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7.1] 罗12:1-2;加2:20 我们不属自己,乃属于神
08/30/
神的律法是行事为人最完美的准则,我们属天的救主,喜悦以更清楚直接的计划,教导他的子民遵行他在律法中设立的规范。此计划开端是:信徒的天职是要“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敬拜神(罗12:1)。这就是神所要求我们对他的敬拜。因此:“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12:2)。最重要的是:我们被分别为圣并将自己献与神,我们此后在思想言语行为上,都只为荣耀神。已分别为圣的事物,作不圣洁的用途,就必定冒犯神。
我们既然不属自己(林前6:19)乃属于主,那么关于我们所当避免的错误,我们生活行事的导向,都是非常清楚的。我们不属自己,不可容让自己的理智或意志作主,统治生活的计划和行为。我们不属自 己:不可为满足肉体的私欲,作人生追求的目标。我们不属自己:因此让我们尽可能忘记自己,和自己一切所有。反之,我们属于神,让我们为他而活并为他而死。我们属于神,让神的智慧和旨意,统领我们一切的行为。我们属于神,让我们生活每部分都全力以赴,以他作为我们惟一的目标(罗14:8;林前6:19)。人若被教导他不属自己,就将治理的主权从自己的理智夺回,并使之都顺服神(林后10:5),这人是何等的有福!因为自我中心,是最能毁灭我们的瘟疫;惟一使我们得救的避难所,是完全不靠自我中心的理智意志,而唯独顺从神的带领。
因此,第一步是:人要舍弃自己,为使他将一切才能献上事奉神。我所说的“事奉”不仅是指顺服神的话,也是改变人的心智,除去人肉体的私欲,完全听从神的灵。虽这是使人进入生命的开端,但所有哲学家对这改变全然无知,保罗称这变化为“心志改换一新”(弗4:23)。因为哲学家唯独将人的理智挂帅,当作人里面的统治准则,且认为应当单单听从理智;总之,他们将生活行为完全交托自己的理智。然而,基督徒的人生哲学,吩咐人的理智降服于圣灵的引领,使人不再为自己活,乃是听从基督,基督在他里面活着并统治他(加2:20)。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7.2] 太16:24-25 舍己:将自己献给神
第二步是:我们不求自己的事,而是寻求神的旨意将荣耀归给他的事。我们总是要忘记自己,放下自怜自爱,忠心致力于献上自己热诚的服事神,和遵守他的诫命。因为当圣经吩咐我们放下自己时,这不仅从我们心里除去渴望拥有、权力欲望、讨人喜欢的念头,也根除我们的野心和一切追求属人荣耀的贪恋,以及其他更隐藏的罪恶。因此,基督徒必须如此立定心志,以致于从心里深深感受到,他的一生都是活在神的面前。这样,他既因将自己所有的一切,交给神来管理,向神交帐;他同样也会将自己所有的心思意念,全然坦白归向神。因为人若学会将他必须作的一切交托仰望神,同时就会避免一切虚妄思想。
这就是基督所说的“舍己”,他在门徒一开始跟随服事他时,就立即语重心长吩咐他们必须舍己(太16:24)。这“舍己”一旦占据他们的心,就不会留任何地步给骄傲、自大、虚伪,也不会容让贪婪、私欲、淫荡、邪情,或其他因自恋所导致的罪(提后3:2-5)。反而,人若没有舍己,他若非寡廉鲜耻犯最污秽的罪,就必为了沽名钓誉而伪装行善,此善行也被败坏私欲所玷污。
若非照神的吩咐舍己,就不能自由的行善恩待他人,这是毫无例 外!因为凡是没有真正舍己的人,他追求美德的动机只是为了得到别人称赞。那些哲学家中强烈争辩者,说人应当为了美德本身而追求美德,他们是如此傲慢自高自大,其实这显明他们追求美德惟一的理由,就是要满足自己的骄傲欲望。然而神痛恨那些寻求别人的称赞,以及一切狂傲的人,神宣告他们在今世已得了他们的赏赐(太6:2,5,16),也说娼妓和税吏比他们更接近神的国(太21:31)。然而我们还没有清楚说明:人若不舍己,必有又多又大的障碍拦阻他走正路。古语有云:“人心中隐藏整个邪恶世界”。惟一能救你的良药,就是舍己,放下自我中心的关怀,回心转意全然追求神所吩咐你的事,并且追求的动机单单是为了讨神喜悦。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7.3] 林前15:58;约壹2:16 提多书二章论治死旧人
