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但从前你们不认识神的时候,是给那些本来不是神的作奴仆”(加4:8)。
不认识真神,就给假神作奴仆;认识真神,就真正作了神的儿女。作奴仆的不得自由,作儿女的才得在神家里作自由的人。神的一切丰富,他们都可以享用、承受。我们若认识神,他的一切都是我们的。这样,我们就可以脱去为奴仆时候的惧怕,不再受肉体无理的驱使,不再徒劳无功,更不必至终遭受作恶的结果。
但愿今天神向我们显现,叫我们看见他,认识他,我们就可以逃出为奴的辖制了。不然,我们在知识方面所有的偏执,也能束缚我们,使我们只见片面而忽略全面,终身不能脱出狭隘观点的箝制,这就是不自由。
在宗教方面,我们仍然可能作不正当信仰的奴仆,例如相信十字架的木头、圣殿的石头及约旦河的水有救人的能力等。又如把教会的仪式、宗派、信条推崇得比神还高。借以夸自己比别人真、比别人强,这都是偏执的看法,反而遮掩了纯正道理的真面目,那是不应当的。
祈祷:求主赐圣灵进入我们的心,使我们一天比一天更多认识你,从被罪奴役的情况里把我们释放出来,叫我们在属灵的智慧悟性上满心知道你的旨意,渐渐地多认识你。奉耶稣的名求,阿们!
《荒漠甘泉》4月28日
“以色列人呼求耶和华的时候,耶和华就为他们兴起一位拯救者救他们,就是迦勒兄弟... 俄陀聂。 耶和华的灵降在他身上“(士师记3章9-10节)。
神一直在预备他的勇士; 等到时期满了,他就把他们放在适当的地位上,世界就要惊异,不知他们从何而来。
亲爱的,让圣灵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预备你吧; 一等到末了一步手续完毕,神就要安放你在适当的位置上。
有一天要来,像俄陀聂一样,我们也将坐在宝座上与基督一同掌权,管辖列国。 可是在那荣耀的日子以前,我们必须让神预备我们,犹如神在古珊利萨田的苛政之下预备俄陀耳。 神在地上预备一个俄陀聂,在天上就预备一个宝座。 ——信宣(A.B.Simpson)
每一个人必须先经过患难的隧道,然后才能走上胜利的大道。
《旷野的筵席》 4月28日
「但如今神随自己的意思,把肢体俱各安排在身上了。」(林前12:18)
请你告诉我,身上哪一个肢体是更好的? 是手呢? 是脚呢? 当你思想到这个问题时,你会无从比较,因为各肢体的功用不同,而又同样的不可或缺,然而有许多信徒,竟轻看神对他个人的呼召,当他们不能成为他们所钦羡的那肢体的时候,他们就放弃了他们在身体上作肢体的地位。 这种情形,就是主耶稣在马太福音廿五章所描述,那些仆人们凭才干领银的比喻。 在这比喻里,有人领五千,另有人领二千,但整个比喻的重点系于那个领一千的。 这里的危机乃是:那领一千银子的弟兄,将他的恩赐埋藏起来。 他或者自问:「我既然不能在身体里占一个显著的地位,那么占不占其他地位又有什么要紧呢?」请你记得,这是绝对要紧的! 因为这比喻教训我们,如果二千能另赚二千成为四千,那么一千也能成为二千的。 我们就是借着这样运用属灵的功能,才会发现生命。 因着那领一千银子的肢体将恩赐扣住了,教会的生命就受到拦阻并且贫乏下去。
《竭诚为主》4月28日
你要得着什么?
