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C:经院哲学家们对悔改的谬论与纯正的福音截然不同;论认罪和 赎罪

2025-04-28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4.12] 约20:23;雅5:16 认罪必须合乎圣经
07/16/
       天主教强制信徒必须私下向神甫认罪,以神甫为中保,是背离圣经的。圣经认可的私下认罪,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为自己的缘故,即雅各指示的:我们应当彼此认罪(雅5:16)。他意思是说我们互相倾诉自己的软弱时,就藉互相劝诫安慰彼此帮助。第二种是为邻舍的缘故,我们因自己的过错伤害他,就应向他认罪使他平息怒气,与我们和好。
        第一种的认罪,雅各没有明确表明我们当向谁倾诉,卸下自己的重担,所以我们有自由选择在教会群羊中最合适的人,向他寻求帮助。一般来说最好是选择牧师,因他们被认为是熟悉圣经灵命成熟,比其余的人更能辅导我们。他们比其他人更合适,因神呼召他们作传道事工,就是要他们亲口教导我们,当如何得胜并改过,且藉圣经传讲赦罪的确 据,使我们得安慰(太16:19;18:18;约20:23)。虽然彼此劝诫和互相督责的职责,是神交给众信徒的,但却是特别托付给传道人。
        我们都应彼此安慰,互相坚固,使对方确信神的怜悯;但是我们当晓得,神按立牧者职分作为见证与辅导,使我们的良心确信已蒙赦罪。圣经说,牧者可按照神的应许宣告赦罪,安慰释放人的心灵。神亲自托付他们此职任,这是为了你的益处。信徒都当牢记:若你因深感罪恶而烦扰痛苦,若无别人帮助就无法解脱时,你不可忽视神所提供给你的药方。这良方是为帮助你得解救,所以你应当向自己的牧师私下认罪。
        牧师的职责是在公开和私下场合,藉福音的教导,安慰神的百姓。信徒应当遵守这原则:神所没有明确定规的,良心就不可被规条重担捆绑。这种私下认罪应当是各人视需要自己决定,不可要求所有的人必须如此行,只是推荐给那些知道自己有需要的人。那些照自己需要来私下认罪的人,不可用规条或手段诱使他们详列一切所犯过的罪。乃是让他们用自己认为合宜的方式来辅导他们,使他们能获得完全的安慰。忠信的牧师若想避免造成职权的专制、除掉会众的迷信,就应当将这私下认罪的自由留给会众,也应该保护此自由,为此自由坚定的辩护。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4.13] 太5:23-24;林后2:6 圣经认可,为与弟兄和好的私下认罪

07/17/


        基督在马太福音说到第二种的私下认罪:“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太5:23-24)。当我们因过犯得罪弟兄,原有之爱的关系遭到破坏;我们去承认自己的过犯,请求他的原谅,如此我们之间的爱就得以修复。
        当有人犯罪甚至冒犯了整个教会,也当如此认罪。既然基督将得罪一位弟兄视为如此严重,禁止这样冒犯弟兄的人参加圣会崇拜,直到他按公义修补好与对方的关系;更何况当人以邪恶的罪行冒犯整个教会 时,就更应当藉承认己罪与教会和好。因此,当哥林多信徒顺从教会的惩戒之后,就可以重新接纳他们进入教会团契(林后2:6)。
        这也是早期教会中的认罪方式。根据教父的记载,“犯罪者经过悔罪期之后,他们来认罪,接着牧师与长老按手祷告,他们被教会接纳,恢复可领圣餐”。圣经没有记载任何其他认罪的方式,并且我们也不可以新的规条捆绑人的良心,因为这是基督所严厉禁止的。
        有些教会信徒在参加圣餐聚会之前,常常来到牧者面前,寻求帮助省察自己。我们并不反对这样作法,反而衷心盼望各处教会都当如此 行。因为如此作,使良心担重担的人可以大得帮助,并且使那些当受劝诫的人得到当受的规劝。但是必须注意,总要防范牧者的专制和信徒的迷信!如此才可避免天主教告解认罪的祸害。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4.14] 太9:2;18:18 钥匙权的性质和价值

