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2.6a] 赛55:3;约20:31 信心建立在神的圣道上
04/28/
我们接受父神所启示的基督,就是福音所彰显的,这才是对基督的真正认识。父神命定基督作为我们信心的对象,除非福音在前引领我 们,否则我们无法走上引到基督的正路。福音向我们开启了神丰盛恩典的宝藏;假若这宝藏是关闭的,则基督对我们就没有益处。因此,保罗将“信心”与“教训”连在一起,密不可分,他说“你们学了基督,却不是这样。如果你们听过他的道,领了他的教”,正是因为真理在基督里(弗4:20-21)。我们将“信心”关连于“福音”时,同时说明这“福音”是按照摩西和众先知所应许的(罗1:2),旧约的启示足以建立历代圣徒的信心。然而,因为新约的福音更加完整地彰显基督,保罗称福音为“真道的话语”(提前4:6)。为此,保罗在另一经文中说:当“因信得救的道理”来到时,就总结了律法,我们就不在律法手下了(罗10:10;加3:25)。保罗所说的“福音”是指:基督是我们的 教师,教导又新又活的生命之道,是比旧约更清楚地启示天父的怜悯,也更明确地见证我们所得的救恩。
我们先从总论讲起,再按次序谈细节,就会更易于明白。首先,我们必须被提醒:信心和圣道之间,有永不可分的关系。我们不能分开这二者,正如我们不能将从太阳来的光线,和太阳本身分开。因这缘故,神在以赛亚书中宣告:“你们……侧耳而听,就必得活”(赛 55:3)。约翰也指出圣道是信心的泉源:“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约20:31)。先知为了劝百姓相信,说:“惟愿你们今天听他的话”(诗95:7)。“听从”在圣经上一般是指“信”。简言之,神在以赛亚书中区分他的儿女与外邦人,是以此为标志:“他必教训他的儿女”(赛54:13),使他们听他的教训,向他学习(约6:45)。若恩福是毫无分别地赏赐给所有的人,那么他为何只将他的话赐给少数人呢?同样的,福音书作者通常将“信徒”和“门徒”当作同义词来使用。路加在使徒行传中,尤其喜爱这样的用法(见徒6:1-2,7;9:1,10,19,25-26,38;11:26,29;13:52;14:20,28;15:10;以及第16 至21章),甚至在徒9:36中用“门徒”指妇女多加。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2.6b-7a] 罗1:5;多1:2 神在基督里恩典的应许,在我们里面产生信心
04/29/
信心稍微偏离它所当注视的目标“圣道”,就失去自己的性质,反使心思成为盲从轻信和糊涂错谬。神的圣道是支撑和维持信心的根基;信心若偏离圣道,就必瓦解。所以若挪去神的圣道,信心将荡然无存。
神的圣道传给我们,是启示的明镜,使信心藉圣道认识神。无论神使用人作为施恩的媒介,或唯独以他的大能运行,总是透过他的圣道,向他定意选召的人彰显他自己。因此,保罗定义“信”为顺从福音(罗1:5),在腓立比书中称赞信心的忠诚(腓1:3-5;帖前2:13)。信心不仅是知道神的存在,也包括知道神对我们的旨意如何。因为“信”不只是关心我们所认识的神是谁,也更关心神对我们的旨意是什么。
因此,“信心”的定义就是:我们从神的圣道中,认识神对我们的旨意。然而,这信心的根基乃是首先确信神的道是真理。只要人心里仍怀疑神的道是否确实,则神的道对那人的权威是可疑与软弱的,甚至毫无权威可言。事实上,神是信实的(罗3:3)、无谎言的(多1:2);除非你毫无疑惑的确信,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真 理,否则单相信神可信靠,也是不够的。
然而,神所说的话,并非每句话都在人心里产生信心,我们必须查考信心在神的话中所仰望的是什么。神对亚当说:“你必定死”(创2:17)。神对该隐所说:“你兄弟的血有声音从地里向我哀告”(创4:10)。这些话不仅无法在人心里产生信心,反而只能叫人心摇动。
我们并非否认信心的功能是承认领受神的话,无论神在何时,或说什么,或如何说,信心都接受他的话是真理。然而,我们在此所讨论的是,信心在神的话中所能找到的倚靠,作为安息的所在是什么。若我们的良心所看见的只有神的震怒和报应时,它怎能不恐惧战兢呢?怎能不逃避它所惧怕的神呢?然而,信心应当寻求神,而不是逃避他。惟有神在主基督里向我们施恩的应许,才能在我们里面产生信心。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2.7b] 诗138:2;约1:17 信心的真义