保罗简明扼要清楚描述“基督徒人生 ”的各项要点:“因为神救众人的恩典已经显明出来,教训我们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在今世自守、公义、敬虔度日,等候所盼望的福,并等候至大的神和我们救主耶稣基督的荣耀显现。他为我们舍了自己,要赎我们脱离一切罪恶,又洁净我们,特作自己的子民,热心为善”(提多2:11-14)。
当保罗以神的恩典鼓舞我们的心之后,为要预备我们真心敬拜神,就说明要除去两个拦阻我们的障碍:“不敬虔”即我们本性的强烈倾向;其次是“属世的情欲”,这是更为普遍的问题。而且保罗所说的“不敬 虔”不是单指迷信,也包括一切拦阻我们热诚敬畏神的事。“属世的情 欲”与“肉体的私欲”是一样的(约壹2:16;弗2:3;彼后2:18;加5:16)。保罗根据律法两大法版“爱神爱人”,吩咐我们要脱去我们的旧人自己,并否定自我中心的理智意志之支配。他吩咐我们一切的生活行为,不可逾越三要点:自守、公义、敬虔。“自守”无疑指的是贞洁和节制,并正当节俭的使用今世财物,以及在贫困中忍耐。“公义”包括维系公平的一切职责,凡人所当得的就给他(罗13:7)。然后是“敬 虔”,就是离弃世俗的罪孽,在神面前过真正分别为圣的生活。
当“自守,公义,敬虔”密不可分的连结在一起时,就必带来完全的长大成熟,结出舍己的果子。可是,我们在今世(被属地的污秽所包 围),要过“舍己”的生活,是最困难的考验;因为“舍己”是要摒弃属肉体的理智并勒住了自己的情欲(应该说,弃绝这些私欲),献上自己服事神和我们的弟兄,默想天堂的生活。所以,保罗为解救我们脱离世俗的一切网罗,就提醒我们思考那幸福永生的盼望,告诉我们在主里的劳苦必不归于徒然(林前15:58;帖前3:5)。因为正如我们的救赎主基督从前显现一次作成了救恩,所以当他最后再来时,必完全实现他所作成的救恩。保罗如此教导,驱散了一切迷惑我们的乌云,和那些拦阻我们渴慕天上荣耀的诱惑。不仅如此,他教导我们在今世是天路客,免得我们忘记那在天上永不衰残的产业(彼前1:4)。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7.4a] 罗12:10;腓2:3 舍己除去骄傲自大
我们了解“舍己”,一方面是对人,另一方面(这是主要的)是与神的关系。我们先讨论如何“舍己”对待别人。圣经吩咐我们要看别人比自己强(腓2:3),并以诚心尽全力善待他人(罗12:10)。这命令吩咐我们的,除非我们的心先被改变,除去肉体的私欲 ,否则我们心里是无法作到的。因为我们盲目的自恋,每一个人都自以为是的骄傲自大,与人相比总是轻看别人。
若神赏赐我们任何一点恩赐,我们就立刻坐拥恩赐自捧身价,不仅是洋洋得意,更自我膨胀满心骄傲。我们将那些缠扰我们的罪恶,尽力在人面前隐藏,而同时以假冒为善来奉承自己,安慰自己说这些罪恶无关紧要,甚至有时将它们当作美德。若别人也拥有我们所自夸的美德,或比我们更好,我们就藐视抹黑他们的恩赐,免得承认别人比我们强。若别人有缺点,我们不吝刻薄指责,甚至恶意夸大加以渲染。我们都是如此粗鲁又无礼,每个人都自命不凡,自恃高人一等,即使没有高傲野蛮地对待他人,至少也会看不起他人。穷人降服于富人;平民降服于贵族;仆人降服于主人;文盲降服于学者。然而,没有一个人在自己的心里,不认为自己有杰出之处。
每个人皆如此奉承自己,胸有成竹的在心中自己称王。人人既然孤芳自赏,当然就会斥责别人的个性和道德。他若与别人发生冲突,心里的恶毒就暴发出来。许多人只要事事称心如意,就表现得稍微温和些。但是当人被烦扰刺激时,有多少人能保持这样的谦和有礼呢?惟一的解药是:将这好斗自恋的致命毒害从心里根除;惟有神的圣道才能将之根除。因为我们当记住圣经的教导,神所赏赐我们的才能,并非属于我们自己,是神白白的恩赐;而任何人若以这些恩赐自傲时,就显明他的忘恩负义。保罗问:“使你与人不同的是谁呢?你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若是领受的,为何自夸,仿佛不是领受的呢?”(林前4:7)。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7.4b-5a] 林前13:4-5;彼前4:10 舍己使我们善待别人
