叫醒了他、说、夫子、夫子、我们丧命喇。 耶稣醒了、斥责那狂风大浪. 风浪就止住、平静了。
路 8:25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的信心在那里呢. 他们又惧怕、又希奇、彼此说、这到底是谁、他吩咐风和水、连风和水也听从他了。
路加福音第八章
内容纲要: 国度福音的传扬与彰显
一、跟随者和人子的关系:门徒、见证人、供给者、亲人 (8:1-3,19-21)
(一)跟随主的门徒和蒙恩的见证人
1. 过了不多日、耶稣周游各城各乡传道、宣讲神国的福音
―和他同去的有十二个门徒(从这里起,主开始周游加利利,逐城逐乡传道)
2. 还有被恶鬼所附、被疾病所累、已经治好的几个妇女(蒙恩的见证人)
―内中有称为抹大拉的马利亚、曾有七个鬼从他身上赶出来
3. 又有希律的家宰苦撒的妻子约亚拿、并苏撒拿、和好些别的妇女
―都是用自己的财物供给耶稣和门徒(主没有靠神迹供应需要,而是靠一批妇女们供给财物)
(二)顺服神的话的人就是主眼中的亲人
1. 耶稣的母亲和他弟兄来了、因为人多、不得到他跟前
2. 有人告诉他说、你母亲、和你弟兄、站在外边、要见你
3. 耶稣回答说、听了 神之道(话logos)而遵行的人、就是我的母亲、我的弟兄了
(与主产生永世的生命关系,不是靠血缘,而是靠遵行神的话。 主注意的乃是里面属灵的关系。)
二、人子用比喻施教 (8:4-18)
(一)撒种的比喻
1. 当许多人聚集、又有人从各城里出来见耶稣的时候、耶稣就用比喻说、
2. 有一个撒种的(主自己)出去撒种(神的话).撒的时候、
―有落在路旁的、被人践踏、天上的飞鸟又来喫尽了
―有落在磐石上的、一出来就枯干了、因为得不着滋润。
―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一同生长、把他挤住了
―又有落在好土里的、生长起来、结实百倍
3. 耶稣说了这些话、就大声说、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二)撒种比喻的解释——神的话和人心的关系
1. 门徒问耶稣说、这比喻是什么意思呢‧他说、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
―至于别人、就用比喻、叫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明
2. 这比喻乃是这样.种子就是神的道(话logos)
3. 那些在路旁的、就是人听了道、随后魔鬼来、从他们心里把道夺去、
―恐怕他们信了得救(路旁的心」是一种滥交的心,无法存留神的话)
4. 那些在磐石上的、就是人听道、欢喜领受、但心中没有根、不过暂时相信
―及至遇见试炼就退后了(「磐石的心」是一种浮浅的心,没有往深处扎根,经不起试炼)
5. 那落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走开以后、被今生的思虑钱财宴乐挤住了
―便结不出成熟的子粒来(荆棘的心是一种被魂的私欲捆绑的心,无法结出生命的果子)
6. 那落在好土里的、就是人听了道、持守在诚实善良的心里
―并且忍耐着结实(不只心里接受了神的话,而且还坚持守住,让神的话从我们身上活出来)
(主是神的道,祂也是神的种子。 心地诚实善良,对神的道持之有恒,是灵命结果子的要素。)
(三)点灯的比喻―见证和领受的关系
1. 没有人点灯用器皿盖上、或放在床底下(灯光不该隐藏起来)
―乃是放在灯台上、叫进来的人看见亮光(意即灯应放在能照亮周围的地位上)
2. 因为掩藏的事、没有不显出来的. 隐瞒的事、没有不露出来被人知道的
