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的饮食 〖 四月廿一日 不再使你受苦 〗

2025-04-21


  经文:“犹大啊!我虽然使你受苦,却不再使你受苦"(鸿1:12)。

  神使义者代替不义的受苦,为的是要借着义者所受的苦,拯救那悖逆不信的人。这是神的大爱的奇妙表现。

  神有时也使他的百姓因违背他的命令而受苦,这是为的要借着管教使人归正;这也是神慈爱的表现。

  我们本不配代替不义的人受苦,但如果神的旨意是要叫我们为善受苦,那是何等尊贵的任命!我们若因了违背他的命令,行他所不喜悦的事而受苦,也不要灰心;因为他爱我们,所以管教我们较严,使我们得着管教的益处,得以在他的圣洁上有分。

  无论如何,神的应许对我们这样说:我虽使你受苦,却不再使你受苦。诗篇上说:他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他必不使我们徒然受苦。他的恩惠慈爱要永远随着我们。但愿神把他的诫命铭刻在我们心上。但愿他的律法永远不离开我们的口,使我们急忙地不迟延地遵守他的命令。神说:他不再使我们受苦。这句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祈祷:主啊!你爱我们,所以管教我们,使我们借着痛苦亲近你,遵守你的命令。求你使我们在管教的时候,不灰心失望,直等到我们结出仁义平安的果子来。奉耶稣的名求,阿们!



《荒漠甘泉》321

照着你们的信给你们成全了罢”(马太福音九章29节。 )

祷告透切的意思就是祷告到完全的信心里去; 祷告到还在祷告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种把握:觉得我们的祷告已蒙垂听,已蒙悦纳了; 祷告到事情还没有实现之先,已经得着了所求的。
让我们记得,世上任何环境都不能拦阻神的话应验,所以让我们坚信他的话没有改变的可能,虽然世界一直在改变。 神要我们单信他的话,不用别的证实,或凭据,然后他要照着我们的信给我们成全。
事情终会实现他有应许在先;
他说:“不撇下你希伯来书十三章第五节
神永远信守承诺。 哥林多后书一章第廿节
古代信徒的祷告,像放在银行柜台上的支票一样,立刻可以兑取现金.——安德生(Sir R.Anderson
神说... 事就这样成了。 “(创世记一章九节

 

 

《旷野的筵席》 321

「那先前忍耐的人,我们称他们是有福的。」(雅5:11

    当神着手对付一个人的时候,总是要使他经历事情,最后把他带到一个明确的地位方会罢休。 在对付乔布斯这件事上,神那贯彻到底的特性,是显明出来了。

    首先,祂许可乔布斯的牲畜被掳去,又让他的羊群被烧灭,跟着他的儿女们也死去了。 再后当他「从脚掌到头顶长毒疮」时,他尚未能超脱试炼,他仍然发出抗议。 但到有一天,当他完全向神降服,他的抗议也沉默下来时,神才能自由的向他说话。 末了,他一切的试炼,结束于至终的得胜上面。 使徒雅各称之为「主的结局」。 所以,我们很明显的知道,问题不在乎我们有多少的试炼,乃在乎我们是否通过试炼去达到神的目标。

 

 

《竭诚为主》 321

一己的权益还是与主同死?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 (加二20

属灵上的一个迫切需要,就是向罪宣判死亡。 就是在一切感情上、理智上,有一个新的信念,遂向罪下判决。 这罪就是为自己的权益所持的主权。 保罗说:[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 ]他不是说:[我决定效法基督。 ][我努力跟随基督。 ]而是[我已经自视与他同死了。 ]每逢我作这属灵的抉择,并付诸实行; 那末基督在十架上为我成就的,便在我里面成全了。 我自愿的顺服神,让圣灵把耶稣基督的圣洁,加在我身上。

[但我如今活着......]我依然存在,但生命的主流——那支配我性情的,却急剧地改变了。 人的肉身依然,可是昔日撒旦的主权已毁掉了。 [我如今在肉身活着......]这不是我想望中的生命,或祈求要得的生命,而是现金活着的,这个别人可见的生命,[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 这信心不是保罗对耶稣基督的信心,而是神儿子所分与他的信心。

[信神的儿子(或作神儿子的信)。 ]不再是相信信心,乃是超越一切观感的规限,如同神儿子的信心.