04/30/
“信心”的完整定义是什么?若只知道关于神旨意的一些事情,这并不能称为“信心”。因为神的旨意的宣告,常使人感到忧伤和恐惧,所以不会产生信心。若我们开始以“神的恩慈和怜悯”为出发点,这就更接近信心的真谛;因为当我们认识到“救恩出于神”之后,我们才被吸引来寻求他。当神宣告他看顾我们时,我们就确实相信他要拯救我们。因此,我们需要恩典的应许,因这能见证父神是慈悲的;因为恩典是我们亲近神的惟一方法,而且是人心得平安的惟一倚靠。
据此,诗篇常将“怜悯,慈爱”和“真理,信实”连在一起,二者是密不可分的(诗89:14,24;92:2;98:3;100:5;108:4;115:1);因为除非我们认识神是“怜悯的”而吸引我们归向他,否则知道神是“真实的”也是毫无帮助。并且若神的怜悯不是随着他的话语(就是真理)而来,我们也无从领受这怜悯:“我未曾把你的公义藏在心里,我已陈明你的信实和你的救恩;我在大会中未曾隐瞒你的慈爱和诚实。耶和华阿,求你不要向我止住你的慈悲,愿你的慈爱和诚实常常保佑我!”(诗40:10-11);“你的慈爱上及诸天;你的信实达到穹苍”(诗36:5);“凡遵守他的约和他法度的人,耶和华都以慈爱和诚实待他”(诗25:10);“因为,他向我们大施慈爱;耶和华的诚实存到永远”(诗117:2);“我要为你的慈爱和诚实,称赞你的名”(诗138:2)。
先知书中同样的见证:神的应许表明他是仁慈和信实的。若非神先向我们晓谕他的慈爱,以恩典召唤,并且显明他的旨意既是确定又清晰,否则我们怎能鲁莽断言神要施恩给我们呢?然而,我们已经看见:神爱我们的惟一凭据是基督,若无基督,那么我们到处所看见的都是神对罪人的恨恶和震怒。所以:“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而来的”(约1:17)。
除非我们对神良善的认识,使我们倚靠这良善,否则我们就不会看重此认识。因此,我们当除去参杂疑惑的认识,因疑惑和认识是互相矛盾,不能共存。然而人心既因如此盲目黑暗,就不能深入认识神的旨 意!人心也因不断摇摆犹豫,不会坚定信靠神的旨意!因此,我们的心必须被光照并刚强起来,神的话使我们得着完整的信心。“信心”正确的定义就是:确实认识神对我们的慈爱,此确知是建立在神的真理上,就是他在基督里白白赐给我们之应许,而且这应许是圣灵向我们显明并印记在我们心中。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2.8] 罗10:10;林前1:30 所谓“形成”和“未形成”的信心
05/01/
我们必须指出一些对“信心”的错谬解释,因为这些会绊倒人。首 先,我们必须反驳天主教经院哲学“形成和未形成之信心”的区分,因这是毫无意义的。他们幻想说:某些不敬畏神、不敬虔之人,相信得救所必须知道的道理;他们的信心是所谓“未形成的信”。这是荒谬的说 法,仿佛圣灵藉着光照人心,使人相信,却不见证那人得儿子名分,不使他敬畏神!他们任意妄为,将相信神却不敬畏神的心称为“信心”,这与整本圣经的教导背道而驰。我们无须再与他们争论其错谬之定义;我们只要说明圣经所解释的“信心”真义,就能清楚显示他们的愚昧与无知。
他们教导信心是某种空洞的认同,任何藐视神的人都可以同意圣经所说的。然而,他们应当先看明:人是否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信心,或是圣灵透过信心见证神收纳此人为儿女。他们幼稚且唠叨地询问:信心加上其他特质,是否仍是原先的信心;或是产生一种新而不同的信心。从他们喋喋不休的辩论,可明显看出,他们从未想过信心是圣灵赐给我们的独特恩赐。因为从一开始相信,信心就已包含使人与神和好,使我们亲近神。假若他们深思保罗的这话:“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罗10:10),就会停止捏造信心为空洞冷漠的认同。
我们只要以此理由,就足以结束争端:“认同”本身是人心的认 同,多过头脑承认;是意志的导向,多过理智的知识。因此,信心被称为“信服真道”(罗1:5),而这是最蒙神悦纳的顺服,这是理所当 然的,因对神而言,没有比他的真理更宝贵的了。根据施洗约翰的见证,信徒领受他的真理,就印上印,就如在上签字一样(约3:33)。既然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用一句话总结:他们说信心只是“认同”,要等到加上“敬虔的心志”,才算是“形成的信心”,这是愚昧的说 法。因为圣经中所启示的“认同”,本身就是敬虔的心志!