但你无论往那里去,我必使你以自己的命为掠物。 (耶四十五5)
主对信靠他的人,有一个坚定不移的秘密,就是[我要把你的生命给你]。 除了生命,人好要什么呢? 生命是最重要的。 [以自己的命为掠物],意思是不论你到那里去,甚至进入地狱,你仍然能够带着生命出来,没有任何事物能害你的。 我们多半被事物的荣美所吸引; 启示受吸引的不该是属物质的产业,而是所蒙的祝福。 一切都会过去; 但有一样比这些更荣美,且永不过去——就是[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的生命]。
你是否愿意与神联合,不再注目于你所谓的[大事]上? 你愿否尽弃所有,付之东流? 放弃一切就是不再问:[那末,这个又怎么办? ]要提防一切的假设。 一旦容让[怎么办],就是意味着你仍未肯放弃一切,仍未肯完全信靠神。 只要你肯放下一切,就不再担心神会怎样办。 你若完全撇下给神,他就立即说:[我必使你以自己的命为掠物。 ]人对生命厌倦的原因,是神没有赏给他们什么,他们并未得着生命的掠物。 要脱离这景况,就要完全向神降服。 若向神完全顺服,你会成为地上最惊喜的人; 神完全得着你,是把生命赐给你。 但如果你尚未到达这地步,可能是你不肯顺服,也可能是你不够单纯。
祈祷◆噢,主啊,我的灵魂因着信靠你而发出赞美,愿我的灵魂紧随这你的抚摸和笑容,除去我任何混乱的思想或幻想,免致我在基督里的真纯遭受污染。
《靈命日糧》4月28日
無聲勝有聲
讀經: 約伯記2章
金句: 「他们就同他七天七夜坐在地上,一个人也不向他说句话。」(约伯记2章13节)
对于乔布斯的痛苦,三个朋友愚钝的回应常备受批评。 他们初见约伯时,默默地与乔布斯同坐七天七夜,然后才开口说话。 后来的事表明,那段他们与乔布斯同坐的时间才最为宝贵。
对于痛苦中的人,我的直觉反应是保持距离。 谁知道他们想不想谈论心中的痛苦? 他们想得安慰,还是希望鼓励? 我去看望他们,会有什么帮助吗?
坎波罗(Tony Campolo)说,他有一次参加丧礼时,走错了地方。 他走进大厅,看到一具老人的尸体,只有他的遗孀一个人在那里吊丧。 她看起来是那么孤单,以致坎波罗决定留下来参加葬礼。 他甚至与她一同驱车前往墓地。
葬礼结束时,坎波罗终于承认他并不认识她的丈夫。 「我猜也是。」寡妇感激地说:「但那并不重要,你绝对想不到你在这里对我意味着什么!」
遭受痛苦的人,往往最能记得安静的、不自以为是的人。 那些人就是有需要时能出现、愿意倾听、不会一直看手表、能给人一个拥抱、一点触摸,或是与人一同哭泣的。 总而言之,他们就是能伸出援手、不自以为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人。 PY
我们伤心难过时,
空洞理论都无用;
沉默姿态最宝贵,
来自同担痛苦心。
许多时候,无声的陪伴就是最好的安慰。
《圣经研读》4月28日
路 24:1 七日的头一日、黎明的时候、那些妇女带着所豫备的香料、来到坟墓前。
路 24:2 看见石头已经从坟墓辊开了.
路 24:3 他们就进去、只是不见主耶稣的身体。
路 24:4 正在猜疑之间、忽然有两个人站在旁边. 衣服放光。
路 24:5 妇女们惊怕、将脸伏地. 那两个人就对他们说、为什么在死人中找活人呢。
路 24:6 他不在这里、已经复活了. 当记念他还在加利利的时候、怎样告诉你们、
路 24:7 说、人子必须被交在罪人手里、钉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复活。
路 24:8 他们就想起耶稣的话来、
路 24:9 便从坟墓那里回去、把这一切事告诉十一个使徒和其余的人。
路 24:10 那告诉使徒的、就是抹大拉的马利亚、和约亚拿、并雅各的母亲马利亚、还有与他们在一处的妇女。
路 24:11 他们这些话、使徒以为是胡言、就不相信。
路 24:12 彼得起来、跑到坟墓前、低头往里看、见细麻布独在一处、就回去了、心里希奇所成的事。
路加福音第二十四章
内容纲要: 人子救主复活、显现与升天
一、祂不在这里、已经复活了(24:1-12)
(一)妇女们不见主耶稣的身体
1. 七日的头一日(主日)、黎明的时候、那些妇女带着所豫备的香料、来到坟墓前
2. 看见石头已经从坟墓辊开了(复活的能力除去一切的障碍)
3. 他们就进去、只是不见主耶稣的身体
(二)天使传报主复活的消息
1. 正在猜疑之间、忽然有两个人(天使)站在旁边. 衣服放光
2. 妇女们惊怕、将脸伏地. 那两个人就对他们说、
―为甚么在死人中找活人呢(为甚么到这埋葬死人的坟墓里来寻找复活的主呢? )
3. 他不在这里、已经复活了(主带来复活的境界,只有在复活境界中才能找到耶稣)
4.当记念他还在加利利的时候、怎样告诉你们、
―说、人子必须被交在罪人手里、钉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复活(复活是福音的根基)
(三)妇女们想起耶稣的话来
1. 他们就想起耶稣的话来(瑞玛rhema, 主曾说了话,现在主又说的话)
―便从坟墓那里回去、把这一切事告诉十一个使徒和其余的人
2. 那告诉使徒的、就是抹大拉的马利亚(主耶稣曾从她身上赶出七个鬼)、和约亚拿、
―并雅各布的母亲马利亚(耶稣的母亲马利亚)、还有与他们在一处的妇女
(四)彼得心里希奇所成的事
1. 他们这些话、使徒以为是胡言、就不相信(天然的人无法认识复活)
2. 彼得起来、跑到坟墓前、低头往里看、见细麻布独在一处、就回去了
―心里希奇所成的事(可能是主的身体不在,但裹尸布当初包裹的形状并未混乱)
H374神旨美甜
一 顽梗我心已终于屈服. 今愿属主,惟愿属主!
