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况且我们的软弱有圣灵帮助,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罗 8:26)。
祈祷就是向神表示我们的欲望。然而我们的祈祷却常是不适合,也没有效力;因为我们有软弱,对于我们的急需认识不清楚,对于神所赐的又常常不能接受。所以说,我们本不晓得怎样祷告,可幸的是有圣灵为我们代求,更是帮助我们祈求。
我们恳切祷告的时候,圣灵也按照神的旨意替我们祈求,并且帮助我们祈求的能合乎神的旨意。我们求饼,神决个会给我们石头,然而我们饥饿的时候,却不一定求饼;神给饼的时候,也不一定能接受。这就是世人的软弱。圣灵的代求就是要求神按着我们的急需,将神最好的恩赐赏给我们。神也帮助我们在祈祷时准备自己接受神的恩赐。
保罗求神除掉他身上的刺,神没有去掉他的刺,却对他说,要给他足够用的恩典;因为神的能力是在人软弱上显得完全。保岁也就欣然接受神所赐的,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这就是圣灵代求的功能,为信神的人成就了更好的更美的福分,我们应当感谢赞美他。
祈祷:爱我们的主啊!我们时时有生活上的需要,但是不知求什么,也不知道怎样求。恳求天父赐圣灵在我们心里,帮助我们祷告,也为我们代求,照着你的美意为我们成全一切。奉耶稣的名求,阿们!
《荒漠甘泉》8月5日
“”我的恩典是够你用的。 “(林后12章9节)
神乐意在我受特殊试炼和痛苦的环境下,将我最小的孩子取去; 当我将孩子安放在坟墓里,回到家中以后,我觉得我应该对弟兄姊妹们宣讲一些试炼的意义。
我就选择这个题目来作主日的信息; 但是在我预备数据的时候,我发现我所要讲的,连我自己也不能相信; 我就跪下来求神给我够用的恩典。 我这样恳求了之后,张开眼睛来看见一幅彩色的经文——这幅经文,是前几天我陪着孩子在游息所的时候,我的母亲送到家中来的; 我虽然未曾看见过,却曾听见过我的仆人这样告诉我,我也曾吩咐我的仆人将它挂在墙上。
在我回家以后,我也未曾去注意上面的字句; 这时候,我仰起面来,拭干了眼睛,幅上的字句吸引了我的注意:“我的恩典是够你用的。 ”
“是”字是鲜绿色的,“我的”和“你”是另一种颜色。
这个信息立即进入了我的心内,责备我不该求神给我够用的恩典; 因为神已经很清楚地告诉了我; “我的恩典是够你用的,你怎么还来要求? 只要起来相信,你就要发现这句话是多么真实! “神已经用最简易的字句告诉我们:”我的恩典是(不是将要或者也许)够你用的。 “——韦迫伯鲁
《旷野的筵席》8月5日
「但记这些事,是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约20:31)
有一次我在华南一间学院领会,遇见一位当了心理学教授的老同学,因此,在聚会未开始之前,我先去看看他,并向他说到基督。 他很有礼貌的听我讲了一会,便含笑的说:「对我讲还是毫无用处的,因为我不相信有神。」翌日,当我第一堂聚会完毕后,令我十分惊奇的是,那站起来见证他已经得救的,竟然就是这位教授! 事后,我趋前问他:「这是怎麽发生的一回事?」他说:「昨天你离去后,我拿起你留给我的那本圣经,触目见到约翰福音第二章所记载的:次日(29节),再次日(35节),又次日(43节)。 于是我自己在想,这位作者确实是知道他所说的是什么。 他清楚看见了这一切,就如写日记一样。 我便想,如果真有一位神,那我将怎么办呢? 我如果不信祂,我就是一个愚顽人。 你曾告诉我,虽然我对神的存在有怀疑,但也可以向祂祈祷。 于是我就跪下祈祷,我不知道我所盼望的是什么,但当我祷告时,我就知道是有一位神。 至于我如何知道,我自己也不能解释,我只是知道就是了! 以后,那位亲眼见过主的见证人——约翰的话语,便重新进入我的心里。 我想既然有一位神,那么救主耶稣就必是祂的儿子——于是我便得救了!」
《竭诚为主》8月5日
令人迷惘的呼召
先知所写的一切事,都要成就在人子身上...... 他们不晓得所说的是什么。 (路十八31、34)
