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17b] 賽65:2
我们如今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了
反对者引用基督的哀歌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太23:37),也不能支持他们的论调。 我们承认基督在此不仅是以他的人性说话,也是在斥责犹太人多次拒绝他的恩典。 我们必须明白有关马太23:37「神的旨意」定义为何。 十分清楚的是:神多多宽容忍耐且不断保守犹太人,他们从君王到百姓都顽梗的放纵私欲,而拒绝被聚集归向主。 然而这并不表示人的忘恩负义能破坏神的计划。 主在此所说的「愿意」,与圣经中多处经文一样,是神屈尊以拟人语气来表达他对悖逆子民的爱。 神说他整天伸手呼召悖逆的百姓(赛65:2),忍耐宽容引领他们归向他。
反对者若想望文生义来解释这些经文,而不顾这些是拟人化用语,则必导致许多无谓的争辩。 其实只要说明这是以人的情感来作比方描述神的爱,就足以解决此问题。 虽然对我们的认知而言,神的旨意有多层面,然而他的旨意就他自己而言是合一的,不是两种不同的旨意。 但是根据神百般的智慧(就如保罗在弗3:10所说的)其丰富多样的层面,是超越我们的有限理解力,就使我们惊叹哑口无言,直到他使我们明白他旨意是何等奇妙! 我们现在看来似乎是模糊不清,到那日就明白了(林前13:12)。
反对者提出肤浅的辩论说,既然神是万人之父,神若在人犯罪堕落之前,就定意不拣选一些人,就是不公不义。 这样的谬论等于是限制了神的拣选主权。 请他们回答神为何在旧约时期只与犹太民族立约,惟独作他们的父亲; 甚至为何在这民族中只拣选少数的人,就如采撷花儿那样。 然而如此恶心恶言责备神之人,蒙蔽自己不去思想「神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太5:45),为要将基业赐给选民,末了他对他们说「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预备的国」(太25:34)。
反对者说神绝不会恨恶他所造的任何人。 我们同意他不会无缘无故的恨恶受造之人,但这与现在所讨论的无关:即被遗弃之人是受神公义的憎恶。 他们没有圣灵,他们一切的恶行为都被神咒诅。 反对者也引用保罗的话:「犹太人和希利尼人并没有分别」(罗10:12),神毫无分别地施恩给所有的人。 我们同意这点,只要他们承认如保罗所说的:「我们被神所召的,不但是从犹太人中,也是从外邦人中」(罗9:24),这证明神没有义务要怜恤恩召任何罪人。 这也反驳他们对以下经文的强解,即「神将众人都圈在不顺服之中,特意要怜恤众人」(罗11:32;加3:22); 保罗在此意思是,神定意众人的得救是完全出于他自己的怜怸,虽然他的怜怸并未临到所有人。
在我们与反对者来回争辩之后,我们的结论应当是:面对如此深哉的奥秘,我们应与保罗一同战兢(罗11:33-36); 但若悖逆刚愎之人嚣张喧闹,我们应当与保罗一样大声疾呼:「你这个人哪,你是谁? 竟敢向神强嘴呢(罗9:20)。 奥古斯丁说得对:凡是以人的公义准则来衡量神的公义,都是邪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