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3.15b-16a] 珥2:13;来12:3 正确省察外在与内在的悔改
06/24/
在悔改中,我们的省察必须学习合乎中道,免得我们被忧愁吞灭。因当人的良心感到惧怕时,常易落入绝望中。撒但的诡计叫人被恐惧疑云笼罩,冲击使他越来越落入忧愁的深渊,无法重新再起。罪人若真心降卑,继续盼望得赦免,他的惧怕是不会过头的。圣经吩咐我们应时时谨慎,免得我们惧怕而失望,成为重担,至终灰心丧气(来12:3)。因这会使我们远离神,我们要记住:他呼召我们藉着悔改归向他。
我们当留心:对罪的忧伤是必要的,然而不可没完没了。有时要离开对罪的忧伤,放下回忆对自己恶行的焦虑,再思神的怜悯。我们应当将蜂蜜与茵蔯调和,以甜美的恩典来领受这有益的苦药,就必得医治康复。当你默想自己的卑微时,也当同时默想神的良善。
现在我们清楚明白“悔改的果子”为何:向神尽敬虔的本分、向人以爱心关怀、过圣洁生活。简言之,人越认真学习遵照神律法的标准,就会越确实结出悔改之果。所以,圣灵在劝戒我们悔改时,有时将律法一条一条的指示我们,有时将十诫第二版(第五到十诫)教导我们。另外,有时圣灵以一些经文,先指责人心的污秽,然后教导人结出悔改的果子与悔改的心相称,显出真诚悔改的标记。
圣经教导我们基督徒如何过悔改的生活。先知书中常常讥笑那些妄想以宗教仪式平息神忿怒的人,那些人只是假冒为善。有时先知书也直接教导:外在正直的表现并非证明悔改的主要部分,因为神鉴察人心。任何对圣经有一般了解的人,不需要别人提醒他,他清楚知道:来到神面前的人,必须从内心悔改起始。先知约珥说的话,能帮助我们进深明白:“你们要撕裂心肠,不撕裂衣服”(珥2: 13)。雅各书中也简明表达出这两点:“有罪的人啊,要洁净你们的手!心怀二意的人啊,要清洁你们的心!”(雅4:8),雅各先提及外在的悔改,然后指出其内在的本源与准则,即隐藏的污秽必须洁除尽净,才能在内心建立敬拜神的祭坛。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3.16b-17a] 珥2:12;加6:1 外在的悔罪礼仪,不能取代真实的悔改
06/25/
我们用些外在操练,在私下场合作为降卑的方法,对付自己肉体,而在公开场合作为悔改的证据(林后7:11)。这些操练来自保罗所说的“责罚”(林后7:11)。因为人心忧伤难受时,自然是披麻蒙 灰、呻吟、流泪、摘掉妆饰、离弃一切假冒,并弃绝一切宴乐。人若深感肉体的悖逆是何等邪恶,必会想尽一切办法治死肉体。人若认真考虑冒犯神的公义是何等严重,必不能平静,直到他降卑自己归荣耀给神。
古时神学家在讨论悔改所结的果子时,常提到这些操练。虽然他们没说这些操练本身能产生悔改,但看来他们是过于看重这些责罚的操 练。人若公正的思考此事,必会同意我们的观察,即他们在两方面过了头:第一,他们极力劝导和夸大高举体罚苦修的操练,的确达到目的使得人热心接受这些方法;但他们也因此模糊了真实的悔改,这才是他们应该更加严肃强调的。第二,他们加上的责罚操练过于严厉,而这并非教会当用的管教方法,圣经说要以温柔挽回重建犯罪的人(加6:1)。他们的责罚方法超出了圣经所说的。
有些人当他们看到圣经记载披麻蒙灰、流泪、禁食时(特别在约珥书2:12),认为这就是悔改的主要部分。我们须澄清误解除去迷雾。约珥书说明真诚悔改本质是:要一心归向神、撕裂心肠而不撕裂衣服。
约珥书所说的流泪、禁食、悲哀,并非作为悔改的永久方式或必要条件,乃是作为特殊场合使用的方式。约珥因预言犹太人即将面临极大的灾祸,大难临头,所以劝他们要平息神的忿怒;不但要悔改,也要全国举行公开的悔罪,表达自己的悲恸。就如犯人有罪在身,为了要博取法官的同情,留着长须、蓬头垢面、穿麻衣,来求法官开恩施怜悯。照样,那些在神的审判台前被定罪的人,披麻蒙灰来求神从轻发落,这是应当的。然而这些外在的礼仪方式,并非悔改的本质;撕裂衣服、披麻蒙灰或哭泣禁食的人,不一定真正撕裂心肠。所以,过分强调撕裂衣服等悔罪礼仪,会误导人以现象代替本质。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3.17b-18a] 太9:15;路10:13 外在的认罪与内在的悔改
06/26/