神要耶稣基督所受的,似乎是彻头彻尾的酷灾。 耶稣基督叫门徒亲眼看他受死,领他们到心碎欲绝的境地。 耶稣基督的一生,除了从神的观点以外,无论从任何角度看来,都是绝对的惨败。 可是,在人看来的失败,在神却为极大的胜利,因为神的心思永远与人的不同。 在我们生命中,令人狐疑的呼召也会临到。 神的呼召永不明确的说明,乃是内蕴的。 神的呼召像海洋的呼召,除了那与海有缘的人外,没有人听得见。 神的呼召难以明说,因为他的呼召是要人作他的战友,完成他的计划。 而考验就是要我们相信神确知自己的目的。 事情发生绝非出于偶然,一切全出于神的吩咐。 因为神在进行他的计划。
我们若与神相交,又知道他要带我们进入他的计划里去,就不用再追问他的计划到底是怎样。 我们在信主的路上愈久,久愈单纯,我们不会再问——[为什么神让这事发生? ]整件事情的背后,是神莫大的催策。 [我的结局都有全能者去塑造。 ]信徒该信赖的,不是自己的智慧而是神的智慧聪明。 我们若有自己的目标,就会破坏那单纯与悠然的安息,而这正是神儿女该有的特征。
祈祷◆噢,主啊,释放我,我极之渴望与你有着单纯的关系,以致能改变任何事情,并向周遭的人散播恩福和福气。
《灵命日粮》 8月5日
跨国情谊
读经: 歌罗西书1章1-12节
金句: 「我们感谢神、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常常为你们祷告。」(歌罗西书1章3节)
1947年,保加利亚的娜迪亚与美国的米莉森成为笔友。 几年下来,她们交换照片,分享求学心得及梦想。 后来,由于保国政府禁止人民与西方世界联系,她们也中断了鱼雁往来。 在多年的政治动荡不安之后,米莉森突发奇想,决定写封信到娜迪亚最后一次留给她的地址。 令人欣喜的是,信寄到了。 不久之后她们发现两个人都嫁给了医生,也都爱搜集贝壳。 在她们第一次通信四十八年后,这两位好朋友终于在迈阿密国际机场见面了,在那一刻,米莉森叫道:「天哪,娜迪亚! 你跟我想象的一模一样!」
使徒保罗的书信,满溢着他对朋友的挚爱及感谢。 他在歌罗西书中写道:「我们感谢神、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常常为你们祷告」(歌罗西书1章3节)。 他在信中也激励朋友们与神同行(第10节)。
任何一段友谊都是从神而来的礼物,但是只有建立在基督里的关系才最深厚。 事实上,耶稣命令他的门徒说:「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约翰福音15章12节)。 在耶稣基督里建立的友谊,才是存到永远的宝藏。 MRDⅡ
天父神满有恩慈,
赐我祝福数不清;
今日我为忠心友,
献上最深感谢心。
忠实的朋友是从神而来的礼物。
《圣经研读》8月5日
罗 12:1 所以弟兄们、我以 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 神所喜悦的. 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罗 12:2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 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 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罗 12:3 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对你们各人说、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 要照着 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
罗 12:4 正如我们一个身子上有好些肢体、肢体也不都是一样的用处。
罗12:5我们这许多人、在基督里成为一身、互相联络作肢体、也是如此。
罗 12:6 按我们所得的恩赐、各有不同. 或说豫言、就当照着信心的程度说豫言.
罗 12:7 或作执事、就当专一执事. 或作教导的、就当专一教导。
罗 12:8 或作劝化的、就当专一劝化. 施舍的、就当诚实. 治理的、就当殷勤. 怜憫人的、就当甘心。
罗 12:9 爱人不可虚假、恶要厌恶、善要亲近。
罗 12:10 爱弟兄、要彼此亲热. 恭敬人、要彼此推让。
罗 12:11 殷勤不可懒惰. 要心里火热. 常常服事主。
罗 12:12 在指望中要喜乐. 在患难中要忍耐。 祷告要恒切.
