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C:祷告是信心主要的行动,也是我们天天领受神恩赐的方式

2025-05-05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20.7b] 詩145:18

以悔改的心来祷告


神应许与那诚心求告他的人相近(诗145:18),也宣告专心寻求他的人必寻见(耶29:13-14)。 所以,那些喜悦自己污秽与罪中之乐的人,一点也不能祷告仰望神。 由此可见,正确的祷告少不了悔改。 因此圣经常常告诉我们,神不垂听恶人的祷告(约9:31),并且他们的祷告(箴28:9;赛1:15)就如他们的献祭(箴15:8;21:27),对神而言都是可憎恶的。 因为那些不敞开己心的人,神也掩耳不听他们的祷告; 并且那些心里刚硬的人,冒犯神与神隔绝,感觉不到与神和好的平安,这都是理所当然的。

神在以赛亚书中警戒我们:「就是你们多多的祈祷我也不听,你们的手都满了杀人的血」(赛1:15)。 耶利米书也说:「我是从早起来切切告诫他们...... 他们却不听从...... 他们必向我哀求,我却不听」(耶11:7,8,11)。 因为恶人一生侮辱神的圣名,却同时以神的圣约夸口,神视此为最可憎恶的。 因此,在以赛亚书中神指责犹太人「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赛29:13)。 神不只恨恶祷告的虚伪,他也宣告崇拜中任何的虚假,对他而言也是可憎恶的。

雅各所说的与此相同:「你们求也得不着,是因为你们妄求,要浪费在你们的宴乐中」(雅4:3)。 虽然敬虔之人的祷告蒙垂听,不是因为他们配得,但是我们必须记住约翰的教导:「我们一切所求的,就从他得着; 因为我们遵守他的命令(约一3:22),因为违背神诫命的人,良心不安关上心门,知道神不垂听他的祷告。 由此可见,惟有真诚敬拜神的人才是神所喜悦的,并且他们的祷告才蒙垂听。 因此,我们每一个人在准备祷告时,应当厌恶自己的罪行,并以认罪悔改,承认自己灵里贫穷来到神面前祷告。 若不存悔改的心,则不可能开始真正的祷告。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20.8] 来4:14-16

我们当谦卑的来到神面前求怜怸


祷告的第三个原则是:凡是来到神面前祷告的人,要谦卑的将一切荣耀都归给神,弃绝一切的自夸和自义; 总之,应当除掉一切的自信,免得我们认为自己有丝毫可称赞的,就变得自高自大,以致神掩面不听,而我们遭灭亡。 圣经有许多例子,论到神的仆人谦卑顺服,铲除一切高傲; 他们当中越是圣洁的仆人,来到神面前时,越是谦卑惶恐。

蒙神自己称赞的但以理,如此说:「我们在你面前恳求,原不是因自己的义,乃因你的大怜憫。 求主垂听,求主赦免,求主应允而行,为你自己不要迟延。 我的神啊,因这城和这民都是称为你名下的」(但9:18-19)。 他也不像一般人以某种诡诈的说词,将自己混在众人中。 他乃是在神面前承认自己的罪,祈求投靠神的赦免,他直接宣告「我承认我的罪和本国之民以色列的罪」(但9:20)。

大卫以自己为例劝诫我们谦卑:「求你不要审问仆人,因为在你面前,凡活着的人没有一个是义的」(诗143:2),以赛亚祷告:「你曾发怒,我们仍犯罪...... 我们都像不洁净的人; 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 我们都像叶子渐渐枯干,我们的罪孽好像风把我们吹去。 并且无人求告你的名,无人奋力抓住你。 原来你掩面不顾我们,使我们因罪孽消化。 耶和华啊,现在你仍是我们的父! 我们是泥,你是窑匠; 我们都是你手的工作。 耶和华啊,求你不要大发震怒,也不要永远记念罪孽。 求你垂顾我们,我们都是你的百姓“(赛64:5-9)。

你要注意:神的仆人别无所靠,他们所确信的只是:自己是属神的人,神必顾念他们,所以永不失望。 同样,耶利米说:「耶和华啊,我们的罪孽虽然作见证告我们,还求你为你名的缘故行事」(耶14:7)。 凡是因己罪忧伤和自责的人,应当向主颤抖跪拜,祷告求主,唯独将荣耀归给主,我们的神; 在主前求怜憫,求主怜憫我们,因为我们得罪了主。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20.9a] 詩51:5