07/18/


        教会所具有的钥匙权,在三种认罪中的角色运用如下:(1)教会全体严肃地承认所犯的过错,并求神赦免;(2)个人因显著的罪行是公开犯罪,见证自己悔改了;(3)个人因良心不安需要牧师辅导,而向他表白自己的软弱。解除过犯的方法在这三种情况是不同的。解除过犯是为使良心获得平安,然而主要目的是要消除仇恨,使弟兄们重新复 和,用和平彼此联络(弗4:3)。
        我们不可轻忽上述“认罪”带来的益处,如此使我们更乐意认自己的罪。当整个教会站在神的审判台前,承认自己的罪,唯独投靠神的怜悯时,若有肩负和好使命的基督使者(牧师)在场,根据圣经宣告我们的罪得赦免,这是非同小可的安慰(林后5:20)。若牧师行公义、有 秩序、敬畏地执行这使命,就证明“钥匙权”是有益的,值得推荐的。
        有人曾因犯罪与教会隔绝,蒙赦免后就恢复与众弟兄的合一。他被基督设立的牧者,在教会中公开宣告赦罪,因为他们获得授权“你们在地上所赦免的,在天上也先蒙赦免了”(约20:23;太18:18),这是何等的益处。有人需要藉着辅导来胜过软弱,寻求私下认罪而得 释放,这私下辅导所带给他的,也是有效有益。有些信徒听到向全体会众传讲的赦罪应许时,仍然有怀疑,不确知自己的罪是否得赦免,心里不安。当他向牧师敞开自己心中隐私时,从牧师听到福音信息,针对他的需要,提醒他福音书中主基督的话“放心吧!你的罪赦免了”(太9:2),他的心得到确证,就从忧虑中得释放,脱离从前所折磨他的痛苦。
        论到教会的钥匙权时,我们总要谨慎,免得我们幻想某种在福音传扬之外的权柄。在后面论到教会的治理时,我们将更详尽解释。基督所交付教会任何捆绑或释放的权柄,都是紧系于圣道。在行使教会的钥匙权时,更是要根据圣经,因为钥匙权完全在于圣道,藉着神所按立的牧者宣讲,将恩惠的福音公开与私下的印记在信徒心中(徒20:24,32)。真正的赦罪,是惟有藉着传讲圣道而来。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4.15-16] 赛43:11,25 天主教告解认罪的谬论
07/19/
       总而言之,天主教的神学家们说什么?他们下令所有的男女,一旦到懂事的年龄,都应当至少一年一次向神甫告解承认他们一切的罪,否则他们的罪不得赦免,天国之门就不再向他们敞开。天主教宣称神甫拥有钥匙权,捆绑和释放罪人。但是他们对这钥匙权的解释自相争斗。有的人说只有一把钥匙。也有人因担忧神甫私自扩张权柄,就说有两把钥匙:判断权和行使权。更有人打造其它把钥匙,真是任意妄为。
        他们明知神宣告:“惟有我是耶和华;除我以外没有救主……惟有我为自己的缘故涂抹你的过犯”(赛43:11,25)。他们却说神甫负责决定捆绑或释放,并陈明谁的这罪得赦免或留下;神甫听审时宣判赦不赦免人,他开除人教籍或允许人开始领圣餐。神甫常不公义宣告捆绑或释放人,而这些人在天上并未被捆绑或释放。
        他们还说:钥匙是基督交付所有神甫,藉主教在按立神甫时给他们的。只有在职神甫能自由使用这些钥匙;被除教和除职的神甫,虽手中仍握钥匙,是生锈和失效的。这样说法是疯狂的,更可恶的是那些随己意打造新钥匙的人,他们竟教导:惟有他们才能打开教会赦罪宝库。
        天主教要求向神甫告解认罪的人,必须列举诉清一切的罪,并说除非人真诚来告解认罪,否则罪就不得赦免;也夸大的说,人若忽略在神甫面前认罪,就无法进入天堂。我们能列举一切的罪吗?我相信大卫王对认罪有正确的认识,他说:“谁能知道自己的过失呢?愿你赦免我隐而未现的过错”(诗19:12);“我的罪孽高过我的头,如同重担叫我担当不起”(诗38:4)。他清楚知道我们的罪有如深坑,罪行有多种面目,罪这怪物有几个头,尾巴拖得有多长。所以,他并没有分类算清这些罪,反而从他恶行的深渊向神呼求:我被罪所胜,被其埋葬,被其窒息,“阴间的绳索缠绕我”(诗18:5),我陷在深淤泥中(诗69:2,14-15),求主的膀臂拯救我这软弱、濒临死亡之人。有谁看到大卫根本无法数算自己的罪,还会以为他能数清自己的罪呢?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