我心祷告,我口今求呼:“愿主旨意于我无阻! ”
(副)愿神美旨紧紧环抱我,使我全然消失于你。
愿神美旨紧紧环抱我,使我全然消失于你。
二 久困罪愆,厌倦而思归,幽暗世路,烦闷凄凉;
忽见一光,射入我心内,“哦,你是我晨星、朝阳! ”
三 得胜的主,你宝贝旨意 绕我怀我直到永久;
纷乱消失,平安何满溢,又如困鸟释放自由。
四 禁闭于你,与你永相依,流荡脚踪不再游移;
无何能使我与你相离,我要永住你美旨里。
我们所需要的天父都知道,我们所遭遇到的苦难和灾祸,也是神所允许的。 许多时候一个人的苦难成了千万人的祝福。 如轮椅画家玖妮,盲诗人芬妮克罗斯比,马德胜,残障的杏林子刘侠等。 他们都是靠主走出阴霾,活出生命的色彩,荣神益人。
这首圣诗的作者是莫莉亚(Lelia Naylor Morris, 1862-1929)。 她出生在俄亥俄州,一生都住在该州的一个小镇马耳他(Malta),她的教会和她家隔河相对。 她的世界虽小,但她诗中神的世界是何其广大!
莫莉亚的父亲是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军人,解甲归田后不久去世,留下寡妇和七个幼儿。 莫莉亚的童年生活十分清苦,幸而她的老师因她聪颖伶俐,刻意栽培。 她的邻居发现她有音乐天赋,特许莫莉亚去她家练琴,因此她在十三岁时,就在教会司琴。 莫莉亚的母亲非常注意儿女的灵性,以圣经的原则管教他们。 莫莉亚在十岁时就经历了重生。 十九岁时她和同镇爱主的青年莫理士结婚。 他们同在教会热心事奉。 当时美以美会主张追求圣洁,因此莫莉亚也不断地清心追求主,蕴藏的圣诗恩赐也逐渐茁长。
1892年莫莉亚参加马里兰州山湖园的夏令会,这是她灵命上的一个转折点,她决心让圣灵在她心中居首位。 回家后,在她母亲店中踩缝衣机时,忽然心中涌出诗句和曲调,就赶快写下。 她母亲听了,提醒她这是圣灵的感动,鼓励她继续写下去。 在以后的三十七年中,她一共写了一千多首圣诗及曲谱。
通常一个诗人或作曲家常有他独特的风格,但莫莉亚的作品很少如出一辙。 她从未学过和声学与作曲,但出版家却难得改她的稿件。 莫莉亚著名的圣诗有「让耶稣进入祢心」(Let Jesus Come into Your Heart),「主的爱越久越深」(Sweeter as the Years Go By),「若今日来如何?」(What If It Were Today? ),「加利利的陌生人」(The Stranger of Galilee,可在圣乐分享的『愿主赐福保护你 』CD上(第 一首)聆听此歌)等等。
基督徒都知道主必再来,经上告诉我们没有人知道那是何日何时,虽时常有人预测主来的日子,但全都是误测,以致许多基督徒对主再临的日子失去了警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