罗 12:13 圣徒缺乏要帮补. 客要一味的款待。
罗 12:14 逼迫你们的、要给他们祝福. 只要祝福、不可咒诅。
罗 12:15 与喜乐的人要同乐. 与哀哭的人要同哭。
罗 12:16 要彼此同心. 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 〔人或作事〕不要自以为聪明。
罗 12:17 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
罗 12:18 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
罗 12:19 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 〔或作让人发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 我必报应。』
罗 12:20 所以'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喫. 若渴了、就给他喝. 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
罗 12:21 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
罗马书第十二章 进入基督身体的事奉
一、献上个人的身体而显出基督的身体(12:1-8)
(一)将身体献上作圣洁蒙悦纳的活祭
1. 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
(身体的献上就是所有的献上,为主作工,并为主生活。 是一次献上一个完全的祭物,整个人放在祭坛上。 「活祭」意指活着的祭物,不同于旧约里死的祭物,乃是天天活着、天天站在死地的祭。)
2. 是圣洁的(分别出来归神为圣),是神所喜悦的; 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自自然然的)
3.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模成这世代的样子),只要心意(心思)更新而变化(有基督的心思和意念)
-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要认识神的旨意,必须经过身体献上作活祭,经过心思更新而变化,是借着十字架才能认识。)
(二)在基督里成为一个身体而互相联络作肢体
1. 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对你们各人说: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不要看高了自己)
-要照着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
(使徒不是说照各人所得恩赐大小看得合乎中道,乃是照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 所以不在乎自己本来有多少恩赐,才干、学问,乃在乎有多少信心来为神运用这些,才有属灵的价值。)
2. 正如我们一个身子上有好些肢体,肢体也不都是一样的用处
3. 我们这许多人,在基督里成为一身,互相联络作肢体,也是如此
(身体献上是个别的,却是为着全体而献上; 我们把自己的身体献上,乃是为着显出基督里的那一个奥秘的身体。 神所要的事奉乃是一个整体的事奉,也就是身体的事奉,肢体「都靠祂联络得合式」。)
(三)肢体照所得恩赐各尽其职
1. 按我们所得的恩赐,各有不同
2. 或说预言(作先知讲道),就当照着信心的程度说预言
3. 或作执事(服事的恩赐),就当专一执事(「专一」注重在职责上的忠心,是分工却又彼此合作)
4. 或作教导的(按着正意分解圣经),就当专一教导
5. 或作劝化的(劝勉、劝戒、安慰),就当专一劝化
6. 施舍的(给),就当诚实(不为贪图名利、或为个人夸耀、收买人心而施舍)
7. 治理的(管理督导),就当殷勤(管理教会使凡事都「规规矩矩按着次序行」)
8. 怜憫人的,就当甘心(with cheerfullness喜乐)
(这一些都是出自肢体生命的功用,和林前第十二章12节至24节所说基督身体上的肢体不同,林前十二章说身体上的六大肢体和他们的功用,这里是说因着主的恩和我们的信而得一班肢体生命的功用。 )
二、基督生命在身体事奉中的彰显(12:9-21)
(一)对肢体爱的表现
1. 爱人不可虚假(身体事奉的根本因素乃是爱); 恶(邪恶的事)要厌恶,善(神就是善)要亲近
2. 爱弟兄,要彼此亲热; 恭敬人,要彼此推让(honor one another above yourselves互相敬重)
3. 殷勤不可懒惰。 要心(灵)里火热,常常服事主(服事主是我们经常的生活)
4. 在指望(盼望)中要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祷告要恒切
5. 圣徒缺乏要帮补(互通有无); 客要一味地款待(热心尽力的接待客旅)
(基督徒有一个共通的特点,就是他们的双手是打开的,内心是打开的,门户也是打开的。)
(二)对众人爱的表现
1. 逼迫你们的,要给他们祝福; 只要祝福,不可咒诅
路 6:28 咒诅你们的要为他祝福、凌辱你们的要为他祷告。
2. 与喜乐的人要同乐; 与哀哭的人要同哭(必须进入基督身体中肢体的感觉)
林前 12:26 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 若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
3. 要彼此同心(彼此相待、要存着同样的心意)
4. 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人:或译事〕; 不要自以为聪明
(不要思想那令人高傲的事,对卑微的人是要俯就,对卑微的事是要关心,不要自以为比别人强。 )
