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因此我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约伯记42:5-6)。
约伯在被试炼时期中所受的痛苦,实在不小;然而从他一切痛苦中所获得的,也实在够得上那个代价。他原来是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的一个人。然而他的虔诚的基础却是很浅:他还没有亲眼看见神,更不认识他。他只风闻有神,等到试炼来了,信心就几乎破产,说出怨天尤人的话来,使神的旨意暗昧不明。
我们今天跟从神的人怎样呢?信心稳因吗?有充分的忍耐等候神的旨意成就吗?能尽我们微力所及,证明他美善的旨意吗?我们确实应该这样作。若我们不亲近他、认识他,反因为一时的遭遇起了疑惑,怨天尤人,所表现出来的不但不为神的慈爱作见证,反倒败坏了别人的信心,这正中了撒但的诡计,使他在神面前可以夸胜。这都是因为我们不认识神,才容易受撒但的引诱,使神的计划不能实现在我们身上。
祈祷:求主锻炼我们,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你。我们愿意站在你的方面,制服我们心中罪恶的势力。求主特别在这方面帮助我们。奉耶稣的名求,阿们!
“我自己要见神,亲眼要看他”(伯19:27)。
“惟有你们亲眼看见耶和华所作的一切大事”(申11:7)。
《荒漠甘泉》3月30日
“凡你们点火用火把围绕自己的,可以行在你们的火焰里,幷你们所点的火把中。 这是我手所定的; 你们必躺在悲惨之中“ (以赛亚书五十章11节。 )
这是一个严重的警告,对付那行在黑暗中而想设法自救的人们的,神说他们好像自己点火,用火把围绕自己。 这是甚麽意思呢?
这意思说:当我们在黑暗中遭遇试炼的时侯,我们总想自谋出路,不肯信神靠神。 我们本该让他施行拯救,可是我们顶喜欢自己筹划。 我们寻求理由的结论,亲友的劝告。 结果,就会采纳一个不出于神的方法。
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点的火焰和火把,神要让我们行在其中,但是结果却是悲惨。
所以,亲爱的,不要想用自己的谋算逃出黑暗,我们该等候神的时间和神的方法。 受试炼是学习我们所需要的功课。
流产式的拯救会阻挠神在我们身上的工作。 我们应该把一切的难处交给神。 只要有他的同在,就该甘心等在黑暗中。 请记得在黑暗中与神同行,强如在光明中单独行走。 ——译自《微小的声音》( The Still Small Voice )
我们不该干预神的计划和旨意。 甚麽时侯我们摸一摸他的事情,我们立刻会弄坏他的工作。 我们尽可以把钟拨到我们所要的时间,但是我们不能改变实在的时间; 我们尽可以劈开玫瑰的花蕾,可是我们劈坏了那花。 照样,我们尽可以谋算来躲避神所要我们经过的遭遇,但是于事无补。 所以我们该将一切完全交给他。 让我们住手罢。 让我们对神说:“只要照你的旨意,不要照我的旨意。 “——麦力德(Stephen Merritt)
《旷野的筵席》3月30日
「如经上所记,夸口的当指着主夸口。」(林前1:31)
保罗在林前九章说到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 对于你和我,上文那句话,绝不是指着努力去守律法,因为我们都知道靠自己去守律法的结果! 那句话乃指着我们能够在自己身上证实了基督的能力,如何使我们能够遵守律法。 这与我们凭自己的努力去遵行律法,是截然不同的。 对基督这样的倚靠,只能在我们里面产生一种深深的谦卑。 诚然,神在我们身上所产生任何一方面的恩典,总会使我们谦卑下来。 如果我在某项成就上稍有骄傲,那很可能是依赖一己努力的结果。 但所成就的如果不是自己的工作,我就不可能因此而骄傲。 得荣耀的乃是那位做工的主。 神必须得着一切的荣耀,因此祂坚持要亲自来做祂一切之工。 我的分乃是因祂在我里面所做的而欢乐,并一定要将赞美归给祂。
《竭诚为主》 3月30日
对神柔顺还是刚硬?