3.所以你们应当小心怎样听(人不能轻忽神的话‧v.8-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 凡没有的、连他自以为有的、也要夺去
(在神面前活得正常的情形,应当是有了里面的实际,也要有外面的表显。)
三、人子救主的权柄 (8:22-39)
(一)人子平静风和海
1. 有一天耶稣和门徒上了船、对门徒说、我们可以渡到湖那边去. 他们就开了船
2. 正行的时候、耶稣睡着了. 湖上忽然起了暴风、船将满了水、甚是危险
3. 门徒来叫醒了他、说、夫子、夫子、我们丧命喇
4. 耶稣醒了、斥责那狂风大浪. 风浪就止住、平静了
(斥责只能用在有位格的人物上,主是斥责那狂风大浪背后的黑暗权势,然后风浪就止住平静了。)
5.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的信心在那里呢(主不喜欢我们因着不信而发出的求告)
6. 他们又惧怕、又希奇、彼此说、这到底是谁(苦难使我们更深一层的认识主)
―他吩咐风和水、连风和水也听从他了(万有都要听从祂,我们属祂的人更要听从祂)
H323 紧紧跟随我
一 我曾行在孤单路上,担子重压肩头,
痛苦疲乏几至绝望,竟无人施援手;
我到主座前倾诉所遭无情冷落,
即闻主温柔声向我细说:
“我脚何曾不疲乏,踏上加略山道?
十架是这样沉重,我被压至仆倒;
疲倦路客要起来,黎明在我掌握,
背起你十架,紧紧跟随我。 ”
二 我常向主得意夸口:“日夜奔波劳苦,
我已牺牲许多事物,为走十架窄路;
名誉、财富全抛弃,身价必值许多。 ”
然而我闻主柔声对我说:
“我离开荣耀宝座,舍去天上荣华,
我双手曾被兵丁怒钉残酷十架;
将你手交我掌握,前行必得稳妥,
背起你十架,紧紧跟随我。 ”
三 哦,主耶稣,若我一日死于异地、他乡,
也不会超爱所要求,纵使一切摆上。
“世人的爱莫过于人为朋友舍命。”
這是祂向我低語的聲音:
“若我放在你手中只是一杯凉水,
我向你所有要求不过只这一杯。 ”
若因我死,而有人见你荣耀国度,
我愿背十架,紧紧跟随主。
在德州宣教士大会时,有一对自非洲回美的年轻夫妇作见证。 数年前,新婚的葛乃伟夫妇(Charles and Mary Greenaway)赴非洲参加医疗教士的工作。 乍抵非洲的数个月,他们面临极大的挣扎与试炼:葛医生在家中的起居室,为当地的土著拔牙,治溃疡,医病。 日复一日,他对土著们无穷尽的需求,感到疲于奔命,除了医疗上的照顾,他也向他们传福音,却没有一人信主,令他十分沮丧。 更令他烦燥的,是他的妻子整日卧病在他们简陋的小木屋中。 他们完全失去了欢乐,他承受不了这压力,向神求告:「主啊,救我脱离此地,让我回国,我会一样忠心地在一个小教会事奉你。 我在此地是一个失败的宣教士,整天拔牙治病,救不了人的灵魂。 我希望妻子能病愈,求你让我们回家。」
在祷告中,葛乃伟几乎清楚地看到了主那双带钉痕的手,而血自伤口流下。 主对他说:「我在耶路撒冷及巴勒斯坦街上也传过同样的信息,他们也没有相信我。 你祇要跟随我,把结果交在我的手中。」
这个灰心年轻人的灵命大得振奋,不久他妻子也病愈; 且逐渐也有人信主。 这一缕阳光,驱逐了他们周遭的黑暗。 他们成为这一群差派的传教士中,最成功的一对。
在座的听众中,有一位有恩赐的音乐家史丹斐(Ira Stanphill, 见p.32),他被这个见证深深感动,彻夜难以成眠,清早他在泪光中,写下了这首「跟随我」。
神并不为我们预备宽舒的生活,但正如保罗所说; 「祂的恩典是够我用的。」祂把我们磨炼成更合用的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