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E:信心的定义和其性质的解释

2025-04-28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2.21b] 弗6:16-17 神的道是信心的盾牌

05/15/


        信徒遭遇苦难,反而加深了信心的确据。当圣徒似乎是遭受神的刑罚时,他们向神倾诉苦衷;看来他们的祷告似乎不蒙垂听时,仍然继续求告神。他们若不盼望从神那里获得安慰,那么求告他有何意义呢?他们若不相信神早已预备救助他们,根本不会想求告他。小信的门徒埋怨快要丧命了,却仍呼求他的帮助(太8:25-26)。基督虽然责备他们的小信,却没有不认他们为他的门徒,反而劝他们离弃所犯之错。所以,我们重复上述:信心之根永不会从敬虔之人的心中铲除,反而在内心深处根深蒂固;不论信心看来被动摇或起伏不定,其光永不消逝,即使隐藏在余烬中也不致完全熄灭。这比方显明神的真道是永不朽坏的种子,总是结出信的果实,其生命永不枯萎消逝。使圣徒失望的最大原因,是在患难中以为神将毁灭他们。然而约伯宣告:他要信靠神到底,即使神杀他,他也不会停止仰望神(伯13:15)。总之,“不信”绝不能在信徒心中作王统治,只能从外面攻击。“不信”用其武器,必不能致信徒于死命,只能骚扰他们,顶多伤害他们,其创伤也必得医治。
        保罗教导“信心”是我们的盾牌(弗6:16)。当我们举起这盾牌,抵挡“不信”武器的攻击时,它完全挡掉它们,或至少削弱它们的力 量,使它们无法击中要害。所以当“信心”动摇时,就如勇士被长矛猛击而退后几步。当“信心”受伤时,就如战士的盾牌被长矛划裂,却不会被刺透。因敬虔之人总必兴起,与大卫一同说:“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诗23:4)。在死荫的幽谷中行走,的确是可怕的;而且无论是多么强壮的信徒也必惊惧。但是因为他们想到神与他们同在,确信就立刻胜过恐惧。不论魔鬼所用的武器有多强大,它无法进入我们心中,因为“信”在心中居住,它必被赶逐。我们从争战结果来看,信徒不仅是从每一次争战中安然归回(因此从新得力,预备好立即再入战场);更是应验使徒约翰所说的“使你们胜了世界的,就是你们的信心”(约壹5:4)。他确认:我们的信心不只是得胜一场或几场战斗,胜过某次的攻击,乃是得胜千万次的攻击,至终将胜过全世界。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2.22] 罗 11:20-22;林前10:11-12 应当有的恐惧

05/16/


        有另一种“恐惧战兢”(腓2:12),不仅没有减低信心的确据,反而使之更加坚固。当信徒看到神向恶人所发的忿怒时,牢记在心作为鉴戒,免得以同样的罪激怒神。当信徒反省自己所遭遇的不幸时,学习全然倚靠神,并确信离了神,信心就摇摆不定,如风飘荡。当使徒保罗描述神对古时以色列人的管教惩罚时,就使哥林多信徒惊恐,免得他们被同样的罪缠绕(林前10:11)。他这样做并未削弱他们的信心,反而使他们脱去肉体的怠惰,以增强他们的信心。
        他以犹太人的跌倒,作为例证劝勉信徒:“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需要谨慎,免得跌倒”(林前10:12;罗11:20)。他不是要我们怀疑自己是否站稳,反而是要除去我们的骄傲自大和鲁莽自信;也使在犹太人被弃之后而被接纳的外邦信徒,不可高兴得意忘形。然而,在他的劝勉中,不仅是针对信徒,也包括那些只夸口外表之假冒为善的人。他的劝勉不是针对少数人,乃是比较犹太人和外邦人;他表明犹太人被弃,是因他们不信和忘恩负义而遭到神公义的刑罚。然后,他劝勉外邦信 徒,他们刚刚蒙恩被收纳为神的儿女,不可因自高自大而跌倒。
        正如在犹太人被弃的事上,选民没有从圣约里失落,其余的人就成了顽梗不化的(罗11:7);照样,在外邦人中也有一些人会兴起,他们没有真信心,因愚昧倚靠肉体而骄傲自大,滥用神的恩典而自取灭 亡。然而,即使我们将这经文运用在选民信徒身上,这也不会使他们失去得救的确据。因为这是劝阻圣徒避免骄傲,有时他们的肉体残存罪性会渗透;如此的劝诫,免得他们以虚空自信放纵妄为。这样的劝诫,并非要使选民的良心恐惧战兢,使他们不能确信神的怜悯;乃是使他们不再倚靠自己,全然委身投靠神的主权恩典,得享真正平安的确据。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2.23] 腓2:12-13 应当“恐惧战兢”