◆噢,主啊,我赞美你,透过基督耶稣我们的主,我们所走的路都满有怜憫、恩慈、恩典和奇迹; 但愿我对你和你的作为更加敏锐,我那感恩的心也更像基督。

 

灵命日粮 321

记念我

读经路加福音2339-43

金句「耶稣啊,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路加福音2342节)

马修(Matthew Henshaw)以非同寻常的方式,让自己的名字列入健力士世界纪录大全。 在吞下15.9吋长的剑后,他还用剑柄吊起一个40磅的马铃薯袋,达5秒钟之久。 (千万不要效法这种做法)

    马修以及其他像他一样的人,以极端的方式打破纪录,让他们的名字加载世界之最的纪录。 渴望永垂不朽,促使人们做了许多事,有些很了不起,有些则荒诞无比。

耶稣所赐的永恒,和我们做什么毫无关系。 事实上,在门徒行了许多神迹奇事后(路加福音1017-19节),耶稣却说:「不要因鬼服了你们就欢喜,要因你们的名记录在天上欢喜。」(20节)

在各各他,那位未提名的强盗及时接受了这样的信息(路加福音2340-42节)。 他明白得永生和他过去行为的好坏无关,而是和耶稣所做的息息相连。 耶稣舍弃生命,让不配的人能够进入 神的国。 最重要的不是被人纪念,而是被神纪念。 JAL

受尽羞辱与欺凌,

为我赎罪受苦刑,

藉主宝血得洁净,

哈利路亚! 奇妙救主。 Bliss

生命之可贵,全因主爱价值高。

 

 

Bible Study

《圣经研读》321

4:31 耶稣下到迦百农、就是加利利的一座城、在安息日教训众人。

4:32 他们很希奇他的教训、因为他的话里有权柄。

4:33 在会堂里有一个人、被污鬼的精气附着、大声喊叫说、

4:34 唉、拿撒勒的耶稣、我们与你有什么相干、你来灭我们么、我知道你是谁、乃是 神的圣者。

4:35 耶稣责备他说、不要作声、从这人身上出来罢. 鬼把那人摔倒在众人中间、就出来了、却也没有害他。

4:36 众人都惊讶、彼此对问说、这是什么道理呢. 因为他用权柄能力吩咐污鬼、污鬼就出来。

4:37 于是耶稣的名声传遍了周围地方。

4:38 耶稣出了会堂、进了西门的家. 西门的岳母害热病甚重. 有人为他求耶稣。

4:39 耶稣站在他旁边、斥责那热病、热就退了. 他立刻起来服事他们。

4:40 日落的时候、凡有病人的、不论害甚么病、都带到耶稣那里. 耶稣按手在他们各人身上、医好他们。

4:41 又有鬼从好些人身上出来、喊着说、你是 神的儿子。 耶稣斥责他们、不许他们说话、因为他们知道他是基督。

4:42 天亮的时候、耶稣出来、走到旷野地方。 众人去找他、到了他那里、要留住他、不要他离开他们。

4:43 但耶稣对他们说、我也必须在别城传 神国的福音. 因我奉差原是为此。

4:44 于是耶稣在加利利的各会堂传道。

 

三、传神国的福音 (4:31-44)

(一)耶稣以有权柄的话在迦百农教训众人

   1. 耶稣下到迦百农、就是加利利的一座城、在安息日教训众人

   2. 他们很希奇他的教训、因为他的话里有权柄

(二)耶稣在会堂赶逐污鬼

   1. 在会堂里有一个人、被污鬼的精气邪灵spirit)附着、大声喊叫说、

   唉、拿撒勒的耶稣、我们与你有什么相干、你来灭我们么

   我知道你是谁、乃是 神的圣者(the Holy One of God)

19:15 恶鬼回答他们说、耶稣我认识、保罗我也知道. 你们却是谁呢。

   2. 耶稣责备他说、不要作声、从这人身上出来罢.

