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约在巳初出去,看见市上还有闲站的人,就对他们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所当给的,我必给你们;他们也进去了’”(马太福音20:3-4)。
耶稣这个形容天国的比喻,很有宝贵的教训。雇工人进葡萄园去作工,先雇的人条件优良,各有出人头地的资格,所以要先讲定一天的酬劳;后来的是落选的人,不但没有比人强的地方,反倒觉得自己实在是不如人了。他们接受主人的招呼,进园去作工,没有讲什么报酬,只感激主人的好心,没有嫌弃他们;同时也相信主人不会亏待他们,应当得的他必给他们。
我们今天被主选召的,是否仗着自己优秀的资格,超群出众的特长,来为神工作呢?绝对地不是。我们满身是罪,一无所长。我们是蒙恩得救,是神用重价赎回的人。他不嫌弃我们,他召我们为他工作。我们应当得的,他必给我们。这正象比喻里说的,付工钱的时候,从后来的起,都各得了一整天的报酬,没有因为来得迟,做工少,就减少了工钱。这是因为后来的与先受雇的工人,在心理上有所不同:先受雇的人怕多作,因为讲定了一日一钱银子,多作不能多得;而后来的人,因为存感激的心,恨自己来得晚了,怕作的太少,辜负了主人的好意,因此心理上与先受雇的人不同,工作也就不同了。感谢主,神是鉴察人心的,他必按照人所行的报应各人。
祈祷:主啊!我们感谢你,因你不嫌弃我们,召选我们作你的仆人,不但应许把我们应得的给我们,更是恩上加恩,给我们准备了永生的赏赐。求你使我们因为感恩的心,努力地为你工作。奉耶稣的名求,阿们!
《荒漠甘泉》5月17日
“过了四十年,在... 旷野,有一位天使... 显现... 说... 你来,我要差你往埃及去“(使徒行传七章30-34节)。
神常从我们工作中召我们出来,叫我们休息一时,趁此静心学习功课,然后重新出发到他所指定的工场中去工作。 这段等候的时期,绝非耗废。
从前有一位战士,从他仇敌手中逃出来,半途发觉他的马有换马蹄铁的必要。 焦急催他从速逃生,勿稍耽延; 但是智能教他停在路上一家铁匠门口,花数分钟重换马铁; 虽然他听见追踪者的脚步由远而近,他仍耐性等着马铁装好。 当仇敌和他只有一百码距离的时候,他一跃马鞍,似风驰去,顷刻间脱离了危险。 他的暂停并不失算,反加快他的速率。
神也常如此:在我们工作之前叫我们有片刻的暂停,好恢复我们的体力和灵力来走前面的路程。 ——译自《地上的天上生活》(Days of Heaven upon Earth)
《旷野的筵席》 5月17日
「但我们已经相信的人,得以进入那安息。」(来4:3)
安息是在工作之后。 当工作达到满意的地步而完成时,安息才有可能,这就是安息最完满的意义。 当神在六日创造完毕之后,祂就安息了,这不是一件小事。 我们也许要问,这位满有计划和丰盛生命的神,祂怎样能去安息呢? 创世记一章三十一节,就给我们看见了那原因:「神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祂已完成了一些使祂心里欢喜的事工,祂极美的旨意已经实现,祂的目标也已达到了,为此祂在安息中,便宣布了那称许的话。
今天神邀请我们一同有分于祂在基督里的安息,由于另一善工也已完成,那就是神对于新的创造已经得着了,祂的美意已经实现,从此再无需要,也无可能有更完满的实现了! 所以当我们停止自己的挣扎和努力,且在基督里获得我们的满足,我们便进入安息了。
《竭诚为主》5月17日
他的升天与我们的合一
正祝福的时候,他就离开他们,被带到天上去了。 (路二十四51)
主登山变像之后的经历,是我们没法体验的。 从那时起,主的生命完全是为了代赎。 登山之前,他过的是正常人的生活; 登山之后,经过客西马尼、十字架,以至复活,都不是我们所熟悉的。 他的十字架,是人类进入神生命的门; 他的复活,使他有赐人永生的权柄; 他的升天,使天门为人敞开。
在升天的山上,登山变像的意义就明显了。 耶稣若在登山变像时升了天,他就是独自而去,对我们只是一个荣耀的形像而已。 可是,他纡尊降贵,从山上来,与堕落的人类等量齐观。
升天是登山变像的实现,我们的主这时回到他原有的荣耀里去; 可是他不单是以神儿子的身分回去,也以人子的身份回到神那里去。 因为人子升天,人就有自由的通道直接去到神宝座前。
作为人子,耶稣故意限制了他的权能、全知,以及无所不在的自由; 升天后却全部在他掌管之中了。 耶稣基督为人子,有着神宝座的一切权能,从他升天之日起直到今天,他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祈祷◆主啊,我的每一方面,都彻底、完全和绝对需要你。 我是一个等待你注满的庞大潭穴,以你的荣耀和美善注满我,直至涌流不息。
《灵命日粮》 5月17日
把握今日
读经: 希伯来书3章7-15节
金句: 「我终身的事在你手中。」(诗篇31篇15节)
吉姆在进入广播界以前,曾带领北卡州立大学的篮球队取得国家冠军,就在他的事业如日中天时,背部下方却受到癌症侵袭。 在应邀到杜克大学演讲时,吉姆说:「人生变化无常,常出人意料。 未来无法掌握,所以要把握今天,抓住现在,善用每一刻。」
神在希伯来书3章13节勉励我们:「总要趁着还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劝,免得你们中间有人被罪迷惑,心里就刚硬了。」圣经为什么这么强调今日呢?
原因就在于,不管是那个今日还是这个今日,都有可能成为我们在地上的最后一天。 今日或许就是你接受 神救恩的最后机会; 如果你已经认识主,今日或许就是与亲朋好友分享主爱的最后机会。
雅各警戒我们不要寄希望于明天:「其实明天如何,你们还不知道。 你们的生命是什么呢? 你们原来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雅各书4章14节)
把握 神今天所赐的机会。 这不仅是篮球选手,也是我们所有人的金玉良言。 VCG
珍惜光阴,人生短暂;
神知道,生命之限;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
我们应当,珍惜时间!
做好百年生命的计划; 做好今日辞世的准备。
《圣经研读》5月17日
约11:1有一个患病的人、名叫拉撒路、住在伯大尼、就是马利亚和他姐姐马大的村庄。
约 11:2 这马利亚就是那用香膏抹主、又用头发擦他脚的. 患病的拉撒路是他的兄弟。
约 11:3 他姊妹两个就打发人去见耶稣说、主阿、你所爱的人病了。
约 11:4 耶稣听见就说、这病不至于死、乃是为 神的荣耀、叫 神的儿子因此得荣耀。
约 11:5 耶稣素来爱马大、和他妹子、并拉撒路。
约11:6听见拉撒路病了、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两天。
约11:7然后对门徒说、我们再往犹太去罢。
约11:8门徒说、拉比、犹太人近来要拿石头打你、你还往那里去么。
约 11:9 耶稣回答说、白日不是有十二小时么。 人在白日走路、就不至跌倒、因为看见这世上的光。
约 11:10 若在黑夜走路、就必跌倒、因为他没有光。
约 11:11 耶稣说了这话、随后对他们说、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
约11:12门徒说、主阿、他若睡了、就必好了。
约 11:13 耶稣这话是指着他死说的. 他们却以为是说照常睡了。
约 11:14 耶稣就明明的告诉他们说、拉撒路死了。
约 11:15 我没有在那里就欢喜、这是为你们的缘故、好叫你们相信. 如今我们可以往他那里去罢。
约11:16多马、又称为低土马、就对那同作门徒的说、我们也去和他同死罢。
约翰福音第十一章
内容纲要: 主是复活,主是生命
一、拉撒路患病的结局不是死乃是神的荣耀(11:1-16)
(一)这病不至于死乃是为神的荣耀
1. 有一个患病的人、名叫拉撒路、住在伯大尼、就是马利亚和他姐姐马大的村庄
-这马利亚就是那用香膏抹主、又用头发擦他脚的(约12).患病的拉撒路是他的兄弟
(「耶路撒冷」预表基督教,而「伯大尼─无花果之家」说到教会的实际,三人各表征教会具有的特点:(1)主复活生命的显彰─拉撒路; (2)爱的奉献─马利亚; (3)事奉的实际─马大。 )
2. 他姊妹两个就打发人去见耶稣说、主阿、你所爱(Phileo友爱)的人病了
3. 耶稣听见就说、这病不至于死、乃是为神的荣耀、叫神的儿子因此得荣耀
(死亡并不是这病的最终结局,乃要借此事叫人看见神的荣耀,只有复活生命才是神的荣耀。 )
(二)主因爱而仍住两天再往犹太去
1. 耶稣素来爱(Agapao神圣的爱)马大、和他妹子、并拉撒路
2. (因此当)听见拉撒路病了、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两天(等拉撒路死了才去)
3. 然后对门徒说、我们再往犹太去罢
(三)行在光中不惧犹太人
1. 门徒说、拉比、犹太人近来要拿石头打你(约10:31)、你还往那里去么
2. 耶稣回答说、白日不是有十二小时么。 人在白日走路、就不至跌倒
-因为看见这世上的光(在父神所定规的时日未结束以前,主乃是这世上的光)
3. 若在黑夜走路(失去主同在就没有引导的光)、就必跌倒、因为他没有光
(四)拉撒路的死是睡了
1. 耶稣说了这话、随后对他们说、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叫他从死里复活)
林前 15:51 我如今把一件奥秘的事告诉你们. 我们不是都要睡觉、乃是都要改变、
2. 门徒说、主阿、他若睡了、就必好了
-耶稣这话是指着他死说的. 他们却以为是说照常睡了
3. 耶稣就明明的告诉他们说、拉撒路死了
(五)主没在伯大尼为叫门徒相信
1. 我没有在那里就欢喜、这是为你们的缘故、好叫你们相信
(主耶稣不及时去医治拉撒路的病,是为显明祂能叫人从死里复活,使祂的门徒们相信祂是神的儿子。 主耶稣不是为拉撒路的死而欢喜,主耶稣说祂不在伯大尼就欢喜,是为他们的缘故。)
2. 如今我们可以往他那里去罢(门徒不明白为何拉撒路死了主才要去)
3. 多马、又称为低土马、就对那同作门徒的说、我们也去和他同死罢(人已经死了何必去呢?)
H333祂是一切最亲
一
祂是一切最亲,我所一切最爱;
人生平常所寻,人生终久所赖。
二
缺乏之时、豫备,无倚之时,扶持,
所有美时,最美,无论何时,信实。
三
无穷喜乐,原因,年日展开,不改;
祂是一切最亲,我所一切最爱。
当初大家以为这首诗歌是倪柝声弟兄写的,所以有人把它从中文翻作英文。 后来发现了原来的英文版本:
1.Nearest of all is He,Dearest of all to me; Mine in life is lowly ways, Mine in life is common days.
2.True, in the time of care, Fairest, when all is fair, Strength of my helplessness, Always at hand to bless.
3.Secret of joy untold, Changeless, as years unfold; Nearest of all is He; Dearest of all to me!
这首诗歌的作者很可能是潘汤(D.M. Panton) (见教会近期人物)。 潘汤是神重用的仆人,对圣经的预言尤有见地。 当和受恩教士(见教会近期人物)因谣言而要从中国的福州返回英国时,她的情绪非常低落,后来在潘荡那里聚会,得潘荡很大的帮助。 和受恩教士第二次来华传道,再不是由圣公会差派和支持。 潘汤给了和受恩教士帮助,和受恩又给倪柝声帮助; 所以倪柝声对预言的看法,也就是受潘汤的影响。
这首诗歌真理不多,却满了经历、灵感,非常摸着人。 它的特点是感觉非常细腻,浅易近人。 这首诗歌是以主为中心,向着主非常纯净、甘甜。 无论我们在何时何地唱它,都会把我们带到与主亲近的境界; 它会把我们这个人带进万籁俱寂中,只留下主自己与我们相亲。
这首中文是倪柝声弟兄翻的。 他翻的实在得很好。 中文诗歌中的特点是「祂」字。 倪弟兄是一个活在神面前的人,他和主的关系亲密到连主的名都不用题,只说个「祂」字。 似乎一说到「祂」,人人都应当知道「祂」就是宝贝的救主。 如同当日马利亚到坟墓那里去找主,却以为耶稣是看园的,就对祂说:「先生,若是你把祂移走了,请告诉我,你把祂放在那里,我好去取祂。」(约二十15)。 凡尝过主恩滋味的人,都能同发此声-「祂是一切最亲,我所一切最爱。」当我们唱这首歌的时候会觉得,我们和祂有了特殊的关系。 何等感谢「祂」,在这有限的人生,我们所承受的竟是无限的救恩和慈爱。
这首诗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祂的信实与永不改变」。 如申命记七章九节:「所以你要知道,耶和华你的神是神,是信实的神,向爱祂、守祂诫命的人守约并施慈爱,直到千代。」与希伯来书十三章八节:「耶稣基督,昨日、今日、直到永远,是一样的。」
回顾我们以往所有追寻的足迹,细品从前每一所赖,发现只有主才是人生唯一的答案。 并且历经人世的沧桑-「缺乏、无倚」之时,追忆主的恩眷,不禁发出如此感赞-「祂是人生平常所寻,人生终久所赖。」正如保罗在写给哥林多人的书信里说:「似乎在死,看哪,我们却活着; …似乎忧愁,却常常喜乐; 似乎贫穷,却叫许多人富足; 似乎一无所有,却拥有万有。」(林后六9~10)哦,何等宝贵的一位「祂」! 寻遍人生最美的文词,也不能丝毫说出「祂」的价值; 只能说:「所有美时,最美,无论何时,信实。」年日消逝,事物逐渐递迁,只有「祂」永不改变,所以「祂」也成了我们无穷喜乐的原因。
从缤纷绮绿的少年走到曲折沧桑的中年,进入苍颜白发的晚年,我们的一生曾经历多少酸、甜、苦、辣; 我们的一生曾经历多少喜、怒、哀、乐、爱、恨! 多少年过去了,尽管我们不再年轻力壮,不再天真浪漫,但我们仍要像第三节那样见证说:「无穷喜乐,原因,年日移换,不改; 祂是一切最亲-我所一切最爱。」作者为什么对主如此有把握? 因为他多少年对经历主的累积,使他唱出这宝贝的每一个字:「缺乏之时豫备,无倚之时扶持,所有美时,最美,无论何时,信实。」惟有基督是一切,又在一切之内(西三11下),「祂」是我人生真正的满足,「祂是一切最亲-我所一切最爱。」(部分摘自诗歌宝藏及诗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