他见无人拯救、无人代求,甚为诧异。 (赛五十九16)
不少人祷告半途而废,对神硬心,是由于对祷告只有一种情感上的兴趣。 [我们有祷告呀! ]听起来很不错。 读点关于祷告的书,执拗祷告很有益,使思想安静、灵性高升。 可是,以赛亚却暗示说,神对这种祷告的观念大感惊奇。
敬拜与代求必须同时进行,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代求是我们催逼自己去体会主耶稣对所代求的人迫切的心情。 但多少时候,我们不是敬拜神,而是在堆砌祷词。 我们到底在敬拜,还是与神争论? ——[我看不出你(神)有什么办法。 ]这明明就不是敬拜。 一旦看不见神,我们就变得硬心主观。 我们把所求的事,仍在神宝座之前,并指明要他怎样做。 我们不是在敬拜,也没有寻求主基督的心意。 向神硬心,对人也必然没有怜憫。
我们向神敬拜,是否提升到有主的心,使我们能为别人代求? 我们是否与神活在圣洁的关系上? 还是刚硬武断? [无人真正好好地代求。 ]那末,你就做那代求的人吧! 敬拜神,活在圣洁的关系里; 投入真正的代求工作里。 要记住:代求是一种工作,是需要一切能力的工作。
祈祷◆噢,主啊,我的灵魂将安息在你这位世界的创造者,以及那位在我里面创造生命的主耶稣基督里。 噢,求你赐下圣灵的能力,让我更完全地敬拜你。
《灵命日粮》 3月30日
谦卑之美
读经: 哥林多前书3章1-10节
金句: 「可见栽种的算不得甚么,浇灌的也算不得甚麽; 只在那叫他生长的 神。」(哥林多前书3章7节)
安娜洛·马莱斯的生命充分地体现出属灵的谦卑。 从人的角度来看,她有许多值得自豪的成就。 她的著作有七十多部,还有许多南非荷兰语的译作,她大可自我夸耀。 但是她更关注的是荣耀耶稣,而不是高抬自己。 她为圣经讲座做幕后的工作,用喜乐的心服事众人。 对她来说,如果她想成为镁光灯的焦点是很自然的事,她也当之无愧。 但她安安静静地服事,并因 神在人心中的工作而欢喜流泪。 这种真实的谦卑实在令人激赏。
曾有人说:「若我们不在乎功劳记在谁头上,我们就能成就非凡的事。」在基督的事工上更是如此。 保罗对哥林多教会说:「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 惟有神叫他生长。 可见栽种的算不得什么,浇灌的也算不得什么; 只在那叫他生长的 神(哥林多前书3章6-7节)。 保罗懂得仆人之心的宝贵功课,安娜洛也是如此,就是认识到,一切都是 神的作为。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着祂的能力与恩典,故当把一切荣耀归给祂。
看看安娜洛,向她学习谦卑的功课,并提醒自己,服事主的人是何等的富足。 WEC
为要成就祂旨意,
主神常用谦卑人;
若要按祂旨意行,
需有一颗谦卑心。
骄傲与恩典不能并存。
《圣经研读》3月30日
路 9:1 耶稣叫齐了十二个门徒、给他们能力权柄、制伏一切的鬼、医治各样的病。
路 9:2 又差遣他们去宣传 神国的道、医治病人。
路 9:3 对他们说、行路的时候、不要带枴杖、和口袋、不要带食物、和银子、也不要带两件褂子。
路 9:4 无论进那一家、就住在那里、也从那里起行。
路 9:5 凡不接待你们的、你们离开那城的时候、要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见证他们的不是。
路 9:6 门徒就出去、走遍各乡、宣传福音、到处治病。
路 9:7 分封的王希律听见耶稣所作的一切事、就游移不定. 因为有人说、是约翰从死里复活.
路 9:8 又有人说、是以利亚显现. 还有人说、是古时的一个先知又活了。
路 9:9 希律说、约翰我已经斩了、这却是甚么人、我竟听见他这样的事呢、就想要见他。
路 9:10 使徒回来、将所作的事告诉耶稣. 耶稣就带他们暗暗的离开那里、往一座城去、那城名叫伯赛大。
路 9:11 但众人知道了、就跟着他去. 耶稣便接待他们、对他们讲论 神国的道、医治那些需医的人。
路 9:12 日头快要平西、十二个门徒来对他说、请叫众人散开、他们好往四面乡村里去借宿找喫的. 因为我们这里是野地。
路 9:13 耶稣说、你们给他们喫罢。 门徒说、我们不过有五个饼、两条鱼. 若不去为这许多人买食物就不彀。
路 9:14 那时、人数约有五千。 耶稣对门徒说、叫他们一排一排的坐下、每排大约五十个人。
路 9:15 门徒就如此行、叫众人都坐下。
路 9:16 耶稣拿着这五个饼、两条鱼、望着天祝福、擘开、递给门徒摆在众人面前。
路 9:17 他们就喫、并且都喫饱了. 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篮子。
路加福音第九章
内容纲要: 人子的启示与呼召
一、设立十二使徒—建立新时代的新行政(9:1-9)
(一)装备能力权柄与差遣传道医病
1. 耶稣叫齐了十二个门徒、给他们能力权柄、制伏一切的鬼、医治各样的病
