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版
DAY 257 [3.9.1] 今生的虚空
不论压在我们身上的是哪一种苦难,我们必须不断注意此目标:训练自己轻看今生(传1:2;3:10),并借此被唤醒来默想来生。因为神最清楚知道我们本性是何等贪恋盲爱这世界,就用最恰当的方式拦阻我们,除掉我们的懒惰,免得我们紧抓不放对这世界的贪恋(约壹2:15-17)。其实,我们每一人在一生中,都希望显出渴慕寻求在天上的永生。因为我们若不希求永生,则就像禽兽一般,是极为可耻的。我们若没有死后永生的盼望,那么我们的光景一点也不比禽兽高明。
然而,你若检视一般人的计划、努力、行为,你会发现全是属世的。世间的财富、权利、尊荣的虚幻光彩夺目,迷惑我们的心,以致于我们的心眼盲目短视,只能看到眼前;这就证明我们的愚昧无知。我们的心也充满贪欲、野心、淫念,为低俗之事所困,因此无法抬高视界高瞻远瞩。总之,人的整个心灵陷在肉体诱惑的网罗里,寻求地上的快乐。
为了抵挡这邪恶,神不断以今生的悲惨作为证明,好教导信徒明白今世的虚空。因此,为了使他们不能自欺在今生长固久安,神容许他们常常受苦(遭遇战争、纷争、抢劫或其他灾祸)。为了使他们不会迫切追求转眼成空的钱财,或依靠自己拥有的,神有时使他们落在贫困中(被放逐、遭饥荒、遇火灾或其他灾祸),或至少限制他们在中庸的景况(箴30:9)。为了使他们不能过于自满享受婚姻的幸福,神就让他们的家庭遭到苦难(不忠的配偶、悖逆的儿女、丧亲的痛苦),使他们因受苦而谦卑。如果神在这些事上特别宽待他们,然而为了使他们不因虚荣而骄傲、不因自信而夸口,神就在他们眼前,借着疾病和灾难,让他们看见地上一切都是必朽坏的,是多么不稳定、转眼成空。
今生就其本质而言,在各方面充满患难、纷扰、不快乐的事,没有任何方面是幸福的。惟有当我们认清此事实时,我们才能借着十字架的锻炼,朝着正确目标前进。原来我们以为今生所带来的益处,其实都是无常、短暂、虚幻,并且掺杂多样邪恶而污损。我们据此结论:在今生我们所能寻找与期待的,除了挣扎之外一无所有;当我们想到我们的冠冕时,要注目天家,我们的家乡是在天上。总之,我们必须确信:除非人心先轻看今生,否则他决不会真正醒悟过来,寻求和默想来生。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 2004-2021 基督徒百科 Bible.World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 (CC BY-NC-ND 4.0) 转载需要提前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Website网址: https://Bible.World Wechat微信: bibleworld Telegram电报: BibleWorld 基督教百科 微信 bible101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版
DAY 258 [3.9.2] 我们倾向于忽视今生的虚空
我们与这世界的关系,只有两种可能,没有中立地带:世界对我们毫无价值,或着我们贪爱世界被世界绑住。因此,我们若对永恒有任何的关切,就必须殷勤挣脱这些邪恶的羁绊。既然今生有许多吸引我们的诱惑,这世界以许多的快乐华美、甜言蜜语欺骗我们,所以我们必须不断的被唤醒,以免被这些引诱拐骗,这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邪恶试探不断刺激我们,我们总是不能时刻儆醒,未足够认清今生的悲惨。请问如果我们在这地上继续享受财富快乐,结果将会如何?
人生如烟云(诗102:3)或日影(诗102:11),不仅是博学的人明显知道,就连凡夫俗子也熟悉这流传最广的名言。既然他们认为知道此真理是极为有益的,所以他们也以许多警世格言来表达之。然而,几乎没有任何事比此真理更为人所忽略或忘记。因为我们行作一切事,好像为自己打算在地上建立永垂不朽的事业。若我们若看到尸体下葬或在坟地中行走,因直接面对死的形状,我们就会如哲学家一般,有智慧的感叹今生的虚空。然而,我们在这事上也只是逢场作戏,因为此真理对我们常常是毫无影响。我们的人生哲学只是昙花一现,转身就忘记了,烟消云散毫无踪迹可循。最后,就如在戏院里观看好戏之时的掌声喝采,很快消失无踪。
我们不但忘记死亡,甚至也忘记自己必死的事实,好像我们从未遇过死亡的威胁,就又回到我们无知的确信,以为可在地上永垂不朽。若有人在此时悲叹说出哲学家的格言:“人生只是一朝一夕”,我们的确会承认这事实,却不加留意,以致在地上永垂不朽的思想,仍旧盘据我们的心。因此,借着人生各种可能遭遇的经历(不是格言的警告),来说服我们今世生活的悲惨,这对我们所有人都是非常有益的。谁能否认这是有价值的呢?其实,即使我们被说服之后,我们也依旧继续卑鄙愚昧的羡慕今生,好像今生本身包含美善的终极目标似的。
既然神定意教导我们,我们就应尽责留心听从他的呼召,摇醒我们离弃自己的懒惰,使得我们因鄙视这世界,就尽力全心全意默想来生(雅4:13-17)。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版
DAY 259 [3.9.3] 为今生所得的恩典感恩!
