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H:信心的定义和其性质的解释

2025-04-28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2.36-37] 林后1:21-22;5:5 信心是属于内心的;不可能被疑惑所灭绝

06/01/


        人头脑所吸收的真理,必须灌注入心里。神的道若只漂浮在人的脑海里,就不是以信心领受;惟有当神的道在内心深处扎根,才能成为牢不可破的堡垒,抵挡试探的一切诡计。若圣灵的光照使人的悟性真正明白,则人心里的确信就更加彰显圣灵的大能,因为人心里的不信比悟性的盲目更严重。而且使人心有确据的保证,比使悟性得知识更困难。因此,圣灵作为印记,将他先前刻画在我们悟性上的应许,印记在我们心中,作为坚固这些应许的凭据。
        使徒保罗说:“你们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弗1:13-14)。可见保罗教导:信徒的心已经受了圣灵为印记;因这缘故,保罗称他为“所应许的圣灵”,因他使我们确信福音。他也在哥林多书信中说:“那……膏我们的就是神。他又用印印了我们,并赐圣灵在我们心里作凭据”(林后1:21-22)。当保罗谈到确信和坦然无惧的盼望时,说这些都是建立在圣灵的凭据之根基上(林后5:5)。
        经验提醒我们:信心受到各种疑惑的搅扰,所以敬虔之人的心很少有平静的时候,至少不是一直得享安宁。不论仇敌如何围攻他们,他们必然兴起脱离试探的围绕,或在儆醒守望中站立得稳。这确据本身就足以养育和保护信心,只要我们坚信诗篇:“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诗46:1)。诗篇也颂赞此甘甜的信心:“我躺下睡觉,我醒着,耶和华都保佑我”(诗3:5)。
        诚然,大卫并非总是处于安宁和喜乐的状态中。然而,他尝过主恩的滋味,照着信心的程度,就坦然无惧,轻看那一切能搅扰他心中平安的事情。因这缘故,圣经为了劝我们信靠,就吩咐我们要安静。以赛亚说:“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赛30:15);诗篇说:“你当默然倚靠耶和华,耐性等候他”(诗37:7)。与这些经文相对应的,是希伯来书所说:“你们必须忍耐,使你们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着所应许的”(来10:36)。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2.38] 罗1:16-17;林后5:7 圣经讲明“真信心有得救到底的确据”
06/02/
       天主教经院哲学家的教导是何等的危险。他们说:人只能从自己的德行,来推测自己从神所得的恩典有多少;因为每一个人应该认为自己所行的配得恩典。其实,假如我们要凭自己的行为,来判断神如何看待我们(论功行赏),则我们的任何推测都无法得着确据,因为这是靠行为得救。真实的信心是单单倚靠神白白的恩典应许,就没有疑惑的余 地。假若我们以为神施恩给我们,是因为我们过圣洁生活而配得的,则我们的确信是从何而来?这种倚靠自己行为的信,根本不是圣经所说真实得救的确信。所以,我们清楚看见天主教所说的,是自我猜测与怀疑的信,与真实得救的信截然相反。
        这些经院哲学家邪恶地扭曲经文,强解传道书的经文:“或是爱,或是恨,都在他们的前面,人不能知道”(传9:1)。他们引用错误 翻译,所以错解。连孩童都能明白所罗门在此的教导,即人们若想根据现今的外在光景,判断神所恨的是谁,神所爱的是谁,则他们必徒劳无功,自寻烦恼,没有任何益处。因“凡临到众人的事都是一样,义人和恶人都遭遇一样的事……献祭的与不献祭的,也是一样”(传9:2)。
        此经文显示:证明神并非总是以凡事兴盛,来证明谁是他所爱的 人;他也不总是立刻以苦难灾祸,来刑罚他所恨恶的人。原因要证明人心本属虚妄,因人心只看现世外表,对于最需要明白的事,却是如此 愚顽。就如所罗门在传道书前面所说的:世人无法辨别人的灵魂与动物的气息之间有何不同,因二者的死看来似乎一样(传3:19)。若有人以此推论:我们持守“人灵魂不灭”,完全是倚靠猜测,我们岂不应当视他为疯狂的人吗?我们无法单凭现今眼见的光景来明白神的旨意,然而那些人因此宣称不能确知神有无恩典给我们,他们岂不也是癫狂吗?
        总之,我们行事为人不是凭着眼见,乃是凭着信心(林后5:7),信靠神的话,唯独因信基督称义,不是倚靠自己的行为加上猜测。我们因信被称为义的人,是因信得生,因信而活(罗1:16-17)。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2.39a] 约壹3:24;4:13 基督徒以圣灵内住为乐