祈求赦罪是禱告最主要的部份


正确祷告的起始,甚至开始之前的预备,是以谦卑真诚的认罪,恳求神赦免。 任何人不论他有多圣洁,除非神已白白的叫他与自己和好,否则他不要想从神那里得什么; 惟有蒙神恩待赦免的人,神才挽回忿怒与他和好。 因此,难怪诗篇有多处经文告诉我们,信徒要以「悔改认罪」作为打开祷告之门的钥匙。 例如大卫在祈求别的事时,他先求神的赦免:「求你不要记念我幼年的罪愆和我的过犯; 耶和华啊,求你因你的恩惠,按你的慈爱记念我“; 「求你看顾我的困苦,我的艰难,赦免我一切的罪」(诗25:7,18)。 这教导我们,天天向神认当天的罪仍是不够的,我们不当忘记神也赦免我们早已忘记的过犯。

大卫在另一诗篇中承认自己犯了大罪,同时也提及他在母腹里就有了罪(诗51:5),他并非要因自己从母腹中承袭的罪性而推卸责任,而是要承认自己一生所有的罪; 因为越是勇敢承认自己的罪,就越谦卑祈求神垂听他的祷告。 虽然圣徒在祷告中认罪,并非总是用许多言词,但是只要我们查考圣经所记载的祷告,就清楚知道:他们是唯独倚靠神的怜怿作为祷告动机,所以总是以「得蒙赦罪与神和好」作为祷告的起始。 若任何人省察自己的良心,他就不敢冒然来到神面前向神祈求; 除非他投靠神的怜恴和赦罪,否则他每一次亲近神就会战兢。

有另一种特别认罪的祷告,信徒求神免除罪罚时,同时求神赦免他们的罪咎。 因为只求神除掉罪的刑罚,却让罪咎存留,这是荒谬的。 我们当谨慎,不可效法愚昧的病人; 他们只要治标却不要治本,只在乎症状治疗,而忽略疾病的根源。 我们最要在乎的是神喜悦我们,而不是只要神以外在表征(除去刑罚)恩待我们而已,因为这是神所预定的次序。 而且,我们的良心深感蒙神悦纳与自己和好,就能将神视为全然可爱(歌5:16),否则神所赐的外在恩典也没有多大帮助。 基督的话也提醒了我们此真理; 在他决定医治那瘸子之后,他说:「你的罪赦了」(太9:2)。 他这样唤醒我们的心,注意我们所当最渴慕的事「蒙神悦纳,进入恩典」; 然后恩助我们,使我们享受与他和好的果效。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20.9b-10a] 詩51:1-12

圣徒有时在祷告中表明自己无辜,目的是抓住神的应许


信徒特别承认当时所犯的罪咎,恳求赦免每一罪恶与刑罚。 此外,我们不可忽略祷告蒙神悦纳与垂听的总原则:唯独倚靠神白白恩典怜憫。 除非我们的祷告建立在神白白的怜怸之上,否则神必不垂听。 约翰说明此点:「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壹1:9)。 因这缘故,在律法之下圣徒的祷告,必须用血洁净(创12:8;26:25;33:20;撒上7:9)以至于蒙悦纳; 并如此警告子民:他们原本不配有「祷告蒙垂听」的如此特权与殊荣,除非神洁净他们的污秽,使他们可以坦然无惧的来祷告,这是唯独出于神的怜怸(来4:16)。

有时圣徒在祷告中,看来似乎是仗着自己的义,来呼吁求告神的帮助。 例如大卫说:「求你保存我的性命,因我是虔诚人」(诗86:2); 希西家同样说:「耶和华啊,求你记念我在你面前怎样存完全的心,按诚实行事,又作你眼中所看为善的」(王下20:3;赛38:3)。 然而,他们如此祷告只是表明:神已经拯救赐给他们新生,所以他们借此见证他们是神的仆人和儿女,恳求神按他的应许施恩给他们。

神藉着诗篇教导我们:「耶和华的眼目看顾义人; 他的耳朵听他们的呼求“(诗34:15); 以及藉着使徒约翰教导:「我们一切所求的,就从他得着; 因为我们遵守他的命令(约一3:22)。 从这些经文神教导我们的,并非是靠行为的功德来决定我们祷告的价值,乃是他乐意使所有信徒知道应该过诚实无过的生活,赐给他们祷告蒙应允的确据。 事实上,约翰福音中那重见光明的瞎子所说的话「神不听罪人」(约9:31),只要我们按照圣经一般的教导来解释「罪人」,即在自己罪中沉睡安卧而不饥渴慕义的人,就能正确明白这是神的真理。 因为没有人能真诚的求告神,除非他切慕敬虔。 因此圣徒在祷告中见证自己的纯洁正直,目的是按照神的应许来祈求,来经历到神一切仆人所当盼望的,向他们显明。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20.10b-11a] 詩35:1-28