还有比以上更清楚的论证。父神赐基督给我们,不仅使我们称义、赦罪、得平安,也使我们成圣(林前1:30),并作生命活水的源头 (约7:38;4:14)。信心领受父神所赐给我们的基督(约6:29),那么毫无疑问,没有人能真正认识他,却不同时领受圣灵的成圣。若有人要求更浅明的解释,那就是:信心倚靠对基督的认识;但若没有基督的圣灵使我们成圣,我们就不可能认识基督。由此得知,信心绝不能与敬虔的意向分开。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2.9] 林前12:4-10 驳斥所谓“未形成的信心”
05/02/
经院哲学家想用保罗的话“我若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林前13:2)来支持其“未形成信心”的谬 论。他们认为“信”可以没有“爱”,如此从“信”中除去了“爱”而扭曲了“信”。他们没有认清保罗在这经文中所说的是怎样的“信”。保罗在前一章中讨论圣灵不同的恩赐(包括各种恩赐,例如方言、异 能、预言等,林前12:4-10),也劝勉哥林多信徒“要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赐”,为要造就教会,使整个身体获益;然后他又说:他将“最妙的道指示我们”(林前12:31)。
这一切的恩赐,不论他们本身有多奇妙,若非为了“爱”而事奉,就算不得什么。因圣灵赐下这些恩赐,为要造就教会,若不达到此目 的,就失去了恩赐的意义。为了证明此点,保罗以不同的称呼详细覆 述,他在前面所列举的那些恩赐。而且保罗使用“异能”和“信”(全备的信)描述同样的恩赐,即行神迹的能力。所以,这种异能或信心是神特殊的恩赐,而且连恶人也都可能自夸拥有和滥用,就如说方言、预言、其他恩赐一样。难怪看来好像“恩赐”能与“爱”分开!这些人的整体错谬在于:圣经所提到“信”有不同的含意,但是他们却不留意同一字的多重意义,反而顽固坚称“信”此字在所有地方都是同样含意。
我们承认一般人为了教导的缘故,泛称信心有不同形式的表彰。虽然人们希望显示非信徒对神的知识是哪一种,然而根据圣经的教导,我们根据圣经承认与宣告:在真信徒当中只有一种“信心”。虽然有些人相信神的存在,也认为福音书历史以及圣经所说的是事实。这只是判断看法,与人们听到别人叙述已发生过的事或自己亲眼目击的事,据此所作的判断并无两样。另有些人相信圣经是无可争议的圣言,他们没有全然忽略神的命令,并因神的警告和应许而有所暂时反应。但是这类人并没有真实得救的信心。然而天主教却因他们并未公然的敌挡神的道,也未否认藐视神的道,只有外表假装顺从天主教会,就说他们具有“未形成的信心”,将同意宗教的看法等同于内心真实信靠,这是大错特错。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2.10] 徒8:13,18-21 所谓“未形成”的信心,只是对信心的幻想
05/03/
所谓“未形成的信心”空有信心的外貌,根本不值一提,不配被称为信心,这种假想的信与真实的信,是截然不同。我们现在简要指出两者之间的差别。圣经记载:连西门也信了(徒8:13),不久却又显露了他的不信(徒8:18)。圣经说“他信了”这句话,有些人解释说:他口里谎称相信,心里却是不信。我们并非如此解释,乃是认为:他当时被福音的大能所慑服,表示出某种暂时的信心,并外表认同基督为 主,所以他愿意受洗。另外,路加福音记载:有些人暂时相信福音(路 8:13),然而他们心中圣道的种子在结果之前被挤住了,或在扎根之前就立即枯死了(路8:6-7)。
我们并不怀疑:这类人因尝到圣道而受吸引,就热切的接受圣道,也开始感受其属神的大能;如此他们不仅在别人眼前,也在自己心中,制造假象以为自己有信心。因他们说服自己:尊敬神的话就是敬虔本 身,因为他们以为:除非对“神的话”公开批评或藐视,不然就可算为敬虔。不论这是怎样的“认同”,却没有深入心中,也没有稳固扎根。虽然它有时看来似乎伸出根苗,但并非有生命的根。
人心有许多裂缝,隐藏虚妄诡诈;也有许多破洞,潜伏狡诈虚伪,甚至常常假冒为善,自己欺哄自己。然而,那些以此虚幻信心夸口的人当明白:他们在这方面并不比魔鬼强!如西门一类的人的确远不如魔鬼,因他们愚昧的听到并明白一些事,这些事连魔鬼知道了都战兢(雅 2:19),而他们却不害怕。其他人则在这方面如魔鬼,即不论他们开始对神的话有什么感受,至终都成为他们的恐惧和惊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