06/03/


        反对者辩称:我们若宣称确知神的旨意,这是鲁莽又骄傲自大。我们的回答:若有人将神测不透的旨意计划,摆在自己的有限悟性之下,宣称自己确知神的旨意,则我们同意这样的人是骄傲自大。然而,我们所说“信心确知神的旨意”并非如此,乃是按照保罗所说的:“我们所领受的,并不是世上的灵,乃是从神来的灵,叫我们能知道神开恩赐给我们的事”(林前2:12)。反对者向我们吼叫,岂不是亵渎圣灵吗?他们若指控圣灵的启示是虚假或不确定或模糊不清,就是极严重的亵 渎。我们宣扬这启示的确实性,这又有何错呢?
        他们却大声指责说:我们竟敢如此鲁莽以基督的灵为荣。这些经院哲学家希望被人视为世上的学术大师,竟在基督教最基要的真理上 绊跌,真是可耻。事实上,若非他们的著作显示他们的愚昧,我们简直难以置信。保罗宣告:“凡被神的灵引导的,都是神的儿子”(罗8:14)。但这些人却主张:神的儿女被自己的灵所引领,神的灵并没有住在他们里面。保罗教导,圣灵使我们能称神为“父”,惟有神的灵才能 “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神的儿女”(罗8:16)。
        即使这些人没有拦阻我们求告神,然而他们的教导,却想夺去感动我们求告父神的圣灵。那些不受圣灵引领的人,保罗否认他们是基督的仆人(罗8:9)。这些人捏造了一种挂名的基督教,是不需要基督之 灵的。然而保罗说,除非我们感受圣灵居住在心中,否则我们就没有复活的盼望(罗8:11)。但这些人却发明了一种没有圣灵感动的盼望。
        或许他们会辩说:他们不否认我们心里应该领受圣灵,但是不确知自己有没有圣灵内住,是谦逊有礼的表现。假若如此,保罗为何吩咐哥林多信徒“总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没有”,为要确知自己“有基督在你们心里”?他表明:除非人知道基督居住在他心里,否则他就是被弃绝的(林后13:5)。使徒约翰说:“我们所以知道神住在我们里面,是因他所赐给我们的圣灵”(约壹3:24;4:13)。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2.39b-40a] 赛44:3;约5:24 信徒蒙主保守必坚忍到底
06/04/
       基督已经宣告要将他的圣灵浇灌在他所有子民的身上(赛44:3;珥2:28);假若我们希望被算为神的仆人,却说不知有无圣灵的内 住,这岂不就是怀疑基督的应许吗?若我们将信心与圣灵分开,难道这不就是得罪圣灵吗?因信心是圣灵的特别工作。确知自己有圣灵内住,确知他赐给我们信心,这是敬虔的起始;所以他们指控“以圣灵的同在为荣”的基督徒是骄傲自大,其盲目真是极为可悲。因为若不以圣灵的同在为荣且感恩,则基督教信仰就不能存在!其实,他们所说所行的,正是见证,显明基督的话是何等真实:“真理的圣灵,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为不见他,也不认识他。你们却认识他,因他常与你们同在,也要在你们里面”(约14:17)。
        天主教不单从一方面攻击“信心的确据”,也从另一方面下手。他们说:即使人能因现在被称义而判断自己已蒙神恩,也无法确知自己是否能得救到底。他们说没有任何信徒能确知自己必蒙神拯救,最终得荣耀。按照天主教这样的说法,我们所得的是怎样的救恩?若我们按我们的德行,判断自己现在是蒙恩的人,但却不知道我们明日将变成如何!对于未来,是完全茫然,要看自己的努力,这岂是圣经所说的救恩?
        使徒保罗所说的与天主教截然相反:“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 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罗8:38-39)。他们企图以肤浅的藉口回避此事实,狡辩说保罗的确据是来自神对他个人的特殊启示,不是所有重生的人的真相。然而,此经文决不容许他们逃避。因为保罗在此所说的,是所有信徒同得一样宝贵信心(彼后1:1),所共享的救恩福分,不是他个人独有的经历。
        保罗也在另一经文中,教导我们要知道自己的软弱无常,使我们戒慎恐惧:“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需要谨慎,免得跌倒”(林前10:12)。这提醒是真实的;然而此惧怕并非要叫我们迷惑,反而使我们学习谦卑服在神大能的膀臂下倚靠他,正如彼得所解释的(彼前5:6)。真实得救的信心必有永生的确据(约5:24),若将信心的确据局限于今世某一时刻,这是何等的荒谬!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2.40b-41a] 约17:17;罗8:24-25 “信”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06/05/
       信徒经由圣灵光照并藉着信心,以默想属天生命的永福为乐,并将这一切归于神的恩典。我们信靠神保守我们得救到底,夸口神的永远救恩,决不是骄傲自大。反之,若任何人以承认此恩典为耻,则是何等忘恩负义,因为这显示他以恶心贬低神的良善,而非见证他的谦卑拘谨。
        神的应许是“信”的稳当根基,以应许的本质解释“信”的性质,是最佳与最明确的描述。所以,若挪去应许,信心将全然倒塌或消失。我们对信心的定义是根据此事实,这与使徒的定义(对信心的描述)毫无分别,他教导说“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来11:1)。他所用的“实底”这词,是指属神之人所倚靠的基础支柱。他等于是说:“信”就是确实稳固的得着神所应许我们的事。虽然有人喜欢将“实底”解释为“确信”,我们也不反对如此理解。然而“基础支柱”是更为普遍接受的定义。
        另一方面,希伯来书作者也有意指出:即使到末日当案卷展开时 (但7: 10),我们的感官仍无法测透我们所得的救恩之事,这是超越我们眼睛所能看明,我们的手所能触摸的。同时,我们得着这些事的惟一方法,是藉着“信”超越我们感官的一切限制,引导我们心灵的眼睛越过今世的万事万物,并超越自己。所以他接着说,得着救恩之事的确据,是在于盼望,因此是“未见之事”。就如保罗所说:“只是所见的盼望不是盼望,谁还盼望他所见的呢?”(罗8:24)。
        希伯来书作者称“信”为未见之事“确据”,奥古斯丁翻译为“确信现今尚未成就的事”。希伯来书作者等于是说:信心是尚未出现之事的证据,是看见未见之事,看清模糊之事,拥有所缺之事,显明隐藏之事。神的奥秘,特别是关于我们救恩的奥秘,这些事情的本身是人无法测透的,换言之,人无法理解它们的本质。我们只能从神的话来领悟这些事,神的话就是真理(约17:17),我们应当如此确信神的话,将神所说的一切视为必然成就,已经应验。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