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的饮食〖 九月廿六日 脚掌所踏之地 〗

2025-09-26

  经文:“凡你们脚掌所踏之地,我都照着我所应许摩西的话赐给你们了”(书 1:3)。


  先要听见神的指示,明白我们当去的地方,然后顺从他的引导,一步一趋地走上了光明的道路。不畏艰苦,克服阻碍,脚踏实地,这是何等确实美妙的灵性真理啊!


  神为蒙召的人所预备的是流乳与蜜之地,但若没有得着他的启示,我们也不能起羡慕的心。不顺从他的引导,不能到达目的地。怀疑畏缩,也能使我们没有进步。这样,神所应许的好象是归于徒然了。其实不然。从应许的启示到应许的美地,这个历程中间必然有许多阻碍、危险、困难、抵抗和战争。然而这些也无非是预备我们到达美地之后,能虔诚、公正、纯洁地享受那美地的好处。不然,就可能在吃饱之后心高气傲,忘了耶和华的大恩。


  神的恩典是预备好了。但是我们走不到就不能得,行不到就不能有,不听神的话就不能长久享受。神的应许是要履行的,我们要得着神的应许的实现。也必须履行。不到迦南地就背弃了神的人。都倒毙在旷野,这是何等现实的鉴戒!


  祈祷:主啊!我们为了你向我们的应许,感谢你赞美你。但愿你帮助我们忠心到底.得着你所应许赐给我们的美地。奉耶稣的名求。阿们!




《荒漠甘泉》9月26日

“… 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 “(林后57

神不要我们凭感觉。 “己”要我们凭感觉; 撒旦要我们凭感觉。 但是神要我们凭事实——凭基督已经因为我们完成的事实。 我们面对了这些宝贵的事实,而且相信它,因为神说过这是事实; 有了这样的信心,神就会来支配我们的感觉了。
神从来不用感觉来吸引我们去信靠他; 神也从来不用感觉来鼓励我们去信靠他。
那么,什么时候神才给我们一些感觉呢? 当神看见我们已经能不凭感觉来信靠他,安息在他的话语、信实、应许上的时候,他就给我们一些感觉。
不到那时候,感觉是不会来的; 但是神知道该给我们的分量和时间,因为他知道各人的情形和需要。
我们必须选择:我们究竟愿意凭依我们的感觉呢? 还是凭依神的事实? 我们的感觉像海沙那般不可靠。 神的事实像永久的磐石那般稳固,因为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



《旷野的筵席》926

那时,耶稣说,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的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太11:25

    我刚得救不久,就到乡村去传道。 我受了良好的教育,对圣经也很熟悉,所以我自以为很够资格去教导那些乡民,因他们中间有许多是不识字的乡村妇女。 经过了多次探访之后,我发现这些妇女虽然是文盲,但她们对主却有一个内在亲切的认识。 我虽认识那本她们十分吃力去阅读的圣经,但她们却认识那位圣经里所宣讲的主耶稣。 我在自己里面有许多知识道理,但她们却在灵里有许多属灵认识。 那时候,我还没有开始领会,若未经过十字架的管治,凡我自己所有的,都不过成为圣灵工作的拦阻。 今日有多少基督徒的教师,也好像我当日那样,凭着肉体装备的力量去教导别人! 但感谢神,祂将祂自己向婴孩就显出来。



《竭诚为主》 926

无可指摘的态度

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 (太五23

当你来到祭坛前,想起弟兄向你怀怨,若这不是病态地、敏感地翻出来的事,而是[想起],那就是说神的灵在提醒你,那么就要[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 圣灵要彻底教导你的时候,千万不要拒绝他在你里面那种极度的敏感性。

[先去同弟兄和好......]主的吩咐是简明的:[先和好。 ]从原路回去,依从祭坛所得的指示回去。 对那向你怀怨的人,要有正确的态度,以致和解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耶稣并没有提到另外那个人,他只说——你去。 不必考虑自己的主权。 圣徒的印记就是放弃自己的主权,顺服主耶稣。