   鬼把那人摔倒在众人中间、就出来了、却也没有害他

   3. 众人都惊讶、彼此对问说、这是什么道理呢

   因为他用权柄能力吩咐污鬼、污鬼就出来

   4. 于是耶稣的名声传遍了周围地方

(三)耶稣在西门家医治热病

   1. 耶稣出了会堂、进了西门的家. 西门的岳母害热病甚重. 有人为他求耶稣

   2. 耶稣站在他旁边、斥责那热病、热就退了

   他立刻起来服事他们先得医治,然后服事

(四)耶稣医治与赶鬼

   1. 日落的时候、凡有病人的、不论害什么病、都带到耶稣那里

   耶稣按手在他们各人身上、医好他们

   2. 又有鬼从好些人身上出来、喊着说、你是 神的儿子

   3. 耶稣斥责他们、不许他们说话、因为他们知道他是基督

(主不容许鬼为祂说什么话,因主认识魔鬼老的诡计,要把主从人的地位上推到神的地位上。)

(五)主的使命——传神国的福音

   1. 天亮的时候、耶稣出来、走到旷野地方

1:35 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时候、耶稣起来、到旷野地方去、在那里祷告。

   2. 众人去找他、到了他那里、要留住他、不要他离开他们

   3. 但耶稣对他们说、我也必须在别城传 神国的福音

   因我奉差原是为此主拒绝众人的寻找,因为祂在地上有一个专一的目的)

   4. 于是耶稣在加利利的各会堂传道

 

 

Hymnary

H203 边唱边行



仿佛音乐涌在我心怀,耶稣正在柔声说:

“平安,平安,我与你同在,不管人生的涨落。”

(副)耶稣! 耶稣! 耶稣! 地上最甜名;

满足我的要求,使我能边唱边行。

我的一生都被罪苦害,我心挣扎无和谐;

直到耶稣充满我心怀,心弦又复发音乐。

我今享受祂赐的恩典,安息在祂的翅膀;

时常仰视祂显的笑脸,故我欢呼又歌唱。

有时祂领我经历深水,路上横来试炼重;

有时道路好像是倾危,处处我见祂脚踪。

不久祂来要将我迎接,到那遥远的星乡;

我要飞入莫名的世界,并要与祂同作王。

这是一首活泼轻快的圣诗,很难令人推测作者写作时的境遇。 罗马书8:35~39「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 难道是患难么,是困苦么,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 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

本诗的作者卜理杰(Luther B. Bridgers, 1884~1948)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他是卫理公会的牧师及布道家,十七岁时就开始讲道。 他知道他的决志奉献将使他与名利绝缘,且要不断的走访各地,和不停地面对各样的挑战与困境。 他甘愿接受这样的一个人生。 婚后,他和妻子经常过着拮据的生活,但伉俪情深,以基督为一家之主,同心事奉。 他们有三个可爱的孩子,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快乐家庭。

1910年卜理杰应他城的邀请主领为期两周的奋兴会,他将妻儿安置在岳父母家。 这是一次成功的奋兴会,他也在会中时常提到妻儿的故事。 大会结束后,他急于与妻儿相聚,但不幸接获噩耗,他岳父家失火,全家无一幸免。 当他赶回家时,他的亲友都担忧他如何面对这毁家之痛,有人担心他会精神崩溃,有人想他会埋怨神。 但他的信心没有因这悲剧而动摇,反而安慰向他慰问的人。 葬礼后,在寂静的寒夜里,惟主相伴,他含泪写下了这首生命中黑夜的诗歌,并谱上了优美动人的曲调。 虽然他不明白为什么他会如此悲惨地失去他家人,但他并不责问神。 神给他足够的信心和力量,承受这一切,成为神仆的楷模。

1914年卜理杰续绌,妻子是一位音乐教师。 从此他专心布道,在第一次大战期间,曾赴苏联、比利时、捷克海外宣道。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