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我必使他们倚靠我,得以坚固,一举一动,必奉我的名。这是耶和华说的’’(亚10:12)。
遭受苦难的人,在风雨飘摇中常是灰心丧志,不能振作有为。但是,他们想到神的应许,相信他的应许永不落空,因而就打起精神来。神说:我要怜恤我的民,要眷顾自己的羊,要应允他们的祷告。他们就因为耶和华而喜乐,因为倚靠他而得坚固,一举一动,走上走下,都高举耶和华的名,不再动摇,不再跌倒。
神因为他的选民背逆,就惩戒他们,他们相信神的爱,还是倚靠他。神因为他们作恶,把他们播散在列国中,他们还是倚靠他。倚靠的人,就得着力量,忍受痛苦,取得惩罚的教训,更能纯洁专一地事奉他,在世上成就了神救人的旨意。
一切不信的、不觉悟的、不悔改的、不倚靠的,就在患难中被淘汰了,没得尝着神奇妙大爱的滋味,没得看见神奇妙的作为,也没得恢复自己的地位来完成神的旨意。
今天在主里面遭遇不幸的人,要决心倚靠神。他必要眷顾我们,他必不丢弃我们,他必不永远怀怒,必不长久责备。他满有慈爱,常施怜悯,恩待敬畏他的人,如同父亲恩待儿女。
祈祷:求主在患难中坚固我们,因为我们倚靠你,相信你必赦免我们的过犯,按照你的美意拯救我们,并借着你奇妙的作为使我们更觉悟到你的爱。奉耶稣的名求,阿们!
《荒漠甘泉》 5月30日
“除了从地上买来的那十四万四千人以外,没有人能学这歌”(启14:3)
有一种歌,既非艺术所能教,也非乐理所能编,只有在患难中能学会的。 这种歌它发自内心,是一种记忆与亲身经历的歌声,从过去的苦难中宣泄出来,而以昨天的体验,构成了今天的赞美。 使徒约翰说,即使在天上,也只有一首世人唱得完美的歌曲——救赎之颂。 无疑地这是胜利之歌。 但胜利意义之产生,必须来自锁链的回忆。
没有一个天使能唱得像我们这么好听。 他们要唱,他们就必须走我们所走的道路,经历我们所经历的经历。 没有一人能学会,除了十架之子。
所以,我的己哪,你现在正在从父学习音乐功课。 他训练你,要使你有资格加入天上的大歌咏团。 有一部分声音,没有别人能担任,连天使和天使长也不能。 只有你一人能担任的。 天使虽能唱高音,但是这幽而且沉的低音,只有你一人能唱。
你的父在训练你担任那天使所不能担任的一部分; 训练你的学校就是苦难。 很多人说,神给你苦难,为了要证验你,但有一个更确当的说法,就是神给你的苦难,为了要教育你,训练你能参加天上的歌咏团。
在黑云中他试你的声音。 在忧伤中他教你唱歌的表情。 在患难中他练你的气。 在试炼中他教你发音的准确。
不要轻看这神的音乐院; 许多人虽然羡慕,可是还不能被选呢! ——马得胜
《旷野的筵席》 5月30日
「立时,鸡叫了第二遍,彼得想起耶稣对他所说的话,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 思想起来就哭了!”(可14:72)
我们也许以为我们与彼得差不多、甚至以为可能比他更好一点,因为他曾被试探而跌倒了。 不错,但他的跌倒岂不是比许多人的从不跌倒更好吗? 他不认主,但他并非没有感觉,他一想起主所说的话,就出去痛哭了! 凡神的话语,在一个基督徒身上没有激发能力时,那他就是一个可怜的基督徒,并且不配称基督徒。 因为祂的话语,乃是洁净和更新的工具。 只要我们对此有所认识,并让祂来做工,那么即使我们实在是大失败,我们也不是长久淹留在一个无所知觉的可怜光景里。
《竭诚为主》 5月30日
[好的——但!]