[然后来献礼物。 ]过程很清楚。 首先,是放下英雄气概; 然后被圣灵敏锐的查察,在服罪中停下来; 接着向神的话顺服,对那怀怨的,在心志与心性上,建立无可指摘的态度; 最后是快乐的、单纯的、无阻拦的向神献上礼物。

祈祷◆[我们的主为大,最有能力; 他的智慧无法测度。 ]所有能力和智慧肯定是属于你,而我又肯定地渴望着你,并借着你的恩典,叫你的道路能在我身上通行无阻。


灵命日粮 926

耶稣释放我们

读经加拉太书51-6

金句「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翰福音832节)

        自使徒保罗之后,关于属灵捆绑的描述,恐怕无人胜过伟大的神学家奥古斯丁(公元前354-430)。 尽管他蒙福拥有伟大才智,但是他在年轻时却是极尽放荡。

    反观过去,奥古斯丁这样描述自己的挣扎:「我被自我意志的锁链捆绑,落入不由自主的苦难中,而不是一个自由行动者。 恶习在我身上如同全副武装的敌人,因我愿意做的,我根本做不到!」

我们有许多人也经历过类似的挣扎,我们想从罪中得释放,却发现自己无力甩掉恶习的锁链。 但当我们转而信靠主耶稣后,便得到释放,就能与查尔斯·卫斯里(Charles Wesley)一同歌唱:「我灵受困,多年在牢狱中,被罪包围,黑暗重重; 主眼发出复活荣光,我灵甦醒,满室光明! 枷锁脱落,心灵获释,我就起来跟随主行。”

惟有主耶稣可以断开你生命中的锁链。 现在接受他作你的救主,《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翰福音832节)。 VCG

脱离捆绑、忧愁与黑暗,
耶稣,我来! 耶稣,我来!
进入自由、喜乐与光明,
耶稣,我来就你。

真正的自由来自事奉基督。



《圣经研读》926

2:19 我靠主耶稣指望快打发提摩太去见你们、叫我知道你们的事、心里就得着安慰。

2:20 因为我没有别人与我同心、实在挂念你们的事。

2:21 别人都求自己的事、并不求耶稣基督的事。

2:22 但你们知道提摩太的明证、他兴旺福音与我同劳、待我像儿子待父亲一样。

2:23 所以我一看出我的事要怎样了结、就盼望立刻打发他去.

2:24 但我靠着主自信我也必快去。

2:25 然而我想必须打发以巴弗提到你们那里去. 他是我的兄弟、与我一同作工、一同当兵、是你们所差遣的、也是供给我需用的。

2:26 他很想念你们众人、并且极其难过、因为你们听见他病了.

2:27 他实在是病了、几乎要死. 然而 神怜恤他、不但怜恤他、也怜恤我、免得我忧上加忧。

2:28 所以我越发急速打发他去、叫你们再见他、就可以喜乐、我也可以少些忧愁。

2:29 故此你们要在主里欢欢乐乐的接待他. 而且要尊重这样的人.

2:30 因他为作基督的工夫、几乎至死、不顾性命、要补足你们供给我的不及之处。


腓立比书第二章 以基督的心为心

四、打发及介绍同工(19-30)

(一)同工提摩太

1. 我靠主耶稣指望快打发提摩太去见你们

            -叫我知道你们的事、心里就得着安慰

2. 因为我没有别人与我同心、实在挂念真心关怀你们的事

            -别人都求自己的事、并不求耶稣基督的事

3. 但你们知道提摩太的明证、

            -他兴旺福音与我同劳、待我像儿子待父亲一样

4. 所以我一看出我的事要怎样了结、就盼望立刻打发他去

5. 但我靠着主自信我也必快去

林前 4:17因此我已打发提摩太到你们那里去. 他在主里面、是我所亲爱有忠心的儿子. 他必题醒你们、记念我在基督里怎样行事、在各处各教会中怎样教导人。

(二)同工以巴弗提

1. 然而我想必须打发以巴弗提到你们那里去

            -他是我的兄弟、与我一同作工、一同当兵

            -是你们所差遣的、也是供给我需用的

这里保罗提到以巴弗提和他有五重的关系:(1)「我的兄弟,」指灵命上的关系; (2)「一同作工,」指事奉上的关系; (3)「一同当兵,」指灵界争战上的关系; (4)「你们所差遣的,」指因奉教会差派而发生的联结关系; (5)「供给我需用的,」指在物质上的支持关系。 )