2. 又差遣他们去宣传神国的道、医治病人(能力医病、权柄赶鬼见证所传讲神的国度)
(二)信心生活是受差的凭证
1. 对他们说、(主的工人生活原则-证明神能养活,祂负一切的责任)
―行路的时候、不要带枴杖、和口袋、不要带食物、和银子、也不要带两件褂子
路 22:35 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差你们出去的时候、没有钱囊、没有口袋、没有鞋、你们缺少甚么没有. 他们说、没有。 36耶稣说、但如今有钱囊的可以带着、有口袋的也可以带着. 没有刀的要卖衣服买刀。 (这是因为时代不同了,主耶稣已经被弃绝了)
(祂说不要带是给我们看见说,传福音的人根本不以这些事为念; 如果今天有差遣,我就出去。)
2. 无论进那一家、就住在那里、也从那里起行
3. 凡不接待你们的、你们离开那城的时候、要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见证他们的不是
4. 门徒就出去、走遍各乡、宣传福音、到处治病
(三)这却是什么人—希律安提帕的希奇
1. 分封的王希律听见耶稣所作的一切事、就游移不定. 因为有人说、是约翰从死里复活
2. 又有人说、是以利亚显现. 还有人说、是古时的一个先知又活了
3. 希律说、约翰我已经斩了、这却是甚么人、我竟听见他这样的事呢、就想要见他
二、给五千人吃饱—无穷生命的启示(9:10-17)
(一)主在伯赛大讲道并医治
1. 使徒回来、将所作的事告诉耶稣. 耶稣就带他们暗暗的离开那里
―往一座城去、那城名叫伯赛大(位于加利利海东北)、但众人知道了、就跟着他去
2. 耶稣便接待他们、对他们讲论 神国的道、医治那些需医的人
(二)给饥饿者得饱足—经过十架擘开供应主的无穷生命
1. 日头快要平西、十二个门徒来对他说、
―请叫众人散开、他们好往四面乡村里去借宿找喫的. 因为我们这里是野地
2. 耶稣说、你们给他们喫罢(主这话是要门徒们认识自己的贫乏,并经历主的怜憫和能力)
―门徒说、我们不过有五个饼、两条鱼. 若不去为这许多人买食物就不彀
3. 那时、人数约有五千。 耶稣对门徒说、叫他们一排一排的坐下、每排大约五十个人
―门徒就如此行、叫众人都坐下(象征停止自己的挣扎努力,安息于主的面前)
4. 耶稣拿着这五个饼、两条鱼、望着天祝福、擘开、递给门徒摆在众人面前
(食物没有留在门徒手上,而是马上递出去,不扣留神的丰富,而是让神的丰富无限的显出。)
5. 他们就喫、并且都喫饱了. 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篮子
(耶稣祝谢后的饼,不但给众人吃饱,还绰绰有余,祂剩余下来给我的,比我当初拿出去的还要多。 主所祝福的就是祂自己,所擘开的就是祂的身体,才能有无穷粮食分出满足无限的需要。 )
335救主耶稣,爱者之乐
一 救主耶稣,爱者之乐,世人之光,生命之歌;
世上福乐我尽撇弃,再带虚心向你投依。
二 你是真理,永存不变,凡呼求者必蒙救援,
凡寻求者必能寻见,凡寻见者必蒙恩眷。
三 不论一生境遇如何,我灵慕主如饥如渴;
见主笑脸我便心悦,以信靠主福乐无缺。
四 求主耶稣与我同行,时刻赐我平安、光明;
驱除一切罪恶黑影,圣洁之光照遍四境。
这是一首中古时代的诗歌,原作有192行。 1858年,由潘默牧师(Ray Palmer,见p.94)自拉丁文译成英文。 这首诗的作者是法国修士圣伯纳多(St. Bernard of Clairvaux, 1091~1153)。 他的父亲是贵族,有五个儿子、一个女儿,后来都进了天主教的修道院。 圣伯纳多自幼聪慧,在他母亲悉心的管教下,培育成单纯、殷勤、果敢的个性。 少年时,他曾随同伴追求逸乐; 当他警觉到自己在走下坡时,就回到神面前悔改,决志把自己完全献给主。
圣伯纳多在廿一岁时,带领了三十个青年走入法国北部山上的一个黑森林,在那里建造一个修道院,他任院长,其中有三个青年是他的兄弟。 这个山谷原名「苦谷」,在圣伯纳多的领导下,修道士增至二百多人,他们过着物质简朴,灵命丰富的属灵生活,成为欧州修道院的模范。 这个山谷被改名为Clairvaux「光明之谷」,当时的德王,法王,教皇,主教都不时前来请教,其声望遍及全欧。 马丁路得称圣伯纳多是世界上最圣洁的修道士。
圣伯纳多写了许多与教会管理、修道院制度有关的书,他的诗中,最有名的一首是「至圣之首受重创」(O Sacred Head, Now Wounded), 原文是拉丁文,先译成德文,继译成英文。 译自英文的中文,共有五个译本。
「我心之乐,我主耶稣」的曲调是裴克(Henry Baker,1835~1910)在1854年所作,当时他还在牛津大学就读,用匿名来应征「我灵之光」(Sun of My Soul)的配曲。 到1871年,裴克才承认那是他的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