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将被得胜吞灭」这预言(赛25:8;何13:14;林前15:54-55)到复活之日才得应验,因此我们当时时记住复活的目标是永恒的喜乐,即使万人的舌头竭尽所能述说,也不能描述这荣耀的喜乐之微小部分。 虽然圣经记载神的国将充满荣光、喜乐、荣耀,但这一切是我们无法体会的,顶多只有模糊的了解,直到那日基督向我们启示他自己的荣耀,使我们面对面的看见(林前13:12)。 使徒约翰说,我们知道「我们现在是神的儿女,将来如何还未显明; 但我们知道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他,因为必得见他的真体“。
因此,旧约先知只能用今世的事物来描述,那无法言喻之属灵福分的本质。 然而,因预尝这福分应能激励我们里面的热烈渴望,让我们特别默想:一切良善的丰盛都存在神里面,如同从那涌流不止的泉源流出一切美善,所以凡是切求至善以及全部喜乐的人,就不应当在神之外寻求(雅1:17;诗篇16:2)。 就如圣经多处所教导的:「亚伯拉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的赏赐你」(创15:1); 大卫说「耶和华是我的产业...... 我的产业实在美好“(诗16:5-6); 「我得见你的形像就心满意足了」(诗17:15;见本书2.10.17)。 的确,彼得宣告信徒蒙召得与神的性情有分(彼后1:4)。 如何如此呢? 因神要在他圣徒的身上得荣耀,又在一切信的人身上显为希奇(帖后1:10)。 既然神将分享自己的荣耀、全能、公义给选民,甚至将自己赐给他们,使他们以他为乐; 更奇妙的是,使他们与他自己合而为一。
因此,我们当牢记这福分包括每一方面的喜乐。 虽然我们如此默想此福分必有很大的长进,然而我们仍要承认:我们的理解能力,与这深哉的奥秘比较起来,我们的理解仍是在起始阶段而已。 因此我们应当谦卑谨守,免得忘记自己的有限,而妄自高飞探究,以致被天上荣耀之光打下来。 这不受节制的私欲驱使我们想要知道不应知道的,无益且有害的问题不断从此而来。 「无益」因为这些问题无法使我们得益; 「有害」因为放纵自己私欲的人使自己陷入危险的臆测中,这是更糟的,所以说这些问题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