撕裂衣服、披麻蒙灰作为悔改的表现,是符合当时的习俗;在今日我们以哭泣、禁食表明悔改,是非常合适的,特别是当神警告要降灾祸时。当神使百姓大难临头时,他宣告他的报应即将临到他们。所以,先知劝百姓哭泣禁食是应当的,因先知先前说到他们罪恶重大,审判即将来临。先知吩咐他们哭泣禁食,以罪犯哀哭的方式,表明他们悔改。
照样,今日教会的教牧领袖,当他们看到神即将降祸子民、迫在眉睫时,也应当大声疾呼信徒赶快哭泣禁食。他们必须更加小心且迫切的呼吁他们:当“撕裂心肠,不撕裂衣服”(珥2:13)。毫无疑问的,悔改之时不一定要禁食,禁食是特别为灾难时期所设立的。因此,我们的救主基督将禁食与哀恸连在一起,教导门徒平常不必禁食,而当他离开他们之时,他们充满哀恸,就要禁食(太9:15)。
我们在此所指的是正式与团体的禁食,这是在特殊时期与公众场合应当进行的,在天灾人祸盛行或全体人民需要悔罪之特殊时期,应由政府与教会领袖一同召集全体禁食的聚会。至于个别私下的哀哭禁食,则视个人的需要来决定。因为基督徒生活应当是节制谨守的敬虔生活,所以他的一生有些时候应当操练禁食。在此特别说明:若将“悔改”只用在外在的告解认罪,则偏离了以上所教导的悔改真义。因如此的告解,与其说是归向神,不如说是承认罪咎,且为了逃避审判刑罚而祈求神。所以“披麻蒙灰的悔改”(太11:21;路10:13),只是当神因我们的大罪向我们发怒时,我们表示悔改自恨。公开认罪是我们在天使和世人面前定自己的罪,等候神的审判,求神赦免,从轻发落。
当保罗责备那些放纵己罪之人的怠惰:“我们若是先分辨自己,就不致于受审”(林前11:31)。我们不必总在人前告解,要人知道并见证我们悔改。私下向神认罪才是真悔改不可或缺的。我们若藉向人告解而在罪中纵容自己,假冒掩饰妄想不被神揭露,还期待神赦免我们,真是自欺欺人,实在可恶。向人告解,却不向神认罪,又有何意义呢?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3.18b] 诗25:7;51:3-5 悔改信主之后,仍须经常悔改认罪
我们不仅应当天天承认我们所犯的罪,更要注意更严重的罪,这些重罪应使我们想起以往所犯且已遗忘的罪过。大卫以他自己作为例证,教导我们。当他对自己所犯的大罪感到羞愧时,他的省察追溯至他在母腹时,并承认在那时他就已有败坏的罪性,被肉体情欲污秽(诗51:3-5)。他这样做并非为自己辩护,如许多人躲藏在群众中,想将自己的罪推卸他人,想以此作藉口逃脱刑罚。大卫却非如此。他公开承认自己的大罪,不隐瞒罪咎;他承认自己从出生就有罪,不断的犯罪,罪上加罪。大卫也省察自己的过去,为求神怜悯,不要记念他幼年的罪愆 (诗25:7)。若我们在罪的重担下呻吟、为自己的恶行痛哭,寻求神的赦免,这就证明神已使我们从迷惑中醒悟过来(诗23:3)。
此外,我们也应当分辨,神吩咐我们信徒在每日生活中所当行的 “经常的悔改”,和当初信主之时“彻底的悔改”是不同的。那是叫人悔改得生命,唤醒那些原来在堕落中的罪人,他们是放纵情欲陷溺罪 中、背叛神的悖逆之子。圣经常常吩咐罪人悔改,是指那出死入生的悔改。而且圣经提到已经“悔改了”的人时,意思是他们已从偶像崇拜或其他大罪中悔改归向神。为此缘故,保罗说他为那些“从前犯罪,行污秽、奸淫、邪荡的事不肯悔改”之人忧愁(林后12: 21)。
我们当留意“信主之时的悔改”与“信主之后的悔改”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免得当我们听到自己是蒙召得救的少数,就以为反正得救了,就可以苟且偷安怠惰,不再认真治死肉体情欲。因那些败坏的情欲不断搅扰我们,罪性继续孳生邪恶在我们里面,我们不可容让自己松懈而不治死肉体。因此,“信主前的悔改”是那些被恶者引诱离弃神、被死亡网罗缠绕的人,所当行的特别之悔改;“信主后的悔改”是信徒因自己里面仍有败坏罪性的存留,使得我们一生都要儆醒,治死肉体情欲。凡洗过澡的人,只要把脚一洗,全身就干净了(约13:10),我们不能因已悔改信主受洗,就废去每日的认罪悔改。正是因我们已经重生得洁净(洗过澡),所以我们一生都要继续过洁净的生活(不断的洗脚)。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3.19] 可1:15;徒5:30-31 悔改和赦罪是密切关联的