我们劝信徒要习惯于轻看今世,然而不是恨恶今生,或是对神忘恩。事实上,今生虽然充满无限的悲惨,我们仍应正确视其为从神而来的恩福,不可藐视之。因此,我们若在其中认不出从神而来的任何恩福,则我们已经对神犯了严重的忘恩负义之罪。特别对信徒而言,他们在今生的遭遇见证神的恩慈,全然是神预定使他们在其中蒙恩得救。因为神向我们公开展示永远荣耀的产业之前,他定意借着今生作为较低级的证据,向我们证明他是我们的天父。这些证据就是天天赐给我们的恩典。
既然今生帮助我们认识神的良善,难道我们应当藐视今生,好像它对我们毫无益处吗?所以,我们必须认定今生是来自神宏恩的福分,一点也不可排斥。圣经有既丰富又清楚的见证,证明此点。假使圣经没有如此见证,大自然本身也劝我们感谢神,因他赐给我们生命活在今生,允许我们使用之,并供应我们一切所需来保存之。而且,当为今生感谢神,有一更大的理由是:我们在今生学习,是预备我们将来得享天国荣耀。因为神预定我们在天上得冠冕,必须先经历地上的争战,为要使我们得胜一切困难,打完美好的仗之后,才得最终的凯旋。
还有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在今生领受神所赐许多不同的福分,开始尝到神丰富恩慈的甘甜,好使我们更加盼望渴慕其在天上的完全实现。当我们确信在地上的生活是出于神仁慈的恩赐时,是我们从神所领受的,就应当铭记在心且心存感恩。然后,当我们每逢领悟其中的悲惨状况时,就会使我们不致过分迷恋今生,因为我们自己的本性正是倾向如此。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版
DAY 260 [3.9.4] 对永生正确的渴慕
我们越发减少对今生的刚愎之爱,就应当越加渴慕来生。那些在今生遭遇悲惨痛苦之人,认为不出生是最好,其次是在出生之后愈早死愈好,这是有道理的(参考传4:2-3)。既然他们没有领受神真理的光照,没有真实的敬虔,他们在今生所能看见的,除了不幸和厌烦以外,还有什么呢?所以那些以忧伤流泪庆祝亲人的出生,并以庄严高兴的心参加葬礼之人,并非没有道理。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使他们获益,因为他们既然没有真理的信仰,就无法明白那些不幸或厌烦的事,如何能使敬虔的人得益处。如此他们的结论陷入绝望。
信徒判断必死的今生,目的在于:认识今生本身不过是悲惨,就会更热烈迫切追求来生,全心默想未来的永生。当我们将今生与来生相比时,不但可以安然忽视今生,甚至应当藐视和厌恶它(就与来生对比而言)。因为,若天堂是我们的家乡,地上岂不就是我们流亡之处吗?若离开世界就是进入永生,这世界岂不就是坟墓吗?我们停留在今生,岂不就是浸润在死亡中吗?若离开身体等于得释放,进入完全的自由,这身体岂不就是监牢吗?若享受神的同在是喜乐无比,缺之岂不就是悲惨吗?除非我们离开世界,否则“便与主相离”(林后5:6)。
因此,若将地上生活与天上作比较,毫无疑问,我们会立刻藐视今生,并将之践踏在脚下。当然,我们不应恨恶今生,除非它使我们服在罪恶之下;其实我们应当恨恶的是犯罪状态,不是恨恶今生本身。无论如何,我们虽厌倦或恨恶今生而期待它的结束,却仍应当照神的旨意继续住在其中,为要讨他喜悦;以致于我们虽感疲倦,却绝不埋怨和不耐烦。因为今世就如哨岗,神差派我们在那里放哨;我们必须守住岗位,直到他呼召我们离开。
使徒保罗长久受身体的捆锁,悲伤叹息,渴慕身体得赎(罗7:24;8:23)。然而,为了顺服神的吩咐,保罗宣告自己预备好了,或离世与基督同在,或继续在肉身活着,两般皆可(腓1:23-24)。因为他承认或生或死都是荣耀神,因为他总是主的人(罗14:8;腓1:20)。然而,哪一种光景最能荣耀神,是由神自己决定。因此,我们应当为主而活并为主而死,将我们生死时间交托给神,由他决定;同时热烈期待死亡并经常默想来生。然而,将今世与来世比较,我们就当藐视今生,并渴望离世(因为罪的羁绊),不论何时离世,只要讨主喜悦(林后5:9)。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版
DAY 261 [3.9.5] 弃绝对死亡的惧怕!