我们应当持续不断省察自己的过错,使自己谦卑下来。这样,我们里面就不会存留任何自我膨胀之物;反而使我们常常虚怀若谷。另一方面,圣经吩咐我们当尊重神在别人身上的恩赐,使我们尊荣得着这些恩赐的人。因我们若夺去神所赐给别人的尊荣,这就证明我们有多败坏。反而,神的话教导我们不可计算人的恶,当然不可谄媚怂恿这些过错;乃是说,我们应以善意和尊荣来鼓励人,不可因为他们犯错就侮辱贬损之。这样,凡是与我们往来的人,我们不仅温和谦逊的对待他们,也是有礼的视其为朋友。只有一条路能使你成为真正温柔的人,就是 “舍 己”:心怀谦卑,尊敬别人。
论到我们使邻舍得益,要尽这职责是何等艰难!除非你放下一切自我中心的思想,走出自恋情结,否则你就一无所成。因除非你舍己并一心为了别人,否则你如何能作这些服事?就如保罗所说,这些是出于爱的服事。他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 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林前13:4-5)。即使只要求我们“不求自己的益处”,这就强烈违反我们 本性;我们倾向单爱自己,所以不易让我们忽略自己和自己所拥有的,来照顾别人使他得益;更不会甘心乐意放下自己的权益,舍己为人。
圣经牵着我们的手引领我们要舍己,告诫我们:凡是我们从主领受 的,是主所交托我们的,都要为教会公众的益处来使用。神所赐给我们的一切恩福,要慷慨仁慈与别人分享,这才是正当的使用方式。圣经教导:我们领受的一切恩赐,都是根据此条件“应该用来彼此服事”(彼前4:10)。此外,没有比这更确实的准则,比这更有效的劝勉了。
圣经进一步教导说,这些恩赐就如赋予人身上肢体的功能(林前12:12-27)。没有任何身上肢体的功能是为了自己,也不是私自使用;各肢体发挥功用,都是为了别的肢体。并且各肢体都是不求自己的益处,乃是使整个身体一起得益,自己也就在其中得益。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7.5b-6a] 林后9:7;加6:9-10 舍己不求自己的益处
凡是敬虔的人所能作的,都当为他的弟兄而作,其目的动机没有别的,就是为了造就教会。因此,我们慷慨仁慈的准则是:神所赏赐我们的一切,我们是受托的管家,用来帮助邻舍;我们要为此受托职分交 帐。此外,惟有经过“爱的准则”试验的,才是正确的管家职分。我们不仅应该将“热心使人得益”与“关心自己利益”联合,也应该将自己利益摆在别人利益之下。
我们从神所领受的一切恩赐,都是以此“舍己”为准则来管理使 用。倘若有人还不明了的话,请注意神在古时也运用这准则,在他所赏赐人最小的恩赐上。神吩咐以色列人将初熟的果子献给他,要他们以此作见证:若不先献给神,他们就不可享受任何恩赐(出23:19)。既然我们必须将神的恩赐亲手献上给创造主,然后才算是分别为圣,那么若没有如此献上,则必是滥用。然而,你也不要以为你的奉献会使神获益;既然你的慷慨无法使神获益(因为“你的好处不在神以外”),你就必须对“世上的圣民”行善,使他们获益(诗16:2-3)。新约将“施 舍”比作“圣洁的献祭”,对应旧约律法所吩咐的(来13:16);所以我们“舍己捐输”是神所喜悦的(林后9:7)。
此外,为了避免在行善上丧志(加6:9),这是经常会发生的,我们当提醒读者保罗所说:“爱是恒久忍耐……不轻易发怒”(林前13:4-5)。神吩咐众人“不可忘记行善”,没有例外(来13:16)。然而,若按照人们的评判标准,大多数人所行所为,都不配作为我们行善的对象。但是圣经在此的教导,给我们最佳的帮助;它教导我们,不要考虑众人所作所为是否配得,乃要注意看众人身上有“神的形像”,是值得我们给予一切的敬爱。我们特别留意“神的形像”在信徒一家的人身上(加6:10),因为经由基督的灵,“神的形像”在他们身上已经恢复更新了。他们是新造的人(弗4:24;西3:10)。因此,不论你遇到的人是谁,他需要你的帮助,你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帮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