整个福音都包含在“悔改”和“赦罪”里,这是千真万确的;这证明神白白称他的选民为义,为了同时要重建他们真正成义,所以藉圣灵的成圣,使他们过圣洁的生活。神所差遣在基督前面预备道路的使者 (太11:10),施洗约翰宣告:“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太3:2;4:17)。他呼召他们悔改,劝戒他们必须承认自己是罪人、一切所行在神面前受了咒诅,好使他们全心渴慕圣灵所赐的重生,并治死肉体情欲。他宣告神的国来了,呼召他们悔改信主,因他所教导,即将降临神的国,是指罪得赦免、救恩、生命,和在基督里我们所得着的一切。
马可和路加记载:“约翰来了,传悔改的洗礼,使罪得赦”(可1:4;路3:3)。这不就是宣告:那些担负罪恶劳苦担重担之人,应当悔改归向主,并盼望己罪得赦免和蒙救恩吗?基督在开始传道时,也这样说:“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可1:15)。他先宣告神已藉他打开恩典怜悯之宝库;然后他吩咐人悔改;最后劝人信靠神的应许。当他说:“基督必受害,第三日从死里复活,并且人要奉他的名传悔改、赦罪的道”(路24:26,46-47)时,就是说明整个福音的总纲。
在基督复活之后,使徒这样传讲:“神……将基督高举……将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赐给以色列人”(徒5:30-31)。藉着福音的教导,人们听见:他们一切的心思、情感欲望、行为努力都是败坏和邪恶的,都必须悔改;这才是“奉基督的名传悔改的道”。因此,他们必须先重生,才能进神的国。当人们被教导:基督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 圣洁、救赎(林前1:30),并藉基督的名,我们在神面前被白白的称 义,这才是“传赦罪的道”。
“悔改”和“赦罪”这两种恩典,都是藉着“信”领受的,就如我们在之前所指明的。况且,“信”的正确目标是神的良善恩慈,我们的罪恶是藉此得以赦免。所以我们应将“悔改”和“赦罪”小心区分,这是很恰当的。因为若不悔改,罪不能得到赦免。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3.20] 徒3:19,26 悔改是得赦免的先决条件
06/29/
恨恶罪恶,就是悔改的开始,先使我们得以认识基督;因基督来不是要召义人,他只将自己启示给贫乏与困苦的罪人,他们呻吟、劳苦、担重担、饥渴、在忧伤痛苦中衰残(赛61:1-3;太11:5,28;路4:18)。所以,我们必须努力追求悔改,一生都要专心悔改,直到末了,这样才能住在主基督里。因为基督来是要召罪人,是要召他们悔改(太9:13)。他奉差遣来赐福给不配的人,也是要人人离弃自己的恶行(徒3:26;5:31)。圣经充满许多这样的见证。
为此缘故,当神赐恩赦免罪恶时,他同时吩咐我们悔改,表明他的怜悯恩慈是要领我们悔改(罗2:4)。神说:“你们当守公平,行公 义;因我的救恩临近”(赛56:1);“必有一位救赎主来到锡安,雅各族中转离过犯的人那里”(赛59:20);“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他,相近的时候求告他。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归向耶和华,耶和华就必怜恤他”(赛55:6-7); “所以,你们当悔改归正,使你们的罪得以涂抹”(徒3:19)。
我们必须注意,神设立“悔改”作先决条件,并非说我们悔改是我们配得赦免的根据。反而因神定意怜悯人,为要使人悔改,就向人指明悔改是蒙恩的途径。因此,只要我们仍被囚在肉身帐棚之中,我们就必须不断的与自己败坏本性的污秽争战,就是与我们的罪性情欲争战。
希腊哲学家说过,哲学家的一生是默想死亡;然而我们可以更真实的说,基督徒的一生是不断努力,操练治死肉体,直到肉体被完全消灭为止,并且神的灵在我们一生中作王。所以,我们认为那已学会对自己极为不满的人,是在敬虔上大得益处;但这并非陷入泥沼而裹足不前,反要投靠神并渴慕他,专心致力于继续不断的悔改,因为知道自己已经在基督里,与他的生和死联合。的确,真正恨恶罪的人必定是如此行,一生都过悔改的生活,别无他路。因为,除非人先热爱义,否则就不会真正恨恶罪。这样的认识是最简单明了的,也是最符合圣经真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