在禱告中盼望和信靠,必得勝恐懼


圣徒在向神祷告时,提到自己的虔诚正直,并非仗着自己的义,乃是见证自己属于神,按照神的圣约应许,祈求神显明他的怜怸拯救他们。 当他们在神面前将自己与仇敌作比较,求神的恩手救他们脱离仇敌的罪孽时,他们经常这样向神祷告。 难怪他们在这比较中,陈述自己的正直与诚实,以显明他们的求告是公正的,希望借此请求神尽速帮助他们。 敬虔的人在神面前有无愧的良心,藉此证明他在恩典之约的应许里有分,因为神应许安慰和托住真敬拜他之人。 总之,我们并非想将此恩福的确据,从敬虔之人的心里夺去; 乃是确认:他祷告蒙应允的确据,完全是依靠神的恩慈怜憫,与他个人的功德完全无关。

祷告的第四个原则是:虽然我们认识到自己是何等的卑微(这是真实的谦卑),我们应当被激励来祷告,确实的盼望神必垂听我们的祷告。 这两件事看来似乎互相矛盾:认识我们的罪应得神的公义报应; 又确实相信神悦纳我们。 但是只要根据「唯独神的恩慈,高举被自己恶行压倒的人」的救恩真理,就会明白这两件事并无冲突。 根据我们以上的教导,悔改和信心是密不可分的,虽然前者叫我们惧怕,而后者叫我们喜乐; 但两者都必须在我们的祷告中。 大卫简洁的表明此真理:「我必凭你丰盛的慈爱进入你的居所; 我必存敬畏你的心向你的圣殿下拜“。 在神的恩慈之下,使人有信心,但是同时也使人敬畏。 不仅神的威严使我们敬畏他,我们自己的不义也使我们深感不配,这除去我们一切的骄傲和自信,使我们敬畏。

我们在此所说的确据,并非指我们的心得着完美甜蜜的安息,释放我们脱离一切的忧虑。 因为如此的安息,是指万事如意,不为任何忧虑所沾染,不为任何欲望所攻击,也没有任何惧怕惊吓。 在天上才会有这样的安息。 但就圣徒在世上而论,最能刺激他们求告神的处境,就是他们因自己的需要而愁苦,心里受极大不安所搅扰,甚至心里发昏; 那时只有信靠神,求告他的圣名,就必得着及时的解救。



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3.20.11b] 太8:13;9:29;可11:24

祷告与信心的关系


当信徒落在极大患难中,神的恩慈光照在他们身上。 虽然他们当时担负苦难重担而叹息呻吟,也惧怕将遭遇更大的艰难,但是因为倚靠神的恩慈,他们就卸下重担,获得心里的平安,盼望将来得释放。 敬虔之人因「惧怕」与「信靠」两种情感而起来祷告,是正常的; 他的祷告包含且展现这二者。 他在当时的痛苦中叹息,也惧怕将来所遭遇的,然而就在那时他投靠神,毫不怀疑神乐意伸出他的膀臂。 我们若求告神的救助,却不盼望神帮助我们,这样缺乏信靠的心,必大大的激怒神。

「以信心仰望」这原则与祷告的本质是何等契合,再也没有比这更相合了:祷告不是随便开口向神祈求,而是要跟随信心的带领。 基督提醒我们:「所以我告诉你们,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可11:24)。 他也同样教导:「你们祷告无论求什麽,只要信,就必得着」(太21:22)。 雅各的教导也相仿:「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慧的,应当求那厚赐与众人,也不斥责人的神...... 只要凭着信心求,一点不疑惑」(雅1:5-6)。 他在此将信心与疑惑作对照,极恰当的表明信心的力量。 我们要注意他又说:那些在疑惑中求告神的人,不确定神会垂听他们,就不会从神那里得着什么(雅1:7),他将这些人比作海中被风吹动翻腾的波浪(雅1:6)。 雅各称正确的祷告为「出于信心的祈祷」(雅5:15)。 既然神经常宣告他照人的信心给人成全(太8:13;9:29;可11:24),神藉此指示我们:若无信心,则不能得什么。

综上所述,神藉祷告所赐给人的一切,都是借着信心得着的。 这就是保罗所说的:「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 未曾听见他,怎能信他呢?」(罗10:14),「可见,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10:17)。 虽然愚昧的人不予理会,我们要注意:保罗逐步论证信心是祷告的起始,明确宣告:惟有那些藉着福音的传扬,清楚明白神的启示的人,认识了他的恩慈和温柔,才会信靠且真诚的求告神。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