2. 他很想念你们众人、并且极其难过、因为你们听见他病了

            -他实在是病了、几乎要死

3. 然而神怜恤他、不但怜恤他、也怜恤我、免得我忧上加忧

            -所以我越发急速打发他去、叫你们再见他、就可以喜乐、我也可以少些忧愁

4. 故此你们要在主里欢欢乐乐的接待他. 而且要尊重这样的人

            -因他为作基督的工夫、几乎至死、不顾性命

            -要补足你们供给我的不及之处


问题讨论:

一、信徒同心合一应有怎样的表现? 同心实行的路为何?

二、请试述基督耶稣的心和主耶稣的降卑与高升?

三、基督耶稣的榜样重点是什么? 与合一有何关联?

四、“作成得救的工夫”,要怎样解释? 这和“神的恩典”有冲突吗?

五、请试述保罗喜乐的原因为何? 我们当如何一同喜乐?

六、请试述提摩太与保罗同心合意的榜样?

七、请试述以巴弗提与保罗的关系与事奉的榜样?


Hymnary

H636要忠心


从基督学校我们今要出发,回想曾坐在主脚前;

我们畅饮于神圣真理活泉,尝其味有如蜜甘甜。

如今要见证我们亲爱救主,在这陌生的世界;

祂差遣我扪,用此神圣指引,无论何代价要忠心。

从祷告小楼我们今正出发,五旬能力如火焚烧;

我们献自己向主完全降服,并且被圣灵来充满。

我们今往前正如主的活信,要传播基督馨香;

一举一动要将我主来流露,一生一世都要忠心。

从荣耀使命我们今正出发,有如天国所遣使者;

我们奉差遣传扬救主慈祥,在全世界每一角落。

奉派去拯救黑暗忧伤灵魂,消除罪恶与咒诅;

哦,这是如此神圣严肃托付,怎能不为主尽忠心!

副歌:要忠心! 忠心! 让此声四面回响;

忠心! 要忠心! 忠于你的荣耀王。

要忠心! 忠心! 纵然伴侣都失败;

无论何境况; 必站主一边,让主常见你忠心。

本诗歌的作者宣信(Albert B. Simpson, 1843-1919)出生于英属小岛。 他的父亲是牧师,对儿女管教严格。 宣信自幼体弱多病,对每晨要读经祷告,感到枯燥乏味。

在他十四岁时,因长期受压力又勤学过度,神经系统受损,有生命之虞。 他知道自己尚未得救,因此十分害怕。 有一天他在父亲的书房看「救恩的福音奥秘」(Gospel Mystery of Salvation),其中有一段话为他开启了永生之门:「凡你们能作的第一件最好的事,就是相信主耶稣基督。 不然,你所有的行为、祷告、眼泪以及一切的立志都是徒然的。 相信主耶稣,就是信祂、照祂的话而行。 此时此地,祂说收留你、拯救你,因祂曾说过『到我这里来的,我必不丢弃他。』」于是他跪下接受主,并且他的病也得医治。 这是他生命中第一个转机。

自此他确定蒙呼召,幼年所受的属灵教育,在他灵里茁长。 十七岁时开始讲道,以后他完全凭信心,靠奖学金读毕神学院。

1881年夏,宣信参加慕迪的同工退修会,听到一位兄弟见证说:「我本想得着慕迪先生的帮助,但昨夜,我见到主耶稣,我定睛仰望祂,我感到今后一生,除主之外,别无他求。」这些话深深感动他。 回家后,他跪在主前,直到主充满他心,他感谢地说:「我已经看见主了,我心得喜乐平安满足,一切得供应,主是我一切。」这是他生命中第三个转机。 他辞去优薪的教会牧师之职,成立宣道会(Christian and the Missionary Alliance),以重生、圣洁、灵性与主的再临,为基本教义; 着重宣教工作后,又在美国成立远东宣教会、加拿大平民中传福音。

1897年,他策动北美洲的宣教士往普天下传主福音。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