5. 不要以恶报恶; 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教会全体的感觉就是圣灵的声音)
帖前 5:15 你们要谨慎、无论是谁都不可以恶报恶. 或是彼此相待、或是待众人、常要追求良善。
6. 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愿出代价追求与人和睦,却不妥协牺牲真理见证)
太 5:9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 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
(三)对仇敌爱的表现
1. 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让人发怒〕(把事情交给神来处理)
-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 我必报应。』」(申32:35)
(基督徒不自己伸冤的最大理由,乃是不愿取代神的地位,篡夺神主宰的权柄。)
2. 所以,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
-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代表以爱去挽回对方的行为) (箴25:21-22)
3. 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
(藉着基督徒爱仇敌的表现,「要善待你的仇敌,因为这样会令他感到羞愧,像火烧一样,领他悔改。」换句话说,除去仇敌最好的方法,是化敌为友,如此便是以善胜恶。)
太 5:44 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 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
H060主,祢圣首满伤迹
主,你圣首满伤迹,忧羞使你头垂;
你的冠冕是荆棘,蔑视辱骂四围。
何等苍白的脸面-滥被凌辱摧毁;
从前发光的荣颜,如今何等憔悴。
生命之主何荣耀,本享何等福乐;
奇妙故事我知晓,今你所受为我。
你的忧愁和苦情,皆为罪人福祉;
我的所有乃恶行,你的却是受死。
为你受死的忧苦,为你恩怜无极,
我口无语能尽述我心所有感激。
使我属你不变更,纵使我力败颓;
使我莫苟且偷生,若向你爱减退。
伯尔勒(Benard of Clairvaux 1091-1153)可以说是中世纪黑暗时期,一位教会杰出的人 物。 在中古时代,主钉十字架受苦的像或十字架,常常是人们用来纪念主的工具。 但这圣歌提醒我们,主自己才是 我们身,心,灵敬拜的对象。 当我唱这诗,常常想到救世 主,为拯救我这个罪人,他的身体:脚,膝盖,手,胸, 肋旁,心,头等。 七处为我受伤而死,我用什么来报答祂 ,向我所施的救恩。 我愿常常赞美神,直到永远。 诗人也指出,这诗适合刚勇的男声,不适合用做作的声调。
这首诗歌作曲是巴哈。 在巴哈所作的几首受难曲中,以马太受难曲及约翰受难曲最为著名。 马太受难曲 (Matthäuspassion)全名为根据「马太福音而写的受难曲」; 约翰受难曲亦即《根据约翰福音而作的受难曲》之简称。 这两部作品虽同样叙述耶稣受难之史实,然而由于圣经中马太福音的叙述加添耶稣被捉拿前的情景,使记述受难事迹之经文长达141个经节(约翰福音仅含四十二节),又加上巴哈对于两部受难曲之乐曲处理不同,使得马太受难曲比约翰受难曲长了许多,前者演奏时间约为3个半小时,这也是巴哈最长的作品。
马太受难曲共有78曲,分为两部,第一部:1~35曲,主要取自马太福音26章1至56节,描述有人设阴谋至耶稣被捕之事迹,第二部:36~78曲,自耶稣被捕叙述至受死、安葬为止(太廿六57~二十七66)。 巴哈将此曲分为两部,乃是为便于崇拜聚会时在第一部与第二部之间进行讲道,像前所述的首演即是如此,在78曲中,只有37首乐曲的歌词取自圣经,这些经文完全依照马丁路德所译的德文圣经; 其余则取自当时一般莱比锡教堂里所用的赞美诗,并以原来的旋律为主,再稍作变化,此外亦采用当代德国诗人毕康德(Picander 1700~1764)的自由诗,再加以谱曲。
这部马太受难曲最大特色,是巴哈以音符的巧妙运用,来象征所叙述的事物情景,犹如看见图画或影片一般。 例如:1.每当耶稣说话时,巴哈总是以绌乐的长和绌音,象征着早期图画上所常见到的──有光轮在耶稣头上环绕的情形。 唯有一处,巴哈将绌乐删除,那是在第71曲中,耶稣痛苦地喊道:「我的神! 我的神! 为什么离弃我?」此时正是耶稣至阴间替世人嚐死味的时刻,为了描写神真的暂时离开祂,取去代表荣耀、尊贵的光轮,于是巴哈取消绖乐器,配上悲戚的曲调。 2.第8曲中叙述至安葬即以下行音符描绘埋葬的情景。 3.第9、10、12曲的歌词都陈述着「泪水」、「叹息」和「哀伤」,于是巴哈以相似的动机来连贯这三曲,使人听起来犹如泪水滴下或是叹息声一般。 第20曲提及经文:「他们上橄榄山去」,巴哈使用十三个音符所串连的上行音阶,表示耶稣和门徒上山的脚步声。 以上仅是略举一、二,欲深入了解,则应从欣赏音乐及阅读乐谱做起。 而针对这种以各种音乐表现方式,来象征歌词与乐曲所要表达的情绪、事物或举动,巴哈研究专家史怀哲和音乐家毕罗都将其定名为音画。 巴哈常用这种图画式的象征方式作曲,而马太受难曲可说是使用次数最多者。
此外,由于巴哈当时所任职的圣多玛斯教堂里,有两个诗班席及两台管风琴,并且分别在教堂的左右边,于是巴哈以两组合唱及两组乐团,形成如同现代「立体音响」(stereo)的效果; 两个合唱团就如音响的扬声器一般,音乐时在右、时在左,有时亦两边同时发出,造成立体式的对话,若使用耳机或者较好的音响聆听第一曲,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这种效果。 这以当时而言,是鲜见且特殊的音乐效果。
耶稣基督的受难,带给全人类极大的救恩,但愿身为基督徒者,更借着此受难曲,再一次思想耶稣这超乎一切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