奇怪的是,许多自夸为基督徒的人,不但不愿意死,反而极度惧怕死,甚至每当听到有人提及死亡时就战兢,好像是大难临头。当然,我们本性的情感意识到自己将要死时,会感到惧怕是不足为奇。但是,基督徒心里竟然没有任何敬虔之光,以更大的安慰胜过制服此惧怕(不论有多可怕),那是决不能容忍的。因为我们若认定这不稳固、有瑕疵、必朽坏、短暂的、衰残的、腐烂的帐蓬(我们的身体)即将拆毁,为要更新为稳固、完全、不朽坏的、属天荣耀的身体,这信心岂不驱使我们热烈寻求肉体所惧怕的吗?我们若相信,借着死亡我们被召从流亡之地归回祖国居住,就是到天上更美家乡,难道我们从此事实得不到安慰吗?
有人会反对说,万物都渴望长存,不愿死亡。我们当然同意;但我们所坚持的是,我们所最关切的应当是未来的永生,因为我们在那里永远稳固,这并非今世所能得着的。保罗清楚教导说,信徒热烈期待死亡:“并非愿意脱下这个,乃是愿意穿上那个”(林后5:2-3)。野兽甚至无生命的受造物(树和石头)意识到它们现在服在虚空之下,切望等候最后复活之日,好与神的儿女们一同脱离这虚空的辖制(罗8:19-22);我们这拥有悟性,并且蒙圣灵光照的人,在思想我们生命存在这生死攸关的事上,我们的心灵岂不应超越今世的朽坏,注目永生吗?
我们劝胆小怕死者研读古代教父居普良的作品《论人的必死》,除非他们想要研究世俗哲学家对死亡的看法。然而,就连不信的哲学家也鄙视死亡,这应当令他们感到脸红羞耻。然而,我们要坚定相信:在主基督的学校里,凡是不以喜乐之心等候死亡和末日复活的人,灵命必不能长进。因为保罗描述所有信徒都是以此为特征(多2:13;提后4:8),而且,每当圣经向我们论述证明真实的喜乐时,经常教导我们注视此有福的盼望。主基督说:“你们就当挺身昂首,因为你们得赎的日子近了”(路21:28)。
神定意要以死后复活的盼望,大有能力的激励我们欢喜快乐,而我们面对死亡时,却只是感到忧伤和惧怕,这是合理的吗?若是这样,我们为何仍夸耀他是我们的主呢?因此,我们要有正确的心态。虽然我们的肉体是如此盲目,私欲是如此愚昧,让我们毫无疑惑地渴慕主的再来,不仅是希望而已,更是真诚渴望之,视其为我们最喜乐的事。救赎主必要降临,救我们脱离这充满邪恶和悲惨的世界,引领我们进入那永生荣耀,他为我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版
DAY 262 [3.9.6] 信徒在渴望来世时蒙神安慰
所有信徒只要还继续活在世上,为了效法基督他们元首的模样,就会被世人看为如将宰的羊(罗8:36)。如此看来,除非我们思念天上的事,胜过一切在世上的事和今生的指望(林前15:19),否则我们真是极其可悲的。反过来说,一旦信徒停止思念地上的事而开始仰望神时,即使他们看到恶人在财富和尊荣上兴旺,一切安好,纵情享受奢华宴乐,甚至信徒遭受这些恶人的攻击,忍受他们的傲慢辱骂,因他们的贪心而受其抢夺,或被他们的私欲所侵扰,信徒也能毫无困难地忍耐这些恶事。
因为信徒会转眼仰望那日,就是神将接他忠心仆人到天上之日,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启7:17;赛25:8),要以荣耀喜乐为衣给他们穿上,要以他说不尽的甘甜喜乐喂养他们,高举他们使他们与他同享荣耀;总之,使他们享受主人的快乐。然而,那些在今世发达的恶人将遭受最悲惨的羞辱;他们的欢乐将要变为痛苦,他们的笑声快乐变为哀哭切齿;他们的平安变为良心折磨;神以不灭的火惩罚他们的淫恶(赛66:24;太25:41;可9:43,46;启21:8)。他必将他们的颈项服在圣徒的脚下,就是忍受他们欺压的人。因就如保罗所宣告的: “神既是公义的,就必将患难报应那加患难给你们的人,也必使你们这受患难的人,与我们同得平安;那时主耶稣…从天上显现”(帖后1:6-7)。
这的确是我们惟一的安慰。假如我们失去这安慰,则我们必沦落在绝望中,或寻求世界虚空的安慰而至终灭亡。连诗篇作者都承认:“至于我,我的脚几乎失闪,我的脚险些滑跌,我见恶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怀不平”(诗73:2-3);直到他进了神的圣所,思想义人与恶人的结局之后,才醒悟过来(诗73:17)。综上所述,唯有当信徒注目仰望主基督复活的大能时,基督的十字架在他们心中,他们必然得胜魔鬼与肉体,罪以及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