05/17/


        当保罗教导我们应当“恐惧战兢作成我们得救的功夫”(腓2: 12)时,他是吩咐我们要惯于高举神的大能,同时要降卑自己。不信靠自己,并担心靠自己会得到悲惨下场,就能使我们全然信靠神而心中得着平安的确据,再也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方法。这就是大卫所说的:“至于我,我必凭你丰盛的慈爱进入你的居所;我必存敬畏你的心向你的圣殿下拜”(诗5:7)。他在此表明:信心投靠神的怜悯,带来勇气,这与我们敬畏之心连在一起,是非常恰当的;每当我们到神的威严面 前,必会经历敬畏之心,因看见神的荣耀认识我们自己是多么的污秽。
        所罗门也一样真实地宣告:心中常存敬畏的人是有福的,因为若存心刚硬,则必陷入祸患(箴28:14)。然而,他所指的是使我们更加小心的敬畏,并非那折磨我们并叫我们跌倒的畏惧。“敬畏”使纷乱的心在神那里得康复,降卑的心在神那里得高举,对自己绝望的心因信靠神而重新得力。
        因此,信徒能敬畏神而又同时拥有最确实的安慰;只要他们注意省察自己的虚妄,然后心思意念信靠神的真理。有人会问:敬畏和信心如何能住在同一颗心里呢?反之亦然,怠惰和烦恼是同时存在人心。虽然恶人力求自己免于痛苦,希望对神的畏惧不会烦恼他们,然而神的审判重压在他们身上,使他们不能得着自己所想的。所以,神常以谦卑磨练自己的子民,使他们在英勇争战时,仍能以谨守之心节制自己。
        腓立比书2:12的“恐惧战兢”上下文清楚显示:使徒表明信徒“恐惧战兢”的原因,是讨神所喜悦,因为是神赐给他子民正确立志、勇敢行事的能力,成就他的美意(腓2:12-13)。先知的话与此意相同:“以色列人必以敬畏的心归向耶和华,领受他的恩惠”(何3:5)。因为 “敬虔”不但使人“敬畏神”,也使因畏惧而降卑自己的人,被甜美的恩典充满;同时也使他因渴慕而投靠神,谦卑自己服在神大能权柄下。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2.24a] 罗8:1-4,10-11 信心的确据,建基在基督与我们的联合

05/18/


        天主教为了维护经院哲学传下来的有害思想,他们说信徒没有得救到底的确据,只有暂时的确据,此说法直到今日仍然迷惑人心。他们编造说:“确据”是与“不信”参杂混合在一起。他们承认:人何时仰望基督,就有充分的盼望;然而因为人总是不配得这一切的恩惠(神在基督里所赐下的),他们说人看到自己的不配时,应该怀疑摇动和犹豫踌躇。简言之,他们将信徒的良心放在“盼望”与“惧怕”之间,时而盼望,时而惧怕,轮流跳来跳去。他们将盼望和畏惧如此关连:盼望兴 起,惧怕被压抑;惧怕兴起,盼望就再次跌落。
        当撒但发现它从前惯用的诡计、摧毁信心的方法失效时,它就尝试采用更阴险的挖地道手段。它从更改“信心”的定义下手。反反覆覆屈服于绝望的信心,能算是信心么?他们说:若你盼望基督,就会得救;若你倚靠自己,就会灭亡;所以,不信和盼望必会轮流占据你心。但此说等于是叫我们认为基督站在遥远之处,而不是居住在我们心里!
        然而事实真相是:我们在基督里盼望救恩,并非从远处望见他,而是因他重生我们,连结我们在他身体内,不仅在他一切的恩惠上有分,也使我们在他自己里面。因此,我们要用他们的论点“你若想到自己的不配,必然是灭亡”起始来反驳他们的错谬。既然神已经将基督赐给你 了,也将他一切的恩惠赐给了你,所以基督的一切都成为你的了,使你成为基督的肢体了,与他合而为一;有他的义遮盖你一切的罪;他的救恩使你彻底脱离灭亡;他以他配得的替你代求,使得你的不配被遮盖,所以在神眼中你已经被洁净。
        的确如此,我们不应当将基督与自己分开,或将自己与基督分开。反而,我们应当勇敢的抓住在基督里的团契,他将自己与我们联合。所以,保罗教导我们:“基督若在你们心里,身体就因罪而死,心灵却因义而活”(罗8:10)。若按照这些人的无稽之谈,保罗应当这样说:“基督的确在自己里面有生命;但是你们是罪人,仍然伏在死亡和咒诅 之下”。然而,保罗所说的正好相反,因他所教导的是:我们自己应得的定罪灭亡,已经被基督里的救恩吞灭了。而且为了证明此真理,他采用以上所说的相同理由:“基督并非在我们外面,乃是居住在我们里面”。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2.24b-25a] 太6:21;罗4:17 信心的两层面

05/19/


        主基督与我们的连合,不仅是永不分离的团契,也是他藉着奇妙的交通,日日使我们与他更亲密的合为一体,直到我们完全与他合而为 一。我们并非否认“信心”有时会受干扰,因为信心软弱时会处处受猛烈攻击;所以在试探的密云幽暗中,信心之光几乎熄灭。但是无论如 何,信心绝不停止迫切寻求神。
        当我们靠神恩典省察自己的灵魂时,发现我们的灵魂似乎有两个相反的层面。我们若考虑罪人灵魂的本身,所能说关于这灵魂最真实的话是:它是愚昧无知,毫无价值的(诗73:22)。我们无需列举灵魂的各项罪恶;因为它是被罪压制、被黑暗笼罩、作宴乐的奴仆、各样私欲蠢蠢欲动、臣服于情欲引诱、充满迷惑、总是倾向罪恶。总之,满了羞辱和混乱。诚然,我们所有的义,若在真理之光的审察下,“都像污秽的衣服”(赛64:6),何况我们的不义,将要如何比拟呢?“你里头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太6:23)。那么,无疑的“人好像一口气……如同影儿”(诗144:4),“如同畜类一般”(诗73:22)。人一无所有。然而,神所心系的人怎么可能是一无所有呢?
        弟兄姊妹们,我们不要灰心。即使我们自己心里是一无所有,也许在神的心中我们仍是宝贵的。“发慈悲的父”阿!(林后1:3)悲惨之人的父阿!你怎么会这样专心顾念我们呢?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太6:21)。既然我们是虚无的,我们又怎会是你的财宝呢?“万民在你面前好像虚无,被你看为不及虚无,乃为虚空” (赛40:17)。在你面前的确如此,在你心里却非如此;在你真理的审判里的确如此,在你信实的心意里却非如此。你确实是“使(召)无变为有的神”(罗4:17)。我们的确是“无”,因为你所召的本是 “无”;同时我们也是“有”,因为你召我们变为“有”。虽然我们本身是“无”,然而你却将我们变为“有”。
        “信心”承认自己本身是一无所有,然而在神里面成为样样都有。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2.25b-26] 伯28:28;罗9:11 信心尊敬神并敬畏他

05/20/



        使徒所说“不在乎人的行为,乃在乎召人的主”(罗9:11)显示:信心不在于自己,乃在于神;我们本身是“无”,召我们的主使我们从“无”变为“有”。“我们毫无所有”与“主使我们变为有”之间的连结是奇妙的。如此连结的这两方面,是不会互相抵销的!我们若从这两方面慇勤省察自己,从一方面看,我们毫无所有;另一方面看,我们被显为大。这样我们所夸的,就显得合乎中道,也许比以前更有根有基,因我们不是夸自己,是指着主夸口(林后10:17)。我们若思想“他若定意拯救我们,我们必要得救”(耶17:14),我们就能安心。
        攀上更高的了望台,让我们寻求神的城、神的殿、神的居所,和神的教会。我们以敬畏的心说:我们在神的心中,才算为“有”。唯独因为神尊荣我们,我们才算为“有”,并非因我们自己有尊荣。所以,真实得救的信心,必定敬畏主。众圣徒都见证以信心“敬畏耶和华”,圣经称之为“智慧的开端”(诗111:10;箴1:7;9:10),有时称之 为“智慧的训诲”或“智慧”本身(箴15:33;伯28:28)。“敬畏神”是有双重涵义,因神是我们的父亲,是我们的主。所以,凡是真诚敬拜他的人,都会竭力作他顺服的儿子和尽忠的仆人。主藉先知称儿子对父亲的顺服为“尊敬”,而称仆人对主人的尽忠为“敬畏”。他说:“儿子尊敬父亲,仆人敬畏主人;我既为父亲,尊敬我的在哪里呢?我既为主人,敬畏我的在哪里呢?”(玛1:6)。他虽区别“尊敬”与“敬 畏”,却融合此二用词在一起。
        所以,我们“敬畏耶和华”的心,是由“儿子的尊敬”与“仆人的 敬畏”所组成的。同一心灵拥有这两种情感,是天经地义的!只要思想神对我们是怎样慈爱的父亲,即使没有地狱,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不敢得罪他,因为这远比死亡可怕。再者,我们的肉体情欲倾向于肆无忌惮的犯罪,为了采取一切手段治死这肉体,我们也必须随时牢记:神是我们的主,我们在他的大能之下生活,他憎恶一切罪孽;而且凡是偏邪行恶的人,惹动神向他们发怒,必不能逃脱神的报应刑罚。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