主,我要跟从你,但...... (路九61)
假如神叫你做一件与常理大相径庭的事,你会怎样呢? 退缩? 在肉身上养成的习惯,须以坚定的决心去改变,否则就会一直做下去。 在属灵上,也是如此。 你屡次遵主的话起来,但到了某一关头,就会裹足不前,甚至毅然放弃。 [好的,但——假定我在这事上顺服神,...... 又怎样? ][好了,我心顺服神,只要他让我用自己的智慧,不踏足在黑暗中。 ]耶稣基督要求倚靠他的人,有天然的那种冒险精神。 若有人要做一件有价值的事,他有时必须孤注一掷。 属灵的领域里,主也要求你用理智所坚持的一切撇下,投入他的话语里去。 你这样做,就会发现他所说的合符理智。 在常理下,耶稣基督的话似乎是疯狂的; 可是,在信心跟前,你就会惊讶地发现这正是神的话。 要全心信靠神,当他领你去探险,要立刻接受。 我们在危机之中,往往表现得像不信的人。 所以千万人中也许只有一个,肯将信心寄放在神身上。
祈祷◆噢,主啊,靠着你的恩典,我的思想能够明白那么多,所说的话也能那么多——求你使我的心灵和行为不单与思想踏着同一步伐,更能够超越它。
《灵命日粮》 5月30日
前往天堂
读经: 以弗所书2章1-10节
金句: 「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以弗所书2章10节)
职业运动选手和教练有时能够不劳而获。 举个例子来说,某教练签了三年的合约,保证年薪一百万美元。 谁知第一球季,球队的表现惨不忍睹,他因而被辞退。 教练虽然离职,却还是能领到其余两年的薪水。 他不用做任何事情,两百万美元就已成囊中之物。
身为基督徒,我们必须留意不能这样看待信仰。 我们绝不能够这样想:「嘿,我已经得救了。 永恒的财富指日可待,我用不着为 神做任何事。」
这种想法看似有些道理,实则大错特错。 从一方面来看,耶稣已经以死为代价,让我们能前往天堂,我们无法做任何事去赚取救恩。 但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思考以下的教导。
以弗所书2章8-9节,保罗明确地说,我们不需要「做」任何事去赚取救恩,因救恩乃是「神的恩典」。 而他接着在第10节说,我们的确有工作要做。 我们信主的人是「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 神已安排好我们在世的日子里当做的工作,并不是为了偿还罪债,而是为了荣耀拯救我们的主。
前往天堂不是度假之旅,乃是事奉主的美好特权和呼召的路程。 JDB
别人为主奋勇作战,
血汗满披沙场,
难道自己独享安逸,
逍遥进入天堂? Watts
我们得救非本乎善行,乃是为要行善。
《圣经研读》5月30日
约 20:1 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还黑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来到坟墓那里、看见石头从坟墓挪开了.
约 20:2 就跑来见西门彼得、和耶稣所爱的那个门徒、对他们说、有人把主从坟墓里挪了去、我们不知道放在那里。
约 20:3 彼得和那门徒就出来、往坟墓那里去。
约 20:4 两个人同跑、那门徒比彼得跑的更快、先到了坟墓.
约 20:5 低头往里看、就见细麻布还放在那里. 只是没有进去。
约 20:6 西门彼得随后也到了、进坟墓里去、就看见细麻布还放在那里.
约 20:7 又看见耶稣的裹头巾、没有和细麻布放在一处、是另在一处卷着。
约 20:8 先到坟墓的那门徒也进去、看见就信了。
约 20:9 因为他们还不明白圣经的意思、就是耶稣必要从死里复活。
约20:10于是两个门徒回自己的住处去了。
约 20:11 马利亚却站在坟墓外面哭. 哭的时候、低头往坟墓里看、
约 20:12 就见两个天使、穿着白衣、在安放耶稣身体的地方坐着、一个在头、一个在脚。
约20:13天使对他说、妇人、你为什么哭。 他说、因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我不知道放在那里。
约 20:14 说了这话、就转过身来、看见耶稣站在那里、却不知道是耶稣。
约 20:15 耶稣问他说、妇人、为什么哭、你找谁呢。 马利亚以为是看园的、就对他说、先生、若是你把他移了去、请告诉我、你把他放在那里、我便去取他。
约 20:16 耶稣说、马利亚。 马利亚就转过来、用希伯来话对他说、拉波尼(拉波尼就是夫子的意思).
约 20:17 耶稣说、不要摸我. 因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 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 见我的 神、也是你们的 神。
约 20:18 抹大拉的马利亚就去告诉门徒说、我已经看见了主. 他又将主对他说的这话告诉他们。
约 20:19 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晚上、门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犹太人、门都关了. 耶稣来站在当中、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
约 20:20 说了这话、就把手和肋旁、指给他们看. 门徒看见主、就喜乐了。
约 20:21 耶稣又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 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
约20:22说了这话、就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
约 20:23 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 你们留下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了。
约 20:24 那十二个门徒中、有称为低土马的多马. 耶稣来的时候、他没有和他们同在。
约20:25那些门徒就对他说、我们已经看见主了。 多马却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
约 20:26 过了八日、门徒又在屋里、多马也和他们同在、门都关了. 耶稣来站在当中说、愿你们平安。
约 20:27 就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摸原文作看〕我的手. 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 不要疑惑、总要信。
约20:28多马说、我的主、我的神。
约 20:29 耶稣对他说、你因看见了我纔信. 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
约 20:30 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书上。
约 20:31 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 神的儿子. 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约翰福音第二十章
内容纲要: 复活的耶稣基督
一、空坟墓是我们得救的记号(20:1-10)
(一)第一个发现空坟墓的人-抹大拉的马利亚(曾有七个鬼从她身上被赶出)
1. 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还黑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来到坟墓那里
-看见石头从坟墓挪开了(复活的能力除去一切的障碍。 赛25:8祂吞灭死亡直到永远。 )
(七日的第一日,就是第八日,新约信徒把这一天叫作「主日」,是为了记念主耶稣的复活。 )
2. 就跑来见西门彼得、和耶稣所爱的那个门徒(使徒约翰)、对他们说
-有人把主从坟墓里挪了去、我们不知道放在那里
(二)彼得和约翰看见就信坟墓空了,却因不明白复活而回自己的住处
1. 彼得和那门徒就出来、往坟墓那里去
2. 两个人同跑、那门徒比彼得跑的更快、先到了坟墓
-低头往里看、就见细麻布还放在那里. 只是没有进去
约 19:40 他们(约瑟和尼哥底母)就照犹太人殡葬的规矩、把耶稣的身体、用细麻布加上香料裹好了。
3. 西门彼得随后也到了、进坟墓里去、就看见细麻布还放在那里
-又看见耶稣的裹头巾、没有和细麻布放在一处、是另在一处卷着
(犹太人殡殓的习俗,是将尸身以长条细麻布加香料缠裹,头部另用裹头巾包好。 现在主的身体不在,但当初包裹的形状还在,证明主耶稣的身体不是被人偷去。 主已复活,脱下了一切旧造的缠累。)
4. 先到坟墓的那门徒也进去、看见就信了(约翰看见这种情形,就相信了马利亚的话了)
5. 因为他们还不明白圣经的意思、就是耶稣必要从死里复活
-于是两个门徒回自己的住处去了(他们尚未见到复活主)
(他们不明白旧约的预言,也不明白主多次告诉他们将要受苦被杀,三天后复活。 他们只能相信主的身体不见了,却没有相信主已经复活了。 活在旧造里,只有死亡的意念,而不认识复活的主。)
二、复活主向爱祂的人显现(20:11-18)
(一)爱使马利亚坚持等候
1. 马利亚却站在坟墓外面哭. 哭的时候、低头往坟墓里看
-就见两个天使、穿着白衣、在安放耶稣身体的地方坐着、一个在头、一个在脚
2. 天使对他说、妇人、你为什么哭
-他说、因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我不知道放在那里
(二)马利亚的爱系住主的心向她显现
1. 说了这话、就转过身来、看见耶稣站在那里、却不知道是耶稣
(主耶稣复活后的身体,与祂在世时的肉身不尽相同,所以马利亚认不出来。 主复活后必须升天去见父神,但由于马利亚那样热切爱主的心,使得主不能不先向她显现。)
2. 耶稣问他说、妇人、为什么哭、你找谁呢
3. 马利亚以为是看园的、就对他说、
-先生、若是你把他移了去、请告诉我、你把他放在那里、我便去取他。
4. 耶稣说、马利亚。 马利亚就转过来、用希伯来话对他说、拉波尼(夫子)
(主只呼喊她的名字「马利亚」,主的声音带着祂的生命冲击着马利亚—使她恍然大悟,我所爱的主,祂真是复活了。 马利亚两次转过来,第一次的转,是身体的转过来; 第二次的转,是心灵的转过来。)
(三)初熟的果子先满足神
1. 耶稣说、不要摸我. 因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
(主复活后的升天有两种:(1)隐密的升天,是在复活当天的清晨发生的,目的是为着满足父神,呈献初熟的果子给父享受; (2)公开的升天,是在复活四十天之后发生的。 )
2. 你往我弟兄(门徒们)那里去、告诉他们说
-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 见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
(耶稣第一次称门徒为「我弟兄」。 他们将要知道主的父,就是他们的父,主的神,就是他们的神。 到这时,信徒才成为神的儿子,神的后嗣。 在十五章里,主和门徒的关系,从仆人提升到朋友。 在复活的主里,主与门徒的关系,再从朋友提升到弟兄,也就是我们与主在神的家中一同作儿子。)
3. 抹大拉的马利亚就去告诉门徒说、我已经看见了主
-他又将主对他说的这话告诉他们
(抹大拉的马利亚曾有七个鬼从她身上被主赶出去。 她是主死后被安葬,最后一个离开坟墓的人之一。 她是安息日过后第一个到达坟墓的人之一。 别人看见空的坟墓,就都回去了,只有她一个人却站在坟墓外面哭,就是她这种迫切爱主、思慕主的心,使得主不能不先向她显现。)
三、复活主向门徒们显现(20:19-31)
(一)第一次看见复活耶稣的大喜乐
1. 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晚上、门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犹太人、门都关了
-耶稣来站在当中、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主耶稣复活的身体,不受任何物质与空间的限制)
约 14:27 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 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 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
2. 说了这话、就把手和肋旁、指给他们看. 门徒看见主、就喜乐了
(门还是锁着,犹太人还在外面。 此时惧怕已被消除,他们的心是喜乐的。 是什么叫他们喜乐呢? 乃是复活的耶稣。 )
(二)教会和圣灵的掌权 – 圣灵内住时代的开始
1. 耶稣又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
(头一次问安的话「愿你们平安」是要平静他们的惊魂; 第二次愿你们平安乃是差遣的平安。 )
2. 父怎样差遣(apostello分别出来并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Pempo打发)你们
(主耶稣怎样被父神差遣,在世上作了父神的彰显; 我们被主差遣,也当照样在世上作基督的彰显。 )
3. 说了这话、就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
(圣灵带着神儿子一切丰富进入我们里面,圣灵内住的时代开始了。 到五旬节圣灵还要降在人身上。 )
约7:39 耶稣这话是指着信他之人要受圣灵说的。 那时还没有赐下圣灵来,因为耶稣尚未得着荣耀。 (主耶稣得着荣耀的时候,就是祂复活的日子,在这日门徒要受圣灵。 )
4. 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 你们留下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了
(原文另译:「凡被你们赦免其罪的,他们必是已经蒙了赦免的; 凡被你们留下其罪的,他们必是原本就被留下的。」信徒有了圣灵的内住,从圣灵清楚得到指示,因此能知道神的心意,而接纳神所赦免的人进入教会。 不是教会能使人得救或不得救:乃是说,教会是神宣告人是否得救的凭借。 )
(三)多疑的多马 – 未见复活主而不信
1. 那十二个门徒中、有称为低土马的多马. 耶稣来的时候、他没有和他们同在
2. 那些门徒就对他说、我们已经看见主了
3. 多马却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
-我总不信(多马定要见到实在的证据,否则总不相信主已复活)
(四)主再向门徒们显现挽回多马-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
1. 过了八日(第二个主日)、门徒又在屋里、多马也和他们同在、门都关了
-耶稣来站在当中说、愿你们平安
2. 就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看〕我的手. 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
-不要疑惑、总要信(不要没有信心)
3. 多马说、我的主、我的神
(「我的主!」这句话乃显明他确信自己已认出祂; 然后他立刻又说出他所发现那极重要的真理,「我的神!」这是在所有对主的承认中,最伟大的一个。)
4. 耶稣对他说、你因看见了我纔信. 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
(西门在该撒利亚的腓立比说出了一个伟大的承认之后,主对他说出了一个福。 「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如今祂说的是最后一福,「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真的信心是不凭眼见的。)
(五)记这些事总结的目的
1. 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signs兆头)、没有记在这书上
2. 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
(「基督-受膏者」是主耶稣职分的称呼; 「神的儿子」是主耶稣身份的称呼。 祂是神的基督,来成全神的旨意,完成神的计划; 祂是神的儿子,来显出神自己,表明神自己。 )
3. 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在主的名里得着生命)
H161耶稣此名何等芬芳
一 耶稣此名何等芬芳,在蒙恩人耳中!
抚他忧闷,医他悲伤,并且驱他惊恐。
二 此名医治忧伤的灵,平定起伏心情;
是饥饿者的生命饼,疲倦者的安宁。
三 我要建造容身之处,此名乃是根基;
乃是天上丰富之库,包藏无量福气。
四 耶稣救主,罪人朋友,先知、祭司、君王;
道路、真理、生命、元首,按纳我的歌唱。
五 何等软弱,我的努力,最热思想冷淡;
将来亲眼见你自己,方照本分颂赞。
六 一息尚存,在你来前,我愿仍传你爱;
我靠你名,只一瞬间,死亡能力失败。
这首诗是约翰牛顿(John Newton, 1725 –1807)所作。 牛顿在一七二五年生于英国伦敦,其父常年在外,从事航海事业,教养的责任全落于他敬虔爱主的慈母身上,她常带着小牛顿屈膝在神面前祷告奉献,并教他读圣经,牢记艾萨克华滋(Isaac Watts)的诗歌。 在牛顿一生中,留给他不可磨灭的印象就是幼时跟着母亲的这段快乐日子。
他的妻子玛丽是一位信心坚定,虔诚爱主的基督徒。 她深爱约翰,一直祷告求神使他脱离颠沛的海洋生活。 1754年,他们终于在利物浦定居下来。 约翰每日记录潮汐的起落,船只货物的进出, 他的生活平淡恬静。 三年来,约翰渐渐地关心他的灵命,并感到神的呼召。 他开始研读各种圣经注释,属灵书籍; 并学习希伯来文,及希腊语。 1758年,约翰牛顿开始传道,英国国教的主教因他没有受过大学教育,而不愿将他封牧。 六年后,他被圣公会按立,奉派在一小村庄牧会,他和玛丽却安之若素。 有一富豪在该村的附近有一片土地及房屋,愿供他们使用。 约翰牛顿就在此开始设立成人及儿童的查经班。 他想教他们一些新歌,和好友顾柏(William Cowper, 见p.2)合编了一本供平民使用圣诗集。 在当时,这是创举,因为圣公会还认为唱诗不合经训,在教义上视为危险的事。
本诗歌是以雅歌1:3 为根据:「你的名如同倒出来的香膏」。 诗中列举耶稣诸名及其香甜,他自己与罪争战的经历,深知耶稣的尊名,可使创伤的灵得完全,烦恼的心享安宁。 耶稣,这名甜美、芬芳,安慰他痛苦心情,这名远胜奇珍,时刻满足他心。 他能见证自从他遇到这宝贵之名后,所有事物全都变色,日光之下再没有什么东西,能与救主相争,来分他心,主厉害的吸引他,他也快跑地跟随主。 三十九岁时,就将自己完全奉献,事奉主一直忠心到死。 这首诗是他为一个祷告聚会写的,写出他对于这个宝贝之名的认识和称颂,我们唱此这时,体会得出牛顿弟兄的一切已经消逝溶化在这个名里,也不禁同声赞美:「荣哉乐哉耶稣我主,永是我的荣耀,荣耀之名乃是耶稣,我要永远称道。」
这首诗歌有四个曲调。 本调是海斯汀(Thomas Hastings, 1784-1872)所谱。 他和梅逊(Lowell Mason)是美国宗教音乐的改革者。 海斯汀的父亲是兽医,在乡村工作,海斯汀每天上学要走六哩路。 他有深度的近视,仍孜孜不倦勤习乐理; 十八岁时开始领导乡村教会的诗班。 1823-32年间任一杂志编辑,极力鼓促改进教会音乐的观念。 1832年,应纽约市十二个教会之请,领导他们的诗班达四十年之久。 因此有人说:「他的纪念碑就是他的音乐。」
另一常用的是芮耐格(Alexander R. Reinagle, 1799-1877)的曲谱。 他是奥地利人,出生在英国,是一位卓越的大提琴家,任圣彼得教堂司琴三十一年。 这首曲